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
(證據(jù)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00)
無損檢驗法區(qū)分印油種類的實驗研究
李彪
(證據(jù)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00)
對印油的種類進行考查是解決可疑文件上印文真?zhèn)魏托纬蓵r間的有效途徑之一。收集市面上常見的各種印油,利用ZEISS V20體式顯微鏡、VSC6000型超級文檢工作站和QDI2020顯微分光光度計對印油的種類進行區(qū)分。實驗證明,顯微檢驗結合常見的光學檢驗方法可以對大多數(shù)印油進行種類區(qū)分。
印油 紅外線 熒光 反射光譜曲線
印章印文是文件真實性、有效性的重要憑證之一。在重要的文件特別是公務性文件上,文件的內(nèi)容經(jīng)過相關人認可后通常都要加蓋相應的印章印文。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涉及印章印文檢驗鑒定的經(jīng)濟和民事糾紛案件的數(shù)量呈逐年增多的趨勢,在這類案件中,作案人常常通過事后偽造此前某一時間的文件、篡改事實,以達到逃脫罪責的目的。作案人在偽造文件時,為了更能證明文件的真實性,通常都要加蓋印章印文或利用蓋有印文的空白紙頁或相應文件進行偽造,在這種情況下,可疑文件上印文的真?zhèn)渭捌湫纬蓵r間與標稱時間是否一致常常成為鑒定文件真?zhèn)蔚闹匾罁?jù)。因此,在處理此類案件的過程中,常常要求對收據(jù)、借條、契約、合同、批件等可疑文件上印文的真?zhèn)魏蜕w印時間進行判定。
蓋印形成的印文離不開印章。現(xiàn)階段使用的印章有蘸墨印章和自含墨印章之分,自含墨印章具體又可分為光敏印章和原子印章,它們使用的印染物分別為光敏印油和原子印油。對可疑文件上的印文進行真?zhèn)舞b別和形成時間判定時,對印油的種類進行考查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收集市面上常見的各種印油,通過各種無損的方法對印油的種類進行區(qū)分,以其對印文的相關檢驗有所裨益。
1.1 實驗材料
1.1.1 印油
收集市面上常見的各種印油,具體牌型號見表1。
表1 實驗用印油種類
1.1.2 紙張
實驗用的紙張是定量為70g/m2的白色復印紙。
1.2 實驗設備
德國 ZEISS V20體式顯微鏡。英國 Foster &Freeman公司的VSC6000型超級文檢工作站。美國CRAIC公司生產(chǎn)的QDI 2020顯微分光光度計,以及配套的光譜數(shù)據(jù)采集軟件CRAIC MSP和圖像采集軟件CRAIC Imaging v66。
1.3 實驗樣本制作
刻制多枚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分別灌注原子印油和光敏印油,對印章依次進行編號,印章的編號和表1中印油的編號是一致的。同一個人利用不同的印章在實驗選用的紙張上蓋印印文,蓋印時的壓力盡量做到一致,保證蓋印形成的印文在濃淡方面盡量一致,以消除印文色料濃淡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1.4 實驗過程
對制作的印文樣本材料,首先利用顯微鏡進行顯微放大觀察,考查蓋印形成的印文是否出現(xiàn)了油脂擴散現(xiàn)象并作記錄;其次利用VSC6000型超級文檢工作站對印文樣本進行紅外線檢驗和熒光檢驗;最后利用QDI 2020顯微分光光度計對印文樣本進行檢驗,考查印油的反射光譜曲線。
2.1 油脂成分擴散
蓋印形成的印文樣本放置1小時后,利用顯微鏡依次對蓋印形成的印文樣本進行觀察。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印文出現(xiàn)了油脂成分的擴散現(xiàn)象,具體表象為印文邊框、圖案和文字筆畫的兩側邊緣出現(xiàn)了無色液體的圖像。通過對印油組成成分的考查可以解釋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階段的印油分為油性印油和水性印油兩種,這兩種印油均含有著色劑。值得注意的是,油性的印油還含有較多的油脂成分,印油蓋印到紙面上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油脂成分就會越過筆畫的邊界沿紙張纖維擴散,典型的印文印油油脂擴散的圖像見圖1~圖4。利用擴散現(xiàn)象的有無可對印油進行初步的區(qū)分,結果見表2。
