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 鐘毅 李家富 范忠才
(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 四川瀘州646000)
慢性心衰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變化快,預后差,且易合并多種并發(fā)癥,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心律失常。在常規(guī)的抗心衰的治療中,強心劑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如洋地黃制劑。洋地黃制劑不僅有強心的作用,而且還能減慢心室率,這對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是非常適用的,然而對于合并心室率慢的患者,則不宜使用洋地黃制劑。本研究通過觀察環(huán)磷腺苷葡胺聯(lián)合芪藶強心膠囊治療34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室率緩慢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為該方案在該類患者的治療中提供臨床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8例,經(jīng)診斷符合2002年WHO制定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防治建議》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治療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齡(65.9±2.7)歲;對照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7±2.5)歲。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等方面都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和治療組同時接受慢性心衰的一般治療(給予利尿劑、硝酸酯類和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等藥物)。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環(huán)磷腺苷葡胺(國藥準字H20050188)120 mg+5%GS 100 ml靜脈滴入,1次/d,芪藶強心膠囊(國藥準字Z20040141)4 粒 /次,3 次 /d。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詳細詢問病史并體檢。治療12周后觀察兩組:(1)6 min步行實驗評定心功能;(2)應用心臟超聲測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的變化;(3)測定病人血漿中氨基末端腦鈉肽(NT-proBNP)的含量。
1.4 療效判斷標準[1]顯效:心臟功能恢復至Ⅱ級或Ⅱ級以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相應指標基本達標;有效:心臟功能增加Ⅰ級或以上,癥狀、體征、相應指標有進步;無效:心臟功能無進步甚至惡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jīng)過12周的治療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定。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LVEF、NT-proBNP及6 min步行試驗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LVEF、NT-proBNP及6 min步行試驗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病人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n LVEF(%)NT-proBNP(pg/ml)6 min步行試驗(m)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4 34 34 34 38.3±7.3 51.3±7.7*#37.9±5.7 39.7±8.3#1 748.6±313.2 789.3±321.1*#1 762.7±367.3 993.5±342.6#296.5±13.6 387.3±17.1*#295.9±12.3 335.8±11.5#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在住院期間未發(fā)生與環(huán)磷腺苷葡胺和芪藶強心膠囊有關的不良反應。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心室重構是導致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機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主要包括利尿,強心以及擴張血管[2]。強心劑洋地黃類藥物可以增加心臟收縮力,并減慢心室率。但對由于心臟傳導系統(tǒng)障礙導致的心室率慢患者,洋地黃類具有負性頻率作用,且大劑量易導致臟器毒副作用[1]。因此,尋找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對心臟傳導系統(tǒng)沒有影響且毒副作用小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環(huán)磷腺苷葡胺是環(huán)磷腺苷(cAMP)類藥物的替代產(chǎn)品,屬于非洋地黃類強心劑,能使細胞內(nèi)cAMP濃度增加,發(fā)揮加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此外,它作為細胞內(nèi)的第二信使,能擴張血管,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增加心肌射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3]。芪藶強心膠囊由黃芪、人參、丹參、玉竹等制成,其主要功能是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4]。有研究表明芪藶強心膠囊能改善心衰患者氣促、夜間不能平臥、少尿水腫等癥狀[5~6]。其機制主要是通過增強心肌收縮力,從而提高心輸出量、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改善心肌重構,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的作用,且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7~9]。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Ⅱ~Ⅲ級心衰治療12周,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7.6%,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1%,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LVEF、NT-proBNP及6 min步行試驗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并且在治療過程中環(huán)磷腺苷葡胺聯(lián)合芪藶強心膠囊對緩慢性心律失?;颊叩男穆薀o明顯影響。綜上所述,環(huán)磷腺苷葡胺聯(lián)合芪藶強心膠囊能增加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提高心輸出量,有效緩解癥狀,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zhì)量。
[1]Kanji S,MacLean RD.Cardiac glycoside toxicity:more than 200 years and counting[J].Crit Care Clin,2012,28(4):527-535
[2]Gandhi PU,Pinney S.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Biomarkers,Monitors,and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s[J].Ann Glob Health,2014,80(1):46-54
[3]吳玲云.環(huán)磷腺苷葡胺聯(lián)合銀杏達莫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12,12(4):17-18
[4]劉奕訓,于河水,康利平,等.芪藶強心膠囊活性部位中的組成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0,41(7):1060-1065
[5]丁梅,楊萍,何敏,等.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評價[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5(6):1147-1150
[6]黃斌.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漿腦利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6):191-193
[7]高建步,李玉東,楊守忠.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7):233-234
[8]龐靜,宗文霞,林琍.芪藶強心膠囊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 53 例[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1):7-8
[9]郭琳娜,石常英,肖萬舫.芪藶強心膠囊、參松養(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緩慢性心律失常療效分析[J].河北中醫(yī),2013,35(9):1370-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