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新課程口語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策略
曹春霞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第一中學 311115)
對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而言,口語教學是極其重要的,科學有效的口語教學可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但通過對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分析可知,英語口語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已嚴重阻礙到了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英語口語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初步分析,并針對現(xiàn)存于口語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措施。
新課改 初中英語 口語教學 解決措施
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口語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倘若教師將口語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依靠教材,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英語小短文、情境對話、語文歌曲等),引導學生在課堂以及日常生活中以英語口語的形式進行交流,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需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所謂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接受了一段時間的英語口語學習以后,能在實際的對話交流過程中有效地運用英語,使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換句話講,英語口語教學有效的評價標準,就是學生是否能達到靈活運用英語口語這一目標?;谑崂砼c交流的目的,本文筆者通過文獻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歸納提煉法等,對初中英語新課程口語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策略進行探究。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初中英語新課程口語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策略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基于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維普網(wǎng)等國內主流文獻數(shù)據(jù)庫,我以初中英語為關鍵詞進行了第一次檢索,以“口語”為關鍵詞進行了第二次檢索,以“新課程”為關鍵詞進行了第三次檢索,最終所得到的文獻結果如文后圖1。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9篇文章分別是:2014和2010年各1篇,2013年3篇,2011年和2009年各2篇。從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都是在新課程實施后一線英語教師積極踐行研究的成果。蔣曉萍老師認為,目前新課程下的初中口語教學主要存在著三類問題,即交際過程中學生的語音、語調不夠準確,交際過程中經(jīng)常犯錯誤和缺乏自己的觀點。葉幼環(huán)老師在《新課程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嘗試》一文中,針對口語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實施有效口語教學應該提高“聽”的水平,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訓練手段,應該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侯鳳英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實施途徑》一文中,提出了“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傳送口信、角色扮演、英語沙龍和布置有聲作業(yè));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口語交談能力(把好語音教學關、把好朗讀訓練關、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各種語境);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利用錄音跟讀、提倡集體口語和及時進行個別口語),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等四種途徑。文章還提出“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開放式的、非限定性的、沒有標準模式的功能口語訓練體系;注重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克服以往的“啞巴英語”,掌握一定的英語口語技能;依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重視并加強英語口語教學,注重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良好交際的能力。”其他幾篇文獻也分別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途徑與策略等進行了闡述,并附有較為豐富的案例支撐觀點。
2.問卷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所任教班級的口語水平以及學習相關的問題,本文設計了相應的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學生,共計100份,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100%。(結果見文后圖二)
3.歸納法
對相關文獻、教學觀察、教學實踐等進行歸納與提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及符合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策略。
通過文獻的梳理及調查問卷的分析,本文認為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以下八個方面的問題。
(一)師生對口語的重視度不夠
當前,在對教師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考試成績依舊是重要標準,也是唯一的標準。但在當前的中學英語考試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并未得到有效考察。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許多初中英語教師都將語法教學以及詞匯教學作為了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而沒有給予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以應有的重視。這樣一來,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
(二)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著較大的變化。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仍舊停留在傳統(tǒng)階段,即將作文教學以及閱讀訓練作為了教學工作的重點,而忽略了英語口語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多采取背誦、翻譯、閱讀以及聽寫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雖然這其中也安排有口語測試,但相對于其他環(huán)節(jié)而言,口語測試所占的比例很小。另外,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學生也不會在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花太多精力,這樣一來,他們的口語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提高。
(三)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還沒有一套完整而統(tǒng)一的英語口語教材,因此課堂訓練就成為了學生學習口語的主要途徑。另外,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并未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講解。例如,有一章節(jié)是專門介紹迪斯尼主題公園的,但很多學生并未去過迪斯尼公園,因而在對這一課進行講解時,學生就無法對文中的知識點以及具體內容有深入的了解。
(四)缺乏語言學習環(huán)境
一般而言,語言學習和其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語教學工作中,語言環(huán)境的缺乏是阻礙學生口語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我們都身處在漢語環(huán)境中,除了英語課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英語的機會幾乎為零。在同一班級中,不同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也大不相同。倘若學生都擁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并能積極舉手發(fā)言,那么英語口語課堂就會得到有效建設。但通過分析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情況可知,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普遍不高,且有的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而有的學生則恰恰相反,這樣一來,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也就逐漸拉開了差距。與此同時,倘若積極練習英語口語的學生過少,那么口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就會遇到阻礙,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就會面臨諸多問題。所以,僅靠教材、黑板、粉筆,教師是無法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有效訓練的。由于缺乏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以及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自然無法得到提高。
