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河南琛源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淺談城市戶內變電站接地網的設計
王宏偉
(河南琛源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城市變電站大多設計為戶內變電站,占地面積較??;在土壤電阻率較大的地區(qū),為滿足規(guī)范對接地電阻的要求,可采用雙層水平接地網和深鉆式垂直接地極,并盡可能利用自然接地體,以達到減小接地電阻的目的。
城市變電站;接地電阻;接地網;設計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城市電網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中心變電站正在規(guī)劃和建設。城市中心變電站的建設必須滿足環(huán)境的要求,如對周圍不能造成噪聲和電磁污染,另外減少變電站的占地也是城市變電站的主要目標。為此城市中心變電站一般采用全戶內布置方式,220kV、110kV配電裝置采用GIS,10kV或35kV采用開關柜;主變壓器、GIS、開關柜和其他所有的電氣設備全部布置在配電樓內。城市戶內變電站圍墻內占地面積遠小于普通戶外AIS或GIS變電站,變電站占地面積的減小大大增加了接地網設計的難度。
1 根據《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的規(guī)定,有效接地和低電阻接地系統(tǒng)中發(fā)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況下,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式要求:
R≤2000/I
式中:
R——考慮到季節(jié)變化的最大接地電阻,Ω;
I——計算用的流經接地裝置的入地短路電流,A。
(2)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符合上述要求時,可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增大接地電阻,但不得大于5Ω,且應符合如下要求:為防止轉移電位引起的危害,對可能將接地網的高電位引向廠、所外或將低電位引向廠、所內的設施,應采取隔離措施;考慮短路電流非周期分量的影響,當接地網電位升高時,發(fā)電廠、變電所內的3kV~10kV閥式避雷器不應動作或動作后應承受被賦與的能量;設計接地網時,應驗算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
2 根據《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DL/T 596—2005)的規(guī)定,有效接地系統(tǒng)的電力設備的接地電阻要求為:
R≤2000/I或R≤0.5Ω(當I>4000A)
該規(guī)程另外說明,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qū),接地電阻如按規(guī)定值要求,在技術經濟上極不合理時,允許有較大的數(shù)值。但必須采取措施以保證發(fā)生接地短路時,在該接地網上: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均不超過允許的數(shù)值;不發(fā)生高電位引外和低電位引內;3kV~10kV閥式避雷器不動作。
顯然,上面兩個規(guī)程對于接地電阻的規(guī)定,《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更為嚴格;一些供電公司也習慣將0.5Ω作為變電站接地電阻的要求值;因此,在工程設計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般接地電阻按不超過0.5Ω進行設計,并按照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R≤2000/I是否滿足進行核算,如不滿足則應驗算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并采取隔離措施。
理論上,變電站的接地電阻與土壤電阻率成正比,與接地網面積的開方成反比。由于戶內站占地面積較小,當變電站站址范圍內土壤電阻率較大時,采用常規(guī)方法設計的接地網接地電阻通常是不能滿足要求的,必須采取措施降低接地電阻。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當在發(fā)電廠、變電所2000m以內有較低電阻率的土壤時,可敷設引外接地極;(2)當?shù)叵螺^深處的土壤電阻率較低時,可采用井式或深鉆式接地極;(3)填充電阻率較低的物質或降阻劑;(4)敷設水下接地網。對于城市變電站,由于周圍環(huán)境的限制,做引外接地極和敷設水下地網均不大可能。填充電阻率較低的物質或降阻劑工程量大,費用較高,且降阻劑容易產生污染,如果地下水源較淺,也不宜采用。城市變通常地下較深處土壤電阻率較低,因此采用深鉆接地極是比較好的方法。我公司曾進行過多個戶內變電站的設計,在戶內變電站接地設計上總結了一些經驗,有以下方面:
