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余曉永,張倩,蔡之讓
(宿州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宿州234000)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新興的教學模式在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和教學目標的達成上有獨特優(yōu)勢,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教學是探索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途徑,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力求為翻轉課堂在大學課堂教學領域廣泛應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專業(yè)英語;網絡教學系統(tǒng)
收稿日期:2015-03-20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省高校省級教研重大項目“面向工程能力培養(yǎng)的IT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構建”(編號:2013zdjy1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余曉永(1979-),男,安徽宿州人,宿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學、計算機體系結構、智能算法及模式識別。
中圖分類號:G642.4
0背景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稱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1]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學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這兩位化學老師,以其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學生主體地位的切實建立,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顯著成效首先在美國教育教學改革中掀起一波新浪潮。近年來,翻轉課堂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并積極地付諸實踐。但是,中小學由于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學習的自主性和開放性仍舊有所欠缺,而在大學課堂中,教與學的環(huán)境相對輕松,更利于這種先進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和常態(tài)化應用研究。
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是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兩個關鍵步驟,知識傳授一般通過課堂講解來完成,知識內化主要通過課后的“作業(yè)+實踐體驗”來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翻轉課堂的特點是從教學流程上顛覆了這個過程,它把知識傳授過程放在課后,課堂中通過教師組織學習活動完成知識內化。[2]59-64最主要的變化體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椤皩W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資源的創(chuàng)作者”,學生則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真正轉變?yōu)椤爸鲃拥闹R構建者”[3]。
1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是計算機本科相關專業(yè)的必修課,是一門集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和英語運用能力為一體的應用型課程,其主要任務是為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奠定必要的專業(yè)英語知識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計算機專業(yè)文獻的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的表達能力。根據本人的教學體會和對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1學習主動性低
在開課班級中,平均有60%以上的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度不高。多數(shù)學生認為專業(yè)英語就是“專業(yè)詞匯+英語語法”,其中多數(shù)人不能認識專業(yè)英語在未來就業(yè)和升學中的重要性,還有少部分學生由于公共英語基礎水平較差,因而從根本上排斥專業(yè)英語。
1.2教學手段落后
當前專業(yè)英語的授課方式多數(shù)采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即課堂講解、翻譯,授課方式主要以“粉筆+黑板”或輔以多媒體投影設備為主,教學過程缺乏靈活性和趣味性,且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種教學方式影響了專業(yè)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
1.3教學內容理論性強而應用性不足
目前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材內容上多以計算機學科的各分支領域為基本單元,偏重專業(yè)理論,卻忽略了專業(yè)英語的實用性。比如:教材介紹了計算機軟件工程領域的理論知識,學生卻不知如何撰寫和閱讀軟件英文文檔,對實用性的專業(yè)英語不認識、不會用。
1.4教學課時短缺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在一部分高校被設置為選修課,即使是必修課,也都安排了較少的學時數(shù),這就決定了學習內容只能局限于教材,即使教師增加課外資料,也可能因為課時的限制而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課堂時間、精選教學材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實踐
2.1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設計
在組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建構主義其實是分析、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應遵循的基本理論,也是學習模式設計的基石,“翻轉”只是促進知識內化的手段。同時,一個適應翻轉課堂教學特點的網絡教學系統(tǒng)所提供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是翻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核心與關鍵。因此,在國內外教學專家總結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4]基礎上,我們設計了包含信息技術因素和質量管理因素的翻轉教學模型,其中主要包括了 “課前知識傳授”“課中教學活動”“質量管理與監(jiān)控”“翻轉課堂網絡教學系統(tǒng)” 四個部分,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型
2.2課前知識傳授
在課前教學內容傳播媒介的選擇和制作上,我們除精選TED、可汗學院等國外計算機各領域的英文演講視頻作為教學內容的傳播媒介外,也采用了PPT導學案來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傳達,大多數(shù)教學內容同時采用視頻和PPT導學案兩種方式發(fā)布,PPT導學案側重于專業(yè)英語基礎理論知識、術語等內容,視頻側重于專業(yè)英語應用性內容的傳達,兩者相互補充。
