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麗萍
淺談低年級閱讀教學
■文/夏麗萍
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讀里?!睂W習詞語是三年級重要的學習任務,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閱讀教學中,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fā)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更深刻。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發(fā)展能力的直接動力。它可以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tài),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抓住關鍵詞語,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題目中的“珍貴”一詞體現(xiàn)了全文的主旨。教師引導學生質疑,一本普通的教科書為什么這樣“珍貴”?帶著這個疑問、學生在文中尋找答案,從而理解張指導員犧牲的意義,懂得這種“珍貴”不僅是書本的來之不易,更是崇高精神和理想的激勵。
在教學《用冰取火》一課時,文章有許多重點詞語,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柔和的太陽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幾乎使人感覺不到的溫暖默默地賜給探險隊員們”一句中,“賜”說明陽光的溫暖是那么的少,有一點點就是很大的恩惠。學生剛開始不理解“賜”的意思,我讓他們拿出字典自己動手查。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就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回答:“賜”是恩賜的意思。然后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文中不用“給予”“灑向”“送給”,學生經過討論,領悟到作者的寫作意圖,說明南極洲是多么的寒冷啊。
愛因斯坦說:“想象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辈还苁侨A麗的詞藻,還是樸實的語言都會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印象?!耙磺€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苯處煈龑W生抓住那些關鍵詞語展開想象,會聯(lián)想會想象,學生才能夠突破固有的束縛,才會用生動的語言,深刻的見解去解釋作品,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如《松鼠》一課,抓住“靈活、敏捷、玲瓏、閃閃發(fā)光、光滑、毛茸茸”這些詞語展開想象,一只美麗可愛的小動物形象躍然眼前。松鼠搭窩時,“搬、放、找、鋪、壓緊、踏平”這些動詞將松鼠搭窩的方法和步驟交待得清楚明白。學生能通過這些貼切的動詞,想象靈巧的小松鼠勤勞的身影,并能準確復述它搭窩的過程。
英國有位文學家說過:“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時卻是無能為力的?!笨梢姡首x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好的文學作品作為語言的橋梁,利用標準的普通話表達出來,傳達給聽眾,就能達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境界。而文中的關鍵詞語能幫助學生在朗讀時讀出感情。如《大禹治水》一課的第四自然段:為了治水,禹三十歲才結婚,在家僅僅住了四天,就告別了妻子。指導學生朗讀時將“才”“僅僅”重讀,體現(xiàn)大禹無私的奉獻精神。
理解課文內容,突破難點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用冰取火》一課時,學生對探險隊員們因為丟失打火器而陷入絕望,感到疑惑不解。這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抓住詞眼“意想不到”啟發(fā)學生理解正是因為事先沒有料到,所以沒有準備其他的取火工具,才會使隊員們面臨寒冷的威脅。
學生進行習作訓練首先應該體會課文是怎么寫的,然后仿寫。教師在教學中要“扶”學生一把,借助文中的關鍵詞使學生掌握“寫”的基本“章法”。如在《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將文中的關鍵詞語板書在黑板上:楊梅樹(枝條常綠、葉子狹長);楊梅(圓圓、遍身小刺、淡紅、深紅、黑的、又酸又甜)。學生一目了然,作者先寫樹,再寫果。寫果時,又從形、色、味三方面入手。學生學以致用,在本單元的習作中也采用了這樣的寫作方法,效果很好。
祖國語言文字博大精妙,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加強文中關鍵詞的品讀、體悟,從而使學生沉浸于文本所描繪的情境中,領悟到漢語言的神韻和妙處。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小學
編輯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