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勝
(1.西安交通大學 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49;2.太平洋大學 麥克喬治法學院,美國加州95817)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chǎn)之要、生態(tài)之基”,水事活動關系到一國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經(jīng)濟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國家安全[1]。作為世界上涉及跨界水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關于跨界水的政策法律和實踐活動備受有關沿岸國家、環(huán)保組織以及國際法學界的密切關注,尤其是在1997年聯(lián)合國《國際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約》已經(jīng)于2014年8月17日生效的情形下。自國際法于17世紀中葉產(chǎn)生以來,主權一直是其基石,國家主權平等原則一直是其最根本的原則[2]。在國際水法領域,無論是根據(jù)公平合理利用原則這一習慣國際法原則,還是根據(jù)倍受學術界推崇的共同資源理論,一條國際河流的所有沿岸國對于該河流的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活動的參與,至少在程序上,都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3](P60)[4](P181-185)。但是國際實踐表明,國家利益、國內政治和地緣政治對于一個沿岸國的國際河流政策法律都具有重要影響[5]。因而,一個沿岸國厘清其國際河流有哪些沿岸國是制定本國利用國際河流戰(zhàn)略、進行國際談判以及采取相應行動的基礎;對于學術界而言,則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和伊洛瓦底江是我國的三條重要國際河流。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對于它們有那些沿岸國的研究存在缺漏,有著重大錯誤認識。對國際河流沿岸國事宜進行考證,是一項跨學科的基礎性研究工作。有關國家之間的條約,國際法是確定國家邊界的最權威的基礎文獻,它決定一條河流是否是國際河流。一個國家的國內法或者官方文件是確定一條河流在該國境內狀況的重要根據(jù)。研究二次文獻則可以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或者視野,對國際河流有關狀況進行考察。本文以原始文獻條約和官方文件為基礎,運用二次文獻,結合筆者的實地考察,對于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和伊洛瓦底江的沿岸國進行考證。
黑龍江(Heilongjiang River),又稱阿穆爾河(A-mur River)是亞洲東北部最大的一條河流。其上源有兩個,均源于蒙古國肯特山脈:一是北源,源自該山脈東北麓的石勒喀河;二是南源,源自該山脈東南部的克魯倫河,其下游流入我國境內,稱額爾古納河。兩源于中國境內內蒙古自治區(qū)額爾古納市恩合哈達村附近會合后,稱黑龍江。其后,黑龍江干流大體呈向東偏南流向。在中國同江市附近接納松花江后,總體呈向東偏北流向;于俄羅斯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附近納入烏蘇里江后進入俄羅斯境內;最后在尼古拉耶夫克港(廟街)注入韃靼海峽。以額爾古納河作為主源計算,黑龍江干流長約4440 km,主要支流有石勒喀河、結雅河、布列亞河、松花江以及烏蘇里江。
關于黑龍江的沿岸國或流域國,學界(特別是國內學界)的通說是,它有中國、蒙古國和俄羅斯3個國家[6](P98)[7](P103)[8](P10)[9](P7)[10](P7)[11](P28)[12](P29)。然而,這一通說是錯誤的。因為朝鮮是松花江的沿岸國,故而也是黑龍江的沿岸國。對于“沿岸國”和“流域國”這兩個術語,人們有時混用或者交換使用,但是其區(qū)別具有法律上的意義。如果甲國鄰接A國際河流或者其支流的河道,或者A國際河流穿越甲國的陸地領土,則甲國是A國際河流的沿岸國。如果乙國雖然不是A國際河流的沿岸國,但是其全部或者部分陸地領土位于A國際河流的集水區(qū)域之內,則乙國是A國際河流的流域國。例如,根據(jù)1999年8月《關于中塔國界的協(xié)定》和2002年5月《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xié)定》劃定的中吉邊界,我國雖然不是阿姆河的沿岸國,但是由于有很小一部分陸地領土位于阿姆河的集水區(qū)域之內,我國卻是阿姆河的流域國。
之所以說朝鮮是松花江的沿岸國,是因為:第一,根據(jù)1962年10月《中朝邊界條約》和1964年3月《中朝邊界議定書》,長白山天池是中國和朝鮮之間的跨界湖泊,五道白河穿越中朝邊界;第二,外交部和國家測繪局共同制定并由中國地圖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1∶4000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下稱“2004年中國官方地形圖”)顯示,中朝邊界穿越長白山天池,五道白河穿越中朝邊界;第三,松遼水利委員會主編并于2004年出版的《中國江河防洪叢書(松花江卷)》記載,第二松花江的主源二道白河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二道白河的支流五道白河發(fā)源于長白山主峰北側朝鮮境內[13](P23)。關于天池的一部分位于朝鮮境內以及五道白河發(fā)源于朝鮮境內的示意圖,請見圖1。因此,黑龍江有蒙古國、中國、俄羅斯和朝鮮4個沿岸國。
