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語言表達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五段展示中最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那么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打牢語言表達基礎,從基礎識字開始,激發(fā)閱讀興趣,重視說話訓練,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是隨時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要與各學科緊密的結合起來。低段的孩子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時機,教師應抓住這個機會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言;表達;基礎;興趣;情境
語言表達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毋庸置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要想長久立足,必須掌握說話的技巧。而較高的語言表達水平是經過不斷的訓練而蹴就的。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他直接關系到能否把話說的漂亮,能否對事物的言論理解的透徹。小學階段正是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在如今新課改的倡導下,順著課改形式的發(fā)展,無疑給教師帶來了莫大的壓力,那么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 打牢語言表達基礎,從基礎識字開始
由于低年級學生受識字不足、詞匯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弱的影響,常常出現(xiàn)心中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情況,想讓學生語言豐富,得讓他們學會自己多讀書,讀書的前提是學生得識字量大,所以平時我會讓家長協(xié)助幫助孩子多閱讀小故事或者小散文,讓學生在閱讀中多接觸生字,并試著讓學生在書中勾畫,把喜歡的句子或片段用喜歡的符號畫出來。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識字量就會增加,從而就會主動去閱讀,去積累語言,語言素材隨之會豐富起來,學生有話可說,有語可表達,這樣語言表達能力會隨之提高。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重視說話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在口語交際中,不必過多地傳授口語交際的知識,應采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暢所欲言,在實際的訓練中,逐步提高口語能力。
1.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說話
由于低段的孩子注意力比較分散,語言思維比較弱,于是在進行訓練說話的時候,就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孩子在情境中學習語言。激發(fā)孩子說話的欲望。例如在教學教科版一年級語文下《風》的這節(jié)課的時候,就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風和他們一起玩的情境,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在生活中找。結合一些圖片,例如風吹紅旗的圖片,風吹長發(fā)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去想象,去思考。學生受啟發(fā)后,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他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繪聲繪色的描述風所到之處的場面,記得有的學生就這樣說:當老師的秀發(fā)散發(fā)出陣陣香氣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和老師捉迷藏呢!這樣的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前講故事,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
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興趣濃厚,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給學生搭建一個講故事的平臺,每天評出一位故事大王,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會很愿意去讀故事書,并會多讀已達到記住來展示自己。于是每天清晨都會進行講故事比賽,由學生評出今日的故事大王,班級還會定期舉辦故事大賽。優(yōu)勝者發(fā)獎狀給予獎勵。就這樣,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了,講故事也講的生動了。一年級時班級的尹欣然同學在市教育局舉辦的講故事大賽中脫穎而出,這離不開平時對孩子的訓練與鼓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樣學生在講故事的同時會不自覺的組織自己的語言,以求順暢表達自己的意思。孩子在這樣的講故事的環(huán)節(jié)中,不自覺的就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豐富了自己的語言。達到在交際中用完美的語言來詮釋自己的意思,成為眾人當中的佼佼者。
3.鼓勵走向課外,進行說話訓練
低年級的孩子不必要給太多的課業(yè)負擔,要清楚的認識到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路還不能走呢,就讓孩子跑,這樣會讓孩子畸形發(fā)展的。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只有把話說明白了,才能更好的學習,所以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去學習,去發(fā)揮。例如教師每天可以跟孩子一起專門讀課外書,讀完之后,復述自己所讀的內容,比賽看誰復述的最精彩,就這樣在互相學習,復述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語言表達能力應融入生活
學生對他們經歷過、感受過的就非常有興趣,非常樂意地說,而且還說得挺多、挺好的。作為教師也要不斷深入學生生活,觀察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在教學二年級《禮貌待客》的時候,我讓學生說說在家里有沒有接待過客人,學生一聽是平時在家發(fā)生的事,就很高興的參加,學生在交談時根據(jù)實際,談得瑯瑯上口,滔滔不絕,整個課堂十分活躍。最后讓孩子以表演的形式還原生活場景,學生在表演中表達很具體、很到位。他們都把自己親身經歷說得更生動、更實在,也演得更為逼真。因此,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fā)了,話匣子也就隨之打開,就因為是親身經歷的事,學生就很有發(fā)言權,從而說話的信心也就增強,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是隨時的
學習知識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總會在固定時間去學習固定的知識,而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就不同,他可以使你在固定時間就專門去訓練一種表達技巧,也可以是隨時性的。例如冬天的早晨,你發(fā)現(xiàn)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景色特別好看。這時你就可以抓住機會讓學生觀賞外面的景色,然后去描述,讓他們暢所欲言。這樣孩子就會用他們童真般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去描述這個世界。時間久了,孩子們會見到什么事物,都會說上兩句,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低年級尤為重要,就不應該局限住孩子的思維,讓他們盡量用語言去展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的思維想象力。
五、引導學生充分合理的想象
低年級的學生總是愛幻想,他們的想法也是五花八門的,他們的想象同時也充滿了童真與童趣,教師在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時不應遏制學生的想法,應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馳騁。我在教學《秋天到了》寫作課時,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描繪他眼中的秋天,學生馬上說秋天的樹木就像讓剃頭匠給剃光了頭。我馬上給予支持和鼓勵,接下來學生的想象更加豐富,都爭先恐后的想說。有了合理的想象和學生充分的說。他們的作文也寫的如魚得水。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我們不應只關注孩子的表達是否準確,還應豐富他們的想象力。
總之,低年級的孩子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時機,教師應抓住這個機會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在五段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展示中自信表達,在展示中提升表達能力。這不僅關系著他們學習和成長,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我們應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都成為一名出口成章,訓練有素的能為祖國做出貢獻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