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富華
為保證物理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的教學效果,物理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時刻具有人文精神滲入的思想意識,把握好人文精神滲入與相關問題討論的關鍵點,使課堂氛圍融洽和諧,使學生樂于學習。
一、人文精神滲入物理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滲入人文精神的目的是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達到培養(yǎng)綜合高素質人才的最終目的。在物理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的理論基礎和滲入的相關原則是廣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的問題。
1. 人文精神滲入物理教學的原則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滲入人文精神需要注意相關的原則,教師需要進行相關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使用正確的方法。不可主觀臆斷,以偏概全,主次不分。
首先,高中物理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文化素質修養(yǎng)的提高。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執(zhí)行者,直接決定著學生所學習的具體知識內容。“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就要求物理教師有著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所以,廣大的物理教師要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不斷通過讀書與實踐增加知識儲備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
其次,在物理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的過程要做到恰當合理且使物理知識與人文精神保持一定相關性。物理教師切不可認為在課堂滲入人文精神就是給學生多講大道理、說圣賢故事、談人生夢想等。教師要善于在細節(jié)中下手發(fā)現每個知識點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循循善誘地在無聲無息中將人文精神滲入到物理教學中。
最后,物理教師所滲入的人文精神要符合主流思想,有益于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F今社會競爭壓力較大、人們煩惱普遍較多,教師絕不能在滲入人文精神的同時有抱怨、憂愁等消極之語;但是也不贊成教師精神過于激進和偏頗;總之,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要和顏愛語,向學生傳遞正能量。
2. 物理教學課堂中滲入人文精神的方法
為保證將人文精神更自然地滲入到物理教學中和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授課時教師需要應用正確的方法。
物理教師要將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滲入到物理教學中,不可過于模仿和做作,而且要著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要激勵學生進行探索與研究學習,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人文精神滲入物理教學的相關案例
1. 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案例
探究題目為:在真空中,10Kg重的鐵球與1Kg的棉花在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哪個先著地?顯然,這是一道經典的物理題目,多數教師都是機械地依靠公式進行講解,套入公式,未找到引用源。通過計算可知,下降高度相同且初速度相同兩個物體下降所需的時間相等,下降時間與物體的質量無關。經筆者實踐,這樣講解沒有絲毫趣味可言,學生也沒有事對該問題留下深刻印象。若在該題目中滲入一定的人文精神,該情況則大有改觀。
例如,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講了亞里士多德曾經通過觀察得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的快的結論,而亞里士多德錯就錯在主觀臆斷性太強,沒有經過實驗,僅靠觀察就下定結論。如此來教導學生,凡事不可靠主觀臆想,要重視實踐。通過如此引申,學生很快輕松記住了該結論,并且課堂氛圍較好。
2. 探究楞次定律的案例
楞次定律的主要應用是判斷感應電動勢的方向,是電磁學磁生電部分的關鍵定律,在電磁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此部分講解抽象,理解困難。如果不在其中滲入一定的人文精神,課堂教學過程可能會受到一定阻礙。
楞次定律由實驗引出如上圖所示,當磁鐵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閉合電路會產生感應電流。楞次定律的具體描述是變化的磁場產生感應電流,其所產生的感應電流又會產生感應磁場,而此感應磁場會影響原磁場的變化。這其中的人文精神體現是何事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的統一整體。另外楞次定律實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其中體現出的人文精神是:事物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產出,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付出必有回報,不能坐享其成。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