額爾齊斯河(Irtysh River,Ertix River,Ergis River)是鄂畢河最長和最大的支流。它的主源發(fā)源于中國新疆自治區(qū)富蘊縣額靳斯廷達坂附近的阿爾泰山南麓之中,向西南流至富蘊縣縣城附近后,折而沿準噶爾盆地北部大體呈向西偏北流向,沿途主要匯集源于阿爾泰山南麓的喀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阿克卡巴河,上游稱阿克哈巴河)、別勒則克河、阿拉克別克河等支流后,于哈巴河縣北灣鎮(zhèn)附近出境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注入布赫塔爾馬水庫(原齋桑泊已經(jīng)成為該水庫的一部分),出湖后大體呈西北流向。進入俄羅斯境內后,于漢特曼西斯克附近匯入鄂畢河(Ob River)。鄂畢河于拉貝特南吉注入鄂畢灣,匯入北冰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通常將齋桑泊以上河段稱為黑額爾齊斯河。
圖1 長白山天池及五道白河上游
國內外不少二次文獻認為,額爾齊斯河的流域國家有中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3個國家[7](P106)[12](P117)[14](P118)[15](P118)[16](P118)。也有文獻稱齋桑泊以上河段額爾齊斯河為中哈跨界河流[6]。還有一些文獻僅籠統(tǒng)地說額爾齊斯河—鄂畢河的流域國有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國4個國家[8](P10)[9](P28)[11](P29)。筆者經(jīng)過考證發(fā)現(xiàn),前兩種認識是錯誤的,后一種認識則是模糊的。這是因為蒙古國不僅是額爾齊斯河的沿岸國,而且是鄂畢河主源流域的一部分。
圖2 額爾齊斯河上游
第一,1962年12月《中蒙邊界條約》第1條第2款規(guī)定,并為2005年11月《中蒙邊界地圖》所標明確認以下內容:額爾齊斯河支流哈拉額爾齊斯河(喀拉額爾齊斯河)的主源發(fā)源于蒙古國境內;堯爾特河(又稱卓爾特河,條約中稱交爾特河)的上游馬特河發(fā)源于蒙古國境內巴彥烏列蓋省。馬特河有2段河段作為中蒙界河;馬特河于納入吾土布拉克河后稱堯爾特河。堯爾特河從其納入新金溝河處起,到其納入大杜爾公河(巴嘎杜爾公河)處,其間河段構成中蒙界河;另有巴特拉夏河和克孜勒克牙河等支流穿越中蒙國界。第二,2000年中國官方地形圖也有如上顯示。關于蒙古國是額爾齊斯河沿岸國的示意圖,請見圖2。因此,額爾齊斯河有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國4個沿岸國。
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Irrawaddy River)的河源分為東西兩支:東源恩梅開江發(fā)源于中國,西源邁立開江發(fā)源于緬甸北部山區(qū);前者為主源。恩梅開江的上源為克勞龍,由日東爾美和嘎達曲匯聚而成。日東爾美為伊洛瓦底江正源,發(fā)源于伯舒拉嶺南部金拉山口的拉卡錯,源頭位于中國西藏林芝地區(qū)察隅縣境內,源頭溪流名金通。源頭坐標是東經(jīng) 97°52'21″、北緯 28°44'04″,源頭海拔高程4760.9m。從源頭到入??诘拈L度為2288 km??藙邶堃韵路Q吉太曲,大體呈南偏東流向;進入云南省后自北向南流,稱獨龍河、獨龍江;于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南部流入緬甸境內,稱恩梅開江。恩梅開江與邁利開江相匯后稱伊洛瓦底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
國內外諸多文獻認為,伊洛瓦底江的沿岸國/流域國只有中國和和緬甸 2 個國家[7](P98)[8](P10)。經(jīng)過考證,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印度也是伊洛瓦底江的沿岸國。
第一,1967年3月《印緬劃界協(xié)議》顯示,曼尼普爾河(Manipur River)、育河(Yu River)以及南它雷克河(Nantalak,Nantaleik)等多條有名和無名河流穿過印緬邊界,而這3條河流是伊洛瓦底江最大支流欽敦江(又譯親敦江,Chindwin River)的支流。第二,印度水資源部2014年3月“流入緬甸和孟加拉國的諸小河流域”(Minor Rivers Draining into Myanmar Basin)地圖[17](見截自該地圖的圖3)顯示,這些河流從印度境內流入了緬甸境內。第三,印度將這些支流流域列為因帕爾河及其他河流次流域(Imphal and others sub basin)[17]。該流域內的主要河流有因帕爾河(Imphal River)、土洋白河(Tuyungbi River)以及南它雷克河等。因帕爾河是曼尼普爾河(Manipur River)的主源,發(fā)源于曼尼普爾邦塞納帕提區(qū)(Senapati District)的康波克皮鎮(zhèn)(Kangpokpi)附近。土洋白河是育河的上游河段。南它雷克河的主源贊格拉河(Zungla River)發(fā)源于那加蘭邦東北部。印度將其境內帕爾河及其他河流次流域分為29個集水區(qū),總流域面積達16754 km2[17]。關于欽敦江的一些右側支流發(fā)源或者流經(jīng)印度境內的示意圖,請見圖4。不難發(fā)現(xiàn),伊洛瓦底江有中國、緬甸和印度3個沿岸國。
圖3 印度入伊洛瓦底江諸河流
圖4 欽敦江示意圖
