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
甘霖
(重慶市中醫(yī)院乳腺甲狀腺科,重慶400021)
關鍵詞〔〕乳腺癌;內分泌
中圖分類號〔〕R655.8〔
第一作者:甘霖(1979-),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乳腺惡性腫瘤研究。
絕經后乳腺癌發(fā)病率上升,70歲左右達發(fā)病率最高峰〔1〕。與年輕乳腺癌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有其臨床特點及生物學特征。雖然手術切除治療是目前乳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但手術方式及術后輔助化療還是內分泌治療更適合仍存在爭議。本研究探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案。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回顧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年齡大于65歲的乳腺癌患者115例,年齡65~88〔平均(74.4±3.5)〕歲,就診時間1個月~2年,平均(6.4±2.5)個月。均行鉬靶X線、細胞學穿刺或活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且均行手術切除。排除心肺肝腎衰竭、結締組織病、凝血功能障礙等。
1.2研究方法調查內容包括年齡、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手術方式、輔助療法及療效等。80例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1例為單純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9例為乳腺區(qū)段切除+Ⅰ組淋巴結清掃,5例為單純乳腺切除。接受輔助化療治療101例,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99例,術后區(qū)域放療21例。輔助化療:多西他賽(上海迪賽諾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40) 60~75 mg/m2+環(huán)磷酰胺(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54) 500~600 mg/m2,連續(xù)3 w。輔助內分泌治療:口服來曲唑片(弗隆,瑞士諾華制藥有限公司)2.5 mg,1次/d,連續(xù)4 w。隨訪6個月~3年。免疫組化檢測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CerbB-2)。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老年乳腺癌臨床特點65~69歲18例(15.7%),70~79歲86例(74.8%),80歲以上11例(9.7%)。乳腺癌位置:左側55例(47.8%),右側60例(52.2%)。并發(fā)癥:糖尿病23例(20.0%),高血壓36例(31.3%),心臟病29例(25.2%),肺部疾病27例(23.5%)。根據美國癌癥委員會TNM分期:3例為Tis期,80例為T1期,25例為T2期,7例為T3期;60例為N0期,40例為N1期,15例為N2期。淋巴結轉移51例,無遠處轉移。臨床分期:3例為0期,37例為Ⅰ期,60例為Ⅱ期,15例為Ⅲ期。
2.2老年乳腺癌病理特點及免疫組化3例為原位癌(2.6%),其中1例小葉原位癌,2例導管原位癌;112例為浸潤癌(97.4%),其中70例浸潤性導管癌(62.5%),17例浸潤性小葉癌(15.2%),6例導管內癌(5.4%),6例黏液腺癌(5.4%),5例腺癌(4.5%),5例乳頭狀癌(4.5%),3例鱗癌(2.7%)。ER陽性為70例(62.5%),PR陽性為54例(47.0%),CerbB-2陽性為20例(17.4%)。其不同治療方式見表1。
2.3老年乳腺癌治療情況隨訪1年后6例死亡,占5.2%,其中均死于原發(fā)病。隨訪3年后15例死亡,占13.0%,其中9例死于原發(fā)病,6例死于非原發(fā)病。術后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的療效均明顯高于未行化療、內分泌治療患者(P<0.05);而局部放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老年乳腺癌不同病理特點、免疫組化治療方式的分析〔n(%)〕
組別n原位癌(n=3)浸潤癌(n=12)ER陽性(n=70)PR陽性(n=54)CerbB-2陽性(n=20)改良根治術801(1.3)79(98.7)56(70.0)41(51.3)10(12.5)單純切除+SLNB210(0.0)21(100.0)8(38.1)7(33.3)7(33.3)區(qū)段切除+Ⅰ組淋巴結清掃91(1.1)8(88.9)4(44.4)4(44.4)2(22.2)單純乳腺切除50(0.0)5(100.0)2(40.0)2(40.0)1(20.0)化療治療1012(2.0)99(98.0)50(49.5)25(24.8)9(8.9)內分泌治療990(0.0)99(100.0)82(82.8)62(62.6)15(15.2)輔助放療210(0.0)21(100.0)8(38.1)7(33.3)7(33.3)
表2老年乳腺癌生存率比較(%)
組別n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χ2值P值化療治療 是1013.339.634.6450.023 否1411.5426.26內分泌治療 是993.0510.453.4460.035 否169.9619.84輔助放療 是215.1412.830.4320.534 否945.0313.02
3討論