(五)口語教學目標不明
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針對口語教學環(huán)節(jié),科學而完整的教學目標還未確定,即口語交際的話題、語言結構目標、詞匯積累目標等都還沒有得以確定。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口語教學大多處于無序狀態(tài),教師隨性而教,缺乏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許多教師看來,英語教學工作主要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構成,且四部分同等重要,不分主次。這樣一來,學生的目標定位就會出現(xiàn)錯誤,即難以對正確的句式句型進行使用,而這也是阻礙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得以提升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些教師將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混為一談,沒有深入探究情感目標。這樣,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會出現(xiàn)問題,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也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六)學生存在心理障礙
對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學習英語口語是較為困難的。首先,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缺乏會導致學生得不到足夠的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其次,在學生看來,英語的讀寫環(huán)節(jié)并不復雜,在模仿和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讀寫能力會逐步提升,但練習口語則意味著他們需要在漢語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另外一種語言。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出現(xiàn)“啞巴英語”現(xiàn)象。由此可見,對于學生而言,英語口語的學習是不可跨越的鴻溝,在這種恐懼心理的影響之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損害。
(七)課堂教學秩序失調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會準備諸多的教學材料,例如動畫、圖片以及視頻等,使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興趣得到有效調動,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注意力也會集中到生動的畫面上。這樣,學生就會忽略掉英語口語的訓練環(huán)節(jié),使得口語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另外,有些教師過于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而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節(jié)奏的調整。倘若教學節(jié)奏過快,那么學生的思維空間就會受到限制,在學習口語時會顯得手足無措。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fā)言的機會,一些教師運用到了車輪戰(zhàn)法,即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回答,但這樣的方法有可能會打擊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挫傷他們的自信心。
(八)評價的針對性不強
一般而言,英語口語測試是由多方面構成的,即唱歌、演講、戲劇表演、講故事等,然而受時間限制,大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時,多采用的是背誦課文的形式。因此,為了在短時間內背熟課文,大部分學生都不大注重英語語音語調的標準性。另外,在英語口語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個性發(fā)展意識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等,教師并未進行高度重視和適時評價。對此,關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評價,教師切忌將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應將素質提升、能力培養(yǎng)等作為出發(fā)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使自身的英語運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多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注重引導
相較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為頻繁。所以,教師需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積極主動地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在英語課堂上多鼓勵學生用英語對話,對學生加以指導。與此同時,教師需給予學生更多的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展示自我。另外,教師還可將日常生活情境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例如:Would you mind if I do sth.…
2.情感教學
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習的效果。所以,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一方面需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另一方面還需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心理情況進行高度關注。具體而言,針對不同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不同,教師可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在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不夠主動,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信心,并極少在課堂上發(fā)言,長此以往,他們的口語運用能力就會下降。針對以上問題,英語教師需從實際出發(fā),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即選擇貼近生活實際的口語訓練材料,完成初中英語口語的教學工作。
3.多媒體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被廣泛地運用到了教育領域。在初中英語口語課堂上,多媒體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口語教學工作而言,交際示范以及聽力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可有效創(chuàng)建語言情境,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去。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對話內容,讓學生感受交流情境,并對任務的動作、神態(tài)、肢體語言等進行深入感知;其次,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在課堂上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有效還原,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再次,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還可獲得人機對話的機會,并在對話的過程中糾正自己的發(fā)音;最后,在深入分析教學要求的基礎之上,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專項技能訓練。
(二)多維度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說”以“聽”為基礎,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教師需采取合理的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練習英語聽力的機會,例如教學生唱英文歌曲、播放英語電影等,旨在對學生的英語語感進行有效培養(yǎng),并依靠反復而系統(tǒng)的訓練,使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語言運用能力都得到提升。
在英語口語訓練過程中,足夠的詞匯積累是極其重要的。倘若未能對口語技巧以及必要的實用句型進行充分把握的話,那么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表現(xiàn)得手足無措,即找不到合適而準確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多讀多記。另外,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將好的英語句型以及詞匯積累起來,建立起系統(tǒng)而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我常常在VOA慢速英語中選取合適的口語對話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經(jīng)典的英語電影片段。運用這一方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有效提高。