根據(jù)國際法,對于一條國際河流的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活動,至少在程序上,它的所有沿岸國都享有參與的權利和承擔參與的義務。因而,一條國際河流有哪些沿岸國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重大問題。由于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資源短缺的現(xiàn)實,決定了國家利益、國內政治和地緣政治都對于國際河流沿岸國的有關政策法律具有重要影響。從人水和諧理論的角度來看,沿岸國的多少對于國際河流分水談判策略的制訂和實施具有重大影響[18]。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和伊洛瓦底江是我國的三條重要國際河流,其流域面積涉及我國近百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對我國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經(jīng)濟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國家安全都具有重大影響。但是學術界對它們的沿岸國的確認有遺漏。以原始文獻條約和官方文件為基礎,結合二次文獻,對于它們的沿岸國進行考證,完全可以確定黑龍江有蒙古國、中國、俄羅斯和朝鮮4個沿岸國,額爾齊斯河有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國4個沿岸國,伊洛瓦底江有中國、緬甸和印度3個沿岸國。我國在制定和實施開發(fā)利用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和伊洛瓦底江這3條國際河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政策和法律時,在與其它沿岸國進行談判時,只有對所有沿岸國進行考察、分析和研究,才能切實做到“知己知彼”;如果缺漏一個沿岸國,在國家利益之爭以及國內政治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下,我國極有可能會陷入非常不利的被動境地。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J].國務院公報,2011(5).
[2]胡德勝.論中國在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上的對日策略[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 McCaffrey S C.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Non-Navigational U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何艷梅.國際水資源利用和保護領域的法律理論與實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胡德勝.國際法庭在跨界水資源爭端解決中的作用——以蓋巴斯科夫—拉基瑪洛項目案為例[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6]陳敏建,王浩,于福亮.中國國際河流問題概況[J].水問題論壇,2000(4).
[7]談廣鳴,李奔.國際河流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
[8]何大明,馮彥.國際河流跨境水資源合理利用與協(xié)調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9]何大明,劉昌明,楊志峰.中國國際河流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地理學報,1996(54).
[10]陸孝平,富曾慈.中國主要江河水系要覽[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11]何艷梅.中國跨界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法律問題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12]Wolf A T,et al.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 of the Wor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1999(15).
[13]松遼水利委員會.中國江河防洪叢書(松花江卷)[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14]丁琳,夏自強,顏樂等.額爾齊斯河流域干濕特征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14(6).
[15]楊富程,夏自強,黃峰等.額爾齊斯河流域降水變化特征[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16]Penn D J R.Rivers of the World:A Social,Geographical,and Environmental Sourcebook[M].Santa Barbara:ABC-CLIO,2001.
[17]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Minor Rivers Draining into Myanmar and Bangladesh Basin[R].New Delhi:[India]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2014.
[18]左其亭.國際河流分水的和諧論理念及談判策略建議[C]//談廣鳴,孔令杰.跨界水資源國際法律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