研究〔2〕發(fā)現,約30.0%的乳腺癌患者年齡>65歲,發(fā)達國家更為嚴重,其比例達40.0%。本研究發(fā)現老年乳腺癌患者身體健康比較差,常合并慢性疾病,部分患者甚至合并3種疾病,患者接受手術、麻醉、化療等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其對手術方式的選擇更為嚴格。同時由于機體生理功能的下降,其可能會影響化療或內分泌治療的療效。Al-Turki等〔3〕研究發(fā)現,與年輕乳腺癌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表現為并發(fā)癥比例高,并發(fā)癥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本研究發(fā)現老年乳腺癌的受體陽性率比較高,因此老年患者治療的預后相對較好,老年乳腺癌的分化相對比較好,侵襲性比較低,亦是預后良好的因素。
老年乳腺癌患者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對治療方式及療效有一定的影響。但有研究〔4〕對手術聯合化療治療與單純化療治療療效比較發(fā)現,聯合治療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局部進展,雖然乳腺癌相關死亡率比較無差異,但總體死亡率手術聯合化療治療較單純化療降低??梢娛中g治療對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有明顯延長作用,且可以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
目前改良根治術主要用于原位癌或Ⅰ期浸潤性癌患者,其中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Patey改良根治術是臨床最常用術式〔5〕。乳房單純切除術由于其影響外在形象,對年輕乳腺癌患者而言不作為首選,而對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對外觀的要求不高,可行乳房單純切除術治療〔6〕。但對于本研究人群而言,由于年齡均比較高,且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因此單純乳房切除+SLNB可能更適合。SLNB是乳腺癌臨床治療新方法,其手術創(chuàng)傷小,復發(fā)率低〔7〕。其治療機制為目前認為乳腺癌轉移首先為前哨淋巴結轉移,然后再進行其他淋巴結轉移,而前哨淋巴結與次轉移淋巴結有高度相關性,因此早期乳腺癌均可選擇SLNB,特別是對于證實腋窩淋巴結陰性患者〔8〕。但目前亦有研究〔9〕認為,腋窩淋巴結陰性患者是否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不會影響患者生存率。因此是否行SLNB術目前仍有爭議,但其可以用來進行老年乳腺癌腋窩評估〔10〕。
乳腺癌已被證實是全身性疾病,因此在手術治療有效控制原發(fā)腫瘤及區(qū)域淋巴結的前提下,通過化療治療可以清除術后殘余的腫瘤細胞。研究〔11,12〕證實,內分泌治療對ER陽性患者有效率為50%~60%,而ER與PR均為陽性患者有效率高達77.0%。且隨機體受體含量的增加,內分泌治療的療效更明顯。放療是乳腺癌局部治療方法,由于射線生物學效應影響,其并不能完全有效殺滅癌細胞,且由于其放療副作用較大,應用亦受到一定限制。
4參考文獻
1李波,華彬,陸旭,等.70歲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療選擇〔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44):3523-5.
2郭莉,林旋齡,劉鵬熙,等.1102例乳腺癌鞏固期證候分布規(guī)律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13;8(7):755-8.
3Al-Turki HA.Ectopic pregnancy.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women attending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Saudi Arabia〔J〕.Saudi Med J,2012;33(8):875-8.
4李凌,陳立章.老年女性乳腺癌119例診治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1):3085-6.
5盧雯平,徐兵和,姜翠紅,等.中藥對中晚期三陰乳腺癌的生存影響及中醫(yī)治療策略探討〔J〕.世界中醫(yī)藥,2013;8(1):53-5.
6李蔚萍,陸琪,程愛群,等.老年女性乳腺癌72例臨床分析〔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0;16(3):157-9.
7Marion LL,Meeks GR.Ectopic pregnancy:history,incidence,epidemiology,and risk factors〔J〕.Clin Obstet Gynecol,2012;55(2):376-86.
8隗立兵,康驊,海濤,等.老年乳腺癌140例的臨床特點和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5):2858-60.
9崔猛勝,何招才,高玉娟,等.70歲及以上乳腺癌患者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4):707-8.
10Prapas Y,Petousis S,Dagklis T,etal.GnRH antagonist versus long GnRH agonist protocol in poor IVF responder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3;166(1):43-6.
11華彬,陸旭,李波,等.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5):536-9.
12馬祥敏,崔文靜,張嬌,等.老年人乳腺癌綜合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3):442-4.
〔2013-08-27修回〕
(編輯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