同一句英語,由于語調、語感的不同,其意思也會大不一樣。例如:I can’t understand you.在說這一句話時,倘若說話人使用了不同的語調,那么所表達的意思將大不相同,即此句話既可表示因自身問題而感到抱歉,又能表示對說話人表意不清的無可奈何。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教師需對學生的英語語感進行重點培養(yǎng),引導他們注重語調間的差異。
(三)多層次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當前英語教學中,話題是教材學習的主線,即以活動的形式來開展英語課堂教學,將聽、說、讀、寫有效結合,并融入到各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通過對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教材進行分析可知,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大多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口語教學的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需對新教材進行合理有效地運用,積極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口語訓練。而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口語的熱情,教師需對情境對話進行有效設計。具體來說,開展情境對話需注意三點:第一,情境對話的內容需與本單元的知識點緊密結合,學生在對話過程中所用到的句型以及詞匯都應來自于教材;第二,對話內容需貼近生活,即在深入把握教材重點的基礎之上,激起學生對話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學習中來;第三,教師需對真實的交際情境進行合理地創(chuàng)設,運用視頻、圖片、音樂資料等教學工具,教師可模擬出生動而真實的交際情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有效地感受到英語口語的魅力,并克服心理障礙積極說英語。
例如,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我就設計出了這樣一種口語交際情境:暑假過后,開學第一天,David和Meimei在報到的時候相遇了,于是他們展開了三個話題:
(1)暑假中發(fā)生的有趣之事;
(2)在新學期的打算;
(3)新學期的學習目標。
針對以上三個話題,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了相應的圖片,并配上了音樂和文字。這樣一來,學生就在此情境中受到了感染,紛紛展開對話,大膽發(fā)言高質量地完成了口語交流。
(四)規(guī)范課堂教學秩序
1.做好每次示范
為學生做好示范可幫助他們順利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一般而言,問答練習以及角色扮演等都需要教師以及學生進行有效示范。在進行示范時,教師需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聽到,以保證示范的實效性以及準確性。在完成示范以后,教師需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口語訓練,并引導學生之間展開英語對話。訓練工作一般在真實交際之前展開,以替換練習以及問答練習為主要訓練方法。例如,按照圖片的提示,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可反復對某一句型進行運用。
2.做好每次組織
將一個活動劃分為幾個階段來組織,可使活動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得到加強。例如,在一次英語口語交際活動中,筆者就采用了分階段組織的形式:
首先,將學生劃分為4個小組,各組包括4位成員,之后對學生說:Now,every group.You are now opening a restaurant.You need a menu.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 menu for your restaurant.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即在4分鐘內完成菜譜擬定工作。
再次,針對學生完成的菜譜,教師可進行檢查,并布置出接下來的任務,可以說:Now, each group choose two to eat in another’s restaurant. Two remain to serve the customers from other groups.
第四,每小組可選出兩名同學到對方小組用餐,并依據(jù)就餐程序完成點餐、就餐、服務等環(huán)節(jié)。
最后,學生回到自己的小組,將就餐情況反饋給組員,然后小組成員針對就餐飯店的服務質量以及飯菜水平等進行討論和評價。
在這節(jié)英語口語課堂上,我將整個活動劃分為了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施行階段以及評價階段。在不同階段,我都會布置明確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而所得的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假如在活動開始前,我就為學生介紹這三個階段活動的具體要求,學生難免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那么活動的質量以及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3.做好每次反饋
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同時得到科學有效的反饋,教師需按時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具體而言,英語口語測試的形式可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朗讀、脫口秀、日常對話、演講、角色扮演以及看圖說話等。運用以上方法,教師可深入了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綜合水平。另外,教師還可將口語測試題目布置成學生的課后練習作業(yè),等到了正規(guī)考試時,再進行統(tǒng)一的口語測試。這樣一來,針對學生口語學習的不足之處,教師就可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了。
(五)強化因材施教原則
讓全體學生都能更好地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是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學生的積極參與可打破師生對話的單一形式,并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一次英語公開課上,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內容是他自己在周末打球、爬山、閱讀以及游泳的各種情景,緊接著教師介紹道:These are my hobbies.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climbing mountains and swimming.What about you? 之后,師生之間便展開了對話:
T:What’s your hobby, lily?
Lily:I like swimming too.
T:The next, Wang Bin?
Wang Bin :……
在對四位學生進行提問后,教師便將七幅圖片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展開對話交流:“OK,now please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se pictures, using“What’s your hobby ?I like…”
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口語教學是極其重要的,口語運用能力如何是衡量一名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但受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工作等因素的影響,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工作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為了推進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即從教學內容、示范引導、語感培養(yǎng)、情境設計、測試反饋等方面著手,調動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積極性,并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真切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意義。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用英語交流的良好習慣,使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終達到英語學習目標。
圖一
圖二
[1]朱琳.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2).
[2]曹大京.重視初中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促進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3(36).
[3]許佳.探析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3(A3).
[4]陳玉春.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32).
[5]吳俊.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教育,2014(9).
[6]魏可詩.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2).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