那些耗費在春運上的時光,是人們真誠生活著的見證。春運年年有,但在不斷的遷徙和變化中,照片記錄下的瞬間和故事,無法重現(xiàn)。車站上、車廂里、車門外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態(tài)都交由攝影師捕捉,他們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
“回家”是躁動的春節(jié)前夕的永恒主題。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周期性大遷徙,每一年都在全國各地準時上演。在中華民族眾多的文化儀式中,對“年”的記憶大概保存得最為深刻。過年回家,對中國人來說,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傳承,它早已內(nèi)化為人們的情感密碼,即使不明白,也成為了一種慣性行為。
春運,在40天左右的時間里,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占世界人口的3/7,相當(dāng)于全國人民進行兩次大遷移。中國春運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運輸高峰,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谡Z中的“春運”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春節(jié)前后的運輸現(xiàn)象,二是“春運期間”的簡稱。
一張難得的火車票,一條曲折的道路,一列呼嘯而去的火車,一張期盼團聚的臉?!按哼\大潮”中,每個來自不同城市的“遷徙者”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每一年都有不少攝影師在拍攝“春運”題材的紀實作品,他們扛著長槍短炮,有的選擇蹲守各大城市的不同車站,去捕捉那些難能可貴的瞬間;有的選擇走訪城鎮(zhèn)間那些為人們所眷戀的老式列車,挖掘鮮為人知的故事;有的選擇年復(fù)一年耐心記錄這一中國特色的人口大遷徙,為這傳統(tǒng)留下影像資料。
春運實在是一段特別的時光,因為即便是普通的照片,在這特殊的場合下,由于承載了太多人的期盼,也有了非凡的意義。無論是報社記者,還是藝術(shù)家,或者只是業(yè)余愛好者,攝影師們總會在年末習(xí)慣打開鏡頭去記錄有關(guān)“春運”的不同瞬間。然而年年春運,攝影作品遍地,唯有那些“有故事”的作品,方能打動觀者的心。在這場一年一度的大遷徙中,每一張優(yōu)秀作品背后的小故事都顯得彌足珍貴。
2012年,中國唯一一條運營里程最長的窄軌客運線完成了它的運輸使命,悄然退出歷史舞臺。行駛在河南許昌至鄲城間165公里的這列小火車,晃晃悠悠地穿過許昌、鄢陵、扶溝、太康、淮陽至終點鄲城。4節(jié)客車廂加1節(jié)敞篷貨廂是小火車的全部,因為車廂銜接處的破敗使得整列車可以被風(fēng)吹透,列車員和乘客們會穿上厚厚的棉衣抵御寒冷。每到春運期間,因為回鄉(xiāng)出門的旅客多,所以大家擁塞在只能坐60人的小車廂里也不大會覺得寒意太重。這個看似古舊的小火車在春運期間發(fā)揮著不少力量,臨時加掛的2節(jié)車廂,每天總是滿滿的,和其他繁忙的鐵路線相比,小火車總是不疾不徐地完成著任務(wù)。
當(dāng)?shù)厝烁嬖V攝影師:“小火車慢,但還有它的優(yōu)點。165公里的旅程只需要25元錢,比起公路交通要便宜許多?!边^年的時候,旅客們免不了隨身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坐累了就四處動動,伸伸腿腳。年歲大的鄉(xiāng)親們也對它情有獨鐘,比汽車自在,也不會暈車,坐在上面就像在搖籃里,一會兒就可以睡著。小火車單程要經(jīng)過城區(qū)、鄉(xiāng)間大小369個路口,每到之處都得鳴笛減速,小火車也就這樣慢悠悠、晃悠悠地滿足著旅客們的需要。附近的居民似乎早已習(xí)慣這列小火車的到來,總是樂呵呵地望著它離去的身影。
攝影師曾誠是一位鐘愛紀實攝影的年輕人,他習(xí)慣將視野投向搬運工、花店老板、川劇演員等生活在我們的城市間,但又不曾引起忙碌的你分毫注意的小人物們。而就是這些小人物的瞬間,卻在鏡頭里呈現(xiàn)出一種類似鈍感的震顫。他鏡頭下的春運,記錄了那些在重慶火車站里的“小人物”掠影。一雙飽經(jīng)滄桑的手,握著皺巴巴的零錢和嶄新的火車票;在忙碌的人流中,凝神研究購票指南的婦女;徹夜蜷縮在廣場角落等待購票的歸鄉(xiāng)人……
有人曾經(jīng)把紀實攝影比作一座城市的“相冊”,這種不經(jīng)修飾的,將鏡頭對準身邊普通人的攝影形式能夠忠實地記錄整座城市的時光洗滌及變遷過往。春運攝影下的每個人,都成了鏡頭下的主角,讓人們在欣賞時頓生感慨。
鐵路春運,攝影師鄧勃拍了10年。
這10年,每到春運,鄧勃都會拿起相機鉆進列車。擁擠不堪的車廂里,女人的啜泣聲、孩子的哭鬧聲與男人的咒罵聲糾纏在一起。茫然四顧的眼神里,有歸家的渴望,有痛苦的無奈,更多的是漠然。農(nóng)民工大潮中的春運洪流,是一出年年都要上演的大戲,在廣州火車站拉開大幕,向著成都、重慶、長沙、武漢……一路演去。顯然,這出戲并不那么賞心悅目。運力的緊張,管理調(diào)度的困難,春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寫滿艱巨。但即便如此,也不乏有一些溫情的片段。
“說到底,春運就是集合了一大群期盼回家過年團聚的人的遷徙,因為都有著對家鄉(xiāng)無限眷戀和向往的力量,我們都愿意忍受周圍的一切艱辛,也覺得春運其實沒有這么辛苦,反而是苦中一點甜?!睘橛涗涇噹锏娜松賾B(tài),鄧勃也免不了在拍攝時歷經(jīng)辛苦:在擁擠中保護好鏡頭,小心翼翼避開乘警,以免被和氣地“請”到站臺辦公室,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有人說:“是春節(jié)的年文化把所有的家鄉(xiāng)、把中華大地變成巨大的情感磁場,是春運讓我們感受到這磁場無比強勁的力量?!蹦切┖馁M在春運上的時光,是人們真誠生活著的見證。春運年年有,但在不斷的遷徙和變化中,照片記錄下的瞬間和故事,無法重現(xiàn)。車站上、車廂里、車門外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態(tài)都交由攝影師捕捉,他們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