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淑芬
閱讀文章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但掌握了字、詞、句、段等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還學會了寫作文的一些方法與技巧,同時思想也受到了教育和啟發(fā)。目前閱讀教學的狀況是,老師對閱讀研究得透徹,學生卻是一知半解,幾乎所有閱讀問題的提出與解答,都是由老師啟發(fā)式地輸給學生,學生缺失閱讀的主動性。學生閱讀有三少:時間比較少,回答問題的機會少,自己能提出問題的機會更少。而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提出問題,恰恰說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思考了,有思考才有困惑,有困惑才能不斷進步。從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開始,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一、讓學生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學生閱讀的時間并不多,篇幅短小的文章,還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體會一下韻味和感情,而篇幅長的,也就能讀一兩遍,教師就開始講解分析課文了。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很好地閱讀課文,就不能仔細咀嚼文章的韻味,沒有深入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就不能受到感染,不能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沒有時間閱讀,也就很難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找到關(guān)鍵的字、詞、句、段。在獨立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時,就會心里沒底,對文章的理解不透徹,分析得不夠深入,解答閱讀問題時,就會一知半解、層次不深、創(chuàng)意不強。因此,要在平時就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去品味文章,讀透文章。
二、讓學生提問
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是通過學生回答閱讀問題的準確與否來確定的,而這些問題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多數(shù)都是由教師提出,并由教師設(shè)計的。一篇閱讀課文,教師把所有設(shè)計的問題,引導(dǎo)學生分析完了,這篇文章也就學習完了。當教師講完課時,問學生還有沒有問題了,一般情況下學生都會回答:“沒有了”,這和外國的教育截然不同,外國的教育,是教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而我們卻把學生教得沒有問題了。沒有問題也就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也就沒有什么收獲,閱讀就白讀了。這種錯誤的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應(yīng)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學生閱讀不是沒有問題,多數(shù)情況下是沒有提問的機會,如果教師總是不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慢慢地也就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能提出或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少?!疤岢鰡栴}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教師為學生服務(wù)的思想。其次應(yīng)營造寬松的氛圍。學生閱讀時不愿意提問題、不敢提問題,一個很大的因素,是怕一旦提出的問題不被認可,被同學、老師嘲笑,會使自己很沒面子。教師的首要任務(wù)就是在班級創(chuàng)設(shè)一個安全、寬松的氛圍,使學生敢于提出閱讀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講出自己的困惑。堅決消除某個學生提出了過于簡單的問題或有些荒唐的問題,同學起哄、嘲笑和老師不一樣的眼光等不良現(xiàn)象,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消除害怕、畏懼的心理。教師鼓勵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提出問題,就要尊重學生的問題,不能嘲笑或諷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就會認真閱讀,積極思考,提出自己對文章的疑惑,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邃,更加透徹,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最后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1)要引導(dǎo)學生提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就要加以引導(dǎo)。學生閱讀課文,往往最能記住文章感動他的細節(jié),多少年以后都能講出來,學過的哪篇文章中令他感動的情節(jié)。而對問題卻很難發(fā)現(xiàn),教師就要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提出問題。如:某段話為什么這么寫?用了哪些寫作手法?(2)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和同學們就要解決問題,教師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說所有問題都能答上,也要回答絕大部分。因此,教師就要認真鉆研課文,閱讀參考資料,思考文章中所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探尋問題的解決思路。對于當堂實在回答不上來,就在課后解決,一定要給學生一個交代,不能不了了之,損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三、讓學生合作探究
如果說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是閱讀成功的一半;那么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才是成功的閱讀。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提出問題之后就要解決問題,如何解決?如果都由老師解決,老師不能窮盡一切問題。而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給學生一個合作探究的時空,讓學生有時間合作探究,人人都能參與合作探究。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在本小組討論解決,有共性的、大家都十分關(guān)注的、感興趣的就全班進行探究完成。在小組合作探究時,切忌都由好學生發(fā)言,每人都給機會,讓所有的成員都要發(fā)言,要注意紀律。
閱讀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漢字,掌握了一定的好詞、好句、名篇、名段,尤其是對漢字的掌握,是時下最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我們學生對母語的學習已經(jīng)被外語給沖淡了。加強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能力,是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wù),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得以成熟,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華。即在習得語文知識的同時,使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得以發(fā)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恰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標志,寬松的氛圍是學生大膽提問、質(zhì)疑的條件。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其積極性,到時我們就會得到學生的擁護與贊賞,就能夠出色地完成我們教書育人的任務(wù)。放開手腳,把閱讀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其變成學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樂園。
參考文獻:
劉軍華.獨立閱讀,讓學生成立學習的主人[J].考試周刊,2013(0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