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獻平
很窮很棒很善良
文|王獻平
2014年11月25日,感恩節(jié)前兩天,空氣冷得人愈發(fā)渴望溫暖。我和幾個大人帶著孩子們?nèi)チ艘粋€地方,上了一堂修心課……
早上7點,沈陽北陵東門金沙灣酒店門前,一輛面包車和一輛吉普車,滿載著“星火公益愛心團隊”的牽掛和祝福,駛往撫順市清原縣大蘇河小學。
阿修,星火公益的發(fā)起人,今天也抽身陪我們同行,還張羅著給大家買早點。感動。
3個小時的車程,盤山路那段左晃右晃,險些暈車。學校門口,幾個家長在等候我們,搶著從車上卸東西,讓人看了暖暖的。
李田園,已經(jīng)隨打工的父母轉(zhuǎn)到清原縣城上學的小女孩,今天特地請假從縣城回來等我們,田園媽媽塞給我一袋東西,說是她采的蘑菇,我實在無法拒絕,心里罵自己:這是來幫助別人的嗎?
一年前已經(jīng)在隊友發(fā)的照片里看到過學校的黃土操場。沒有任何體育設施,只有籃球場是一塊水泥地面。若是有風,可以想見這操場上的黃土漫漫。
我們進了只有一臺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室,桌椅有些殘破,幾張圓凳的凳面已經(jīng)從凳腿上脫離,勉強搭在上面。
10個孩子,9個家長,都坐在教室后面,倒是城里去的3個孩子,坐在了第一排。
家長們依次發(fā)言,匯報了自家小孩的期中考試成績和家里的情況。發(fā)言中,我了解到孩子多數(shù)都是單親家庭或留守兒童,跟爺爺奶奶生活。劉軍杉最令人擔憂,母親去世了,父子倆相依為命,父親已經(jīng)60多歲了,身體又不好。
在家長們的發(fā)言中,所有的孩子成績都很好,也很聽話。只是講到家庭的困難時,孩子都有些尷尬,我們好幾個人都掉了眼淚。我突然感覺,這種場合,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幫助仿佛是施舍,是另一種傷害。
于是,在家長見面會結(jié)束后,我單獨把孩子們留了下來,村里的10個孩子和城里去的孩子很快打成一片,有說有笑了,鵬昊和王宏霞都是六年級,很有共同語言——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場面。
阿修問李田園:“你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獛椭銌??”小姑娘大聲回答:“知道,因為我棒!”接下來,其他的孩子都學她的樣子回答:“因為我棒!”讓人看了,想笑又想哭。
我跟孩子們說,我是老師,如果期末考試誰能考進年組前三名,就來接他到城里上一個假期的課。我以為聽了這話孩子們會歡呼起來,可是,看到的表情卻很嚴肅。問他們有沒有信心?只有林子一和王宏霞說有,其他孩子謙虛地說:“有一點兒。”我單獨問林子一:“想不想去沈陽上課?”她說:“想去,但是又離不開奶奶,一分鐘也離不開?!彪y怪,孩子出生3個月父母離異,媽媽改嫁,孩子是奶奶一手帶大的,祖孫深情,怎能割舍?
吃過中飯,我們?nèi)ゼ以L。
林子一家離學校不遠,院子里養(yǎng)著十幾只大公雞。我們一夸公雞長得好,奶奶就讓爺爺抓雞給我們帶著,嚇得我們趕緊推說不要不要。一只雞就是孩子一個月的學習費用呢。
三間低矮的小房,屋里黑黢黢的,最醒目的就是墻上兩排大紅獎狀,孩子用過的作業(yè)本散落在桌上,隨手拿起一本,不論漢字還是英語,都寫得工整漂亮。
屋里沒看到課外書,沒有像樣的書桌,爺爺奶奶都不識字,這個石縫里長大的女孩,是怎樣連年考年級第一名,又是怎么把字寫得比專業(yè)培訓過的孩子還要好呢?
東屋的窗臺上,開著一盆月季花。
這個家庭也不容易,奶奶和爸爸都有殘疾,爸爸承包了村里的一輛垃圾車,到山里干點活兒,養(yǎng)活兩個兒子,負擔不輕。
譚力銓家在更遠的一個村子,路上才從奶奶那得知,譚力銓還有個雙胞胎哥哥叫譚力銘,小哥倆在一個班,期中考試弟弟考第二名,哥哥考第三名。他們的爸爸媽媽今年才26歲,19歲就生了兩個兒子,夫妻倆都在板廠打工,在那邊租房子住,兩個孩子就在家跟著奶奶,小哥倆都很愛學習。
院子里有好大一個苞米倉,奶奶說一年能收一萬多斤苞米,現(xiàn)在的價錢是8毛多錢一斤。
屋里也收拾得很整齊,不過墻上畫滿了涂鴉,應該是小哥倆更小的時候畫上去的吧。墻上有一張小哥倆的合影,一對小精豆的感覺。
車里還剩一個書包,就給譚力銘留下了,還有一些早上沒吃完的早點,也給奶奶留下了,這些東西微不足道,但我知道這位淳樸的鄉(xiāng)下奶奶不會嫌棄。
回到學校,兩個班的孩子正在上體育課,他們幾乎都沒穿棉襖,只穿著毛衣絨衣在黃土操場上,跑得、喊得不亦樂乎。
這一天,我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謝謝你們幫助孩子、幫助我們。其實應該說謝謝的是我們。謝謝你們讓我們懂得了:善良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