圖1 1#印文印油擴散圖像
圖2 2#印文印油擴散圖像
圖4 8#印文印油擴散圖像
表2 依據(jù)油脂成分擴散情況對印油分類結果
2.2 紅外線吸收能力
利用英國Foster&Freeman公司的VSC6000型超級文檢工作站對印文樣本進行紅外線檢驗,考查各印文樣本印油對紅外線的吸收能力。實驗利用可見光照射,分別考查了接收波長為780nm和1000nm時的吸收情況。結果表明,不同牌型號的印油對紅外線的吸收能力呈現(xiàn)出差別,同一種印油在780nm和1000nm時的吸收情況基本是一致的,780nm條件下印油對紅外線的吸收情況見圖5。由圖可知,利用對紅外線作用結果的差別(已排除印油濃淡的影響),可以對印油進行進一步的區(qū)分,結果見表3。
圖5 印油對紅外線作用結果的圖像
表3 依據(jù)紅外線吸收能力對印油分類結果表
2.3 輻射熒光情況
利用英國Foster&Freeman公司的VSC6000型超級文檢工作站對印文樣本進行熒光檢驗,考查各印文樣本印油被激發(fā)熒光的情況。檢驗時用強光源作為激發(fā)光源,激發(fā)波長400nm~640nm,接收波長695nm。實驗結果表明,在選定的實驗條件下,印油激發(fā)熒光的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印油輻射很強的熒光,第二類印油輻射的熒光較強(已排除印油濃淡的影響),第三類印油不輻射熒光,具體情況見圖6,依據(jù)熒光現(xiàn)象的有無及熒光強度的分類結果見表4。
圖6 實驗用印油熒光檢驗結果
表4 依據(jù)熒光現(xiàn)象對印油分類結果表
2.4 反射光譜曲線
利用配有光譜數(shù)據(jù)采集軟件CRAIC MSP和圖像采集軟件CRAIC Imaging v66的美國CRAIC公司生產(chǎn)的QDI 2020顯微分光光度計,考查印油的反射光譜曲線情況。檢測波長為400nm~1000nm,綜合時間1000ms,平均掃描次數(shù)25,放大倍率15×。先對打印紙的空白部位進行背景掃描,然后對印油色料進行掃描。在光譜數(shù)據(jù)采集軟件CRAIC MSP中查看反射光譜曲線,并進行分析比較。依據(jù)反射光譜曲線的反射峰的位置、峰型、峰強度等參數(shù),將實驗用的印油分為四大類,分類結果見表5,典型的反射光譜曲線見圖7~圖10。
表5 依據(jù)反射光譜曲線對印油分類結果表
圖7 1#印油反射光譜曲線
圖8 2#印油反射光譜曲線
圖9 3#印油反射光譜曲線
圖10 4#印油反射光譜曲線
2.5 綜合檢驗的分類結果
通過顯微觀察油脂擴散現(xiàn)象的有無、并順次對印油進行紅外線檢驗、熒光檢驗和反射光譜曲線分析,實驗用的印油被分為10類,檢驗流程及分類結果見圖11。由圖可知,顯微檢驗和實驗選用的光學檢驗方法雖然對多數(shù)印油種類能夠予以區(qū)分,但還有兩小類的印油采用實驗選用的光學檢驗手段無法進行有效區(qū)分,有必要利用其他的無損方法或有損檢驗進行進一步的區(qū)分。
利用顯微觀察法和各類光學檢驗方法,可以實現(xiàn)大多數(shù)印油的種類區(qū)分,可為可疑文件涉及印章印文真?zhèn)舞b別和印文形成時間的檢驗提供技術支持。
圖11 印油種類區(qū)分流程圖
[1]暴仁.污損文件檢驗[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4.
[2]徐徹,楊旭,馮祖儒,等.書寫材料的無損檢驗系統(tǒng)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05,(6):14-18.
[3]鄒積鑫,王妍 棪,石高軍.印油印跡中色料成分的UHPLC方法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13,(5):28-31.
(責任編輯:于 萍)
D918.92
A
2095-7939(2015)02-0070-04
2015-03-01
證據(jù)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政法大學) 開放基金資助課題(編號:2014KFKT04)。
李彪(1972-),男,遼寧錦州人,中國刑警學院文檢系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可疑文件技術檢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