教學視頻在新學期開始前整理制作完成,每段教學視頻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教師在課前提醒學生下載、觀看視頻。導學案主要由預習案、探究案構成,預習案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大約10分鐘時間完成學習的自主學習;探究案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完成,師生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一起討論、點評。在學習的最后階段,學生將進行針對性課前練習,練習內容包括基礎達標和能力提升兩部分,分別給不同能力的學生來完成。
2.3課中教學活動
課堂學習活動是對基礎知識的延伸、深化,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系統(tǒng)化、完整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課前先進行一次快速且少量的隨堂測試十分重要,這個過程有利于教師掌握每個學生課前學習的效果,依據隨堂測試的結果和學習內容的不同,課堂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分為主題式、習題式和混合式三種,專業(yè)應用性較強的如科技論文寫作、閱讀、翻譯可采用主題式或混合式,而基礎理論性較強的如術語、詞匯構成、數(shù)學表達式、語法等一般采用習題式。教師的角色是參與并引導分組活動的開展、控制課堂進程,鼓勵學生在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和英語知識兩方面同時探究。
課堂學習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對整堂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對知識脈絡進行梳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課堂協(xié)助的表現(xiàn)做評價,并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把學習成果上傳到網上,讓學生之間互評共享。
2.4翻轉課堂網絡教學系統(tǒng)
2.4.1學習過程管理功能
根據翻轉課堂在實施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和教學流程的特點,我們對學校已有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適當修改,重新定義了教師和學生兩個角色的軟件功能。在教師模塊里,TED短視頻、PPT導學案、課前練習題均通過教師平臺發(fā)布,教師不僅能夠對教學流程安排和調整,也能夠通過在線交流系統(tǒng)對學生即時交流,實現(xiàn)學習的個性化指導;系統(tǒng)支持大容量分類管理的教學資源庫,以保證視頻類資源的存放和下載;教師可以通過平臺以郵件方式發(fā)布學習進度、要求和注意事項。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進度安排,按照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學習習慣來安排課前學習的時間,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了學生。
2.4.2學習過程質量管理監(jiān)督功能
在課前學習階段里,總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這將對之后的課堂知識內化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加強學習監(jiān)督至關重要。主要的手段是通過Share Object來實現(xiàn)視頻的斷點續(xù)播,并將學生觀看教學視頻的進度和習題的完成情況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實時更新,對教師和所有的學生公開,好處在于教師能夠及時督促進度較慢的學生;學生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實時了解同學的學習進度,進行同伴交流。
3教學效果研究
我們以實驗班和對照班為兩個不同組別,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PPT輔助課堂講授模式進行授課,課時數(shù)均為36學時,使用 SPSS軟件來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測成績進行粗量統(tǒng)計,以確定兩個樣本在課程的認知程度方面是否有顯著性差異,是否具有可比性;實驗后對兩個樣本的后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均值比較和差異比較,以推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3.1前測數(shù)據分析
表1 CET英語水平前測成績粗量統(tǒng)計(滿分710分)
由于CET考試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實驗中采用學生的CET4成績作為學生英語水平的參考。結果顯示,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CET4平均成績均超過了425分,基本上具備學習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的基本語言能力,其英語水平不會成為學習的障礙。
表2 專業(yè)英語知識前測成績粗量統(tǒng)計(滿分30分)
結果顯示,在學期開始前,學生的計算機專業(yè)英語基礎均較弱。(對照班平均值=16.85分,實驗班平均值=16.14分),學生對專業(yè)英語知識體系缺乏系統(tǒng)性,基礎知識較弱??傮w來看,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英語水平相近,具有可比性。
3.2后測數(shù)據分析
表3 后測(期末考試)總分粗量統(tǒng)計(滿分100分)
結果顯示,在學習完成后,對照班和實驗班對計算機專業(yè)英語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對照班平均成績?yōu)?0.62分,實驗班平均成績?yōu)?5.39分,實驗班成績高于對照班成績。
表4 后測(期末考試)總分獨立樣本 t 檢驗
對照班和實驗班后測(期末考試)總分的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中,sig=0.704,大于 0.05,方差齊性,同時 P=0.010,小于0.05,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成績。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整體上看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果具有明顯優(yōu)勢。
4結論與啟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將學習空間從課堂拓展到了課外,從現(xiàn)實拓展到了網絡,并且切實建立了學生主體地位。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制約著這種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比如:優(yōu)質教學視頻的制作問題、開放環(huán)境下學生課前學習的自律性問題、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平臺的搭建問題、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問題等。但相信,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會有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
參考文獻:
[1]Maureen J.Lage,Glenn J.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1).
[2]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
[3]楊偉杰.翻轉課堂:轉變與挑戰(zhàn)[J].教學與管理,2013(10).
[4]Aaron Sams,Jonathan Bergmann.Flip Your 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3).
[5]KathleenP.Fulton.10 reasons to flip [J].New Styles of Instruction,2012(2).
[6]張新明,何文濤.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tǒng)模型探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8).
責任編輯: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