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
鄭錦紅 陳躍萍 張清珠
作者單位:362000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
【摘要】目的 研究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科60例腦卒中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SDS、FMA、MBI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改善患者心理障礙,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
腦卒中為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給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并且伴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腦卒中疾病逐漸年輕化,且患者治療后會出現(xiàn)失語和偏癱等嚴重癥狀,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壓力。同時,突發(fā)疾病會給患者心理帶來較大影響,極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心理情緒,該種不良情緒給患者臨床治療帶來嚴重影響,并影響患者康復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給以患者相應護理措施,改善患者預后[1]。現(xiàn)對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展開研究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腦卒中患者,按照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為58~71歲(64.8±5.7)歲;20例為腦梗死,10例為腦出血;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為59~72歲(65.1±6.1)歲;21例為腦梗死,9例為腦出血。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措施,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給予患者物理治療、良肢位擺放、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被動活動關節(jié)和定時翻身等護理措施,同時,指引患者實施坐位訓練、站立床訓練、上肢功能訓練和步行訓練等,加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訓練。
1.2.2 觀察組 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急性期、恢復中期不同階段的心理護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發(fā)病1周到2周,護理人員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同患者之間建立良好護患關系,通過支持心理措施對患者實施護理。并為患者介紹疾病基礎知識,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心理認知狀況。(2)恢復中期,患者發(fā)病3周~4周,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狀況和肢體功能變化狀況進行密切觀察,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和肢體功能變化,促使患者樹立積極的康復信心。(3)恢復中期,患者發(fā)病4周~12周,護理人員給以患者相應激勵,通過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穩(wěn)定患者不良情緒,并給以患者家庭和社會支持,讓患者對康復充滿希望。
1.3 觀察指標[2]
根據(jù)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SAS評分進行評價,其分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根據(jù)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SDS評分進行評價,其分界值為53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根據(jù)FMA量表評價患者運動功能,將其分為嚴重運動障礙(得分為50分)、明顯運動障礙(得分為51~84分)、中度運動障礙(得分為85 ~95分)和輕度運動障礙(得分為96~99分);MBI評分活動等級分為5級,得分越高其獨立能力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SDS評分變化狀況相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和護理前,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SDS評分變化狀況相比(分)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FMA評分和MBI評分變化狀況相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MA評分和MBI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和護理前,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FMA評分和MBI評分變化狀況相比(分)
腦卒中具有發(fā)病快、病程長和殘疾率高等特點,給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威脅。早期康復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殘疾率,改善其預后??祻陀柧毮苡行岣呋颊呔植繀^(qū)域血流量,加強側支循環(huán),促使病灶周圍組織和健側神經(jīng)細胞功能代償和重建等,改善患者預后。腦卒中急性期極易出現(xiàn)失語、偏癱和各種認知障礙等,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該種不良情緒破壞患者治療依從性,并影響康復效果。此時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耐心傾聽患者主訴,指引其發(fā)泄內(nèi)心不良情緒,進而調(diào)動患者主觀積極性。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根據(jù)不同時間段患者具體心理狀況實施富含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穩(wěn)定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促使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改善患者預后。腦卒中恢復早期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心理和功能變化,并給以患者適量心理護理。在同患者交流溝通時,平視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充分的尊重[3]。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FMA評分和MB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在對腦卒中患者護理時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獲得良好效果,顯著穩(wěn)定患者不良情緒,促使其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黃央,高嵐珍,葉建波.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抑郁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5):102-103,105.
[2] 何喜春,楊冰霞.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康復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8,26(6):666-667.
[3] 黃金蓮,譚巧,周永生.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4):7109-7110.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hases of Stroke Patients
ZHENG Jinhong CHEN Yueping ZHANG Qingzhu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6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measures, observe the group stages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 Results The patient care after SAS, SDS, FMA, MBI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ental disorders, to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hases,Stroke patients,Rehabilitation Nursing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6.172
【文章編號】1674-9316(2015)26-0233-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