1 采用雙層水平接地網。常規(guī)變電站僅在-0.8m設置一層水平地網,而-0.8m層土壤電阻率一般較高,最高達到數(shù)百Ω· m,因此該層地網接地電阻較大??稍谂潆姌菞l基上方(高度約-3m~5m)另外做一層地網并與-0.8m地網相連;為節(jié)省工程量,地網的外延可基本等同于條基的外延;如變電站有2棟配電樓,須將兩棟樓條基上方的地網相連。采用這種做法,如果地下較深處土壤電阻率較小,則深層地網的接地電阻會遠小于-0.8m層地網,而兩者有并聯(lián)的關系,因此總的接地電阻會大大降低。
2采用深鉆式垂直接地極。單根垂直接地極的接地電阻計算公式為:Rv=ρ/2πL(ln8L/d-1)其中:Rv表示垂直接地極的接地電阻,ρ表示土壤電阻率,L表示垂直接地極的長度,d表示接地極用圓鋼時,圓鋼的直徑。從公式可看出,單根接地極的接地電阻隨著接地極長度的增加而減小;目前常用的垂直接地極長度可達10m(由幾段連接而成),單根接地極電阻不大于5Ω??稍谳^深的地網周圍打上多根10m和2.5m的垂直接地極,有助于減小地網的接地電阻和增加短路電流的泄流能力。
3 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如果配電樓的基礎需要打樁,由于樁底會深入到地下較深處,可能會觸及地下水源,可在樁頂將樁內的鋼筋引出與接地網連接,起到降阻的作用。室內站的出線通常為電纜,并在電纜隧道中引出,將電纜隧道底部沿隧道敷設的接地體連接至變電站接地網,由于隧道較長,也可以起到散流和降阻的作用。但是在利用從站內引向站外的金屬管道(如排水管)時應注意校驗接觸電壓,如不滿足要求則不應與接地網相連,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下面以我公司設計的某220kV城市戶內變電站為例來說明采取以上措施降低接地電阻取得的效果。該220kV變電站按-0.8m和-4.4m雙層地網設計,并在-4.4m層地網處另外增加了12根10m長的垂直接地極。-0.8m和-4.4m層土壤電阻率分別為308Ω·m和124.6Ω·m,大于-10m處土壤電阻率為36.1Ω·m(以上均已考慮季節(jié)系數(shù))。經計算-0.8m水平地網接地電阻為2.36Ω,-4.4m水平地網接地電阻為1.05Ω,12根10m長垂直接地體接地電阻為0.49Ω,全站水平及垂直接地極復合接地電阻為0.366Ω,滿足規(guī)范要求。
目前常用的接地網材料主要為扁鋼、銅材及鍍銅鋼,三種材料各有優(yōu)勢。
1 導電性能。溫度為20℃時,銅的電阻率為0.0179Ω·m,鋼的電阻率為0.1390Ω·m,30%鍍銅鋼的導電率為銅的30%。由此可見,銅接地體的導電性能最好,鍍銅鋼次之。
2 熱穩(wěn)定性。銅的熔點為1083℃,短路時最高允許溫度為450℃;鋼的熔點為1510℃,短路時最高允許溫度為400℃;鍍銅鋼的熔點為1084℃,短路時最高允許溫度為450℃。在接地體截面相同時,銅材熱穩(wěn)定性最好,鍍銅鋼次之。
3 耐腐蝕性。接地網在土壤中敷設時,土壤對接地網存在著腐蝕。在接地網設計中,土壤的腐蝕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腐蝕是由于環(huán)境的作用而導致的金屬物質的變質。土壤中存在著水分、可溶解的金屬鹽和細菌,具有腐蝕性。特別是低電阻率的土壤,具有高腐蝕性的趨勢。接地體的腐蝕主要有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兩種形式,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兩種腐蝕同時存在,銅在土壤中的腐蝕速度大約是鋼材的1/10~1/50。為了減少鋼材受腐蝕的影響,在目前以鋼材作為主接地網的變電站中,常用的在鋼表面鍍鋅處理等方法,緩解了腐蝕的影響,鍍鋅鋼的耐腐蝕性比鋼材提高了3~15倍,熱鍍鋅扁鋼腐蝕速率一般可按0.065mm/年考慮,而銅接地網可幾乎不考慮腐蝕的影響。
4 經濟性。接地網的總投資包括材料費及現(xiàn)場施工費。銅的材料費最高,鍍銅鋼次之,扁鋼材料費最低?,F(xiàn)場施工費包括安裝費及人工費,采用銅和鍍銅鋼的現(xiàn)場施工費差別不大,但高于采用扁鋼的現(xiàn)場施工費。根據我公司以往工程經驗,采用銅接地網總投資大致為采用鍍鋅扁鋼接地網投資的2.5~3倍。采用鍍銅鋼比采用銅接地網投資可節(jié)省約20%。
對于城市戶內變電站,考慮其接地網腐蝕后難以更換,主接地網一般不采用扁鋼;以往工程一般選擇銅排或銅絞線,如考慮施工的方便,銅絞線更優(yōu)于銅排。近年來隨著鍍銅鋼材料的出現(xiàn)和工藝水平的提高,由于其價格優(yōu)勢,鍍銅鋼材料也被廣泛采用。在戶內變電站配電間內部的接地環(huán)網,考慮室內環(huán)境較好,腐蝕較小,可以采用扁鋼,節(jié)省材料費用。
本文對城市戶內變電站接地網的設計進行了研究,認為城市變由于占地面積小,接地電阻值通常較大,難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為降低接地電阻,可采用雙層水平接地網和深鉆式垂直接地極,并盡可能利用自然接地體;接地體的材料宜選擇銅材或鍍銅鋼,具有導電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好,抗腐蝕能力強的優(yōu)點。
[1]葉云琴.淺談變電站接地網設計[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8(10):42-44.
TM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