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君 吳衛(wèi) 鄭飛
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 生活質量與社會關系質量的調查分析
孫丹君 吳衛(wèi) 鄭飛
目的 分析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生活質量與社會關系質量相關性。方法 選取老年白內障患者230例為觀察組,體檢者80例為對照組,應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評價患者的心理情況,應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評價生活質量,應用社會關系質量量表評價社會關系質量,比較兩組上述指標的差異,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自尊評分(12.45±3.50)顯著低于對照組(18.56±3.6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34, 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線性相關分析,觀察組社會關系質量總分、家庭親密度、家庭承擔、朋友關系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和自尊均顯著正相關(P<0.05)。結論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自尊水平低,生活質量差,社會關系質量不高。自尊水平和生活質量與其社會關系質量具有相關性。
老年性白內障 自尊 生活質量 社會關系質量
老年性白內障是晶體代謝障礙而引起的老年性眼病,我國患病率高達20.93%~39.86%,是最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之一[1]。本文通過對23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心理、生活質量和社會關系質量的調查,探討社會關系質量與其自尊和生活質量的關系,為改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自尊水平和提高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老年性白內障患者230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單眼白內障。(3)光定位和色覺檢查正常。(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既往有心理(精神)疾病病史。(2)雙眼白內障,其他眼部病變所致的病理性白內障和外傷性白內障。(3)合并臟器功能不全、腫瘤等重大疾病。(4)意識障礙、智力障礙、文盲等無能力理解問卷內容者。其中男159例,女71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92±8.17)歲。受教育水平:小學132例、中學79例、≥大專19例。婚姻狀況:有配偶179例、無配偶51例。病眼視力:光感~0.04 79例、0.05~0.2 151例。晶狀體核硬度(Emery分級法):I級23例、Ⅱ級48例、Ⅲ級45例、Ⅳ級90例、V級24例。選取同期本院體檢中心體檢的8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85±8.16)歲。受教育水平:小學45例、中學27例、≥大專8例?;橐鰻顩r:有配偶59例、無配偶21例。兩組性別、年齡、受教育水平、婚姻狀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調查工具:①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基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水平、婚姻狀況、病眼視力、晶狀體核硬度。 ②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2]: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各項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③Rosenberg自尊量表[3]:該量表包括10個項目,每項1~4分,總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α為0.84。④社會關系質量量表[4]:包括家庭親密度、家庭承擔及朋友關系3個維度,共17個條目,采用1~4分計分法,評分越高提示患者與家人或朋友的關系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α為0.83。(2)調查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由經過系統(tǒng)培訓的調查者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被調查者親自回答并填寫問卷,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38份,收回有效問卷230份,有效率為96.64%。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心理、生活質量與社會關系質量的相關分析采用線性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自尊評分比較 觀察組自尊評分(12.45±3.50)顯著低于對照組(18.56±3.6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34, 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x±s)]
2.3 兩組社會關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社會關系質量評分比較[分,(x±s)]
2.3 老年白內障患者自尊、生活質量與社會關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社會關系質量總分、家庭親密度、家庭承擔、朋友關系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和自尊均顯著正相關(P<0.05)。
目前研究[5]認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6]認為,老年白內障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除了與其視力下降帶來的軀體傷害有關外,其心理傷害可能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更大。國外研究認為,自尊水平下降為白內障患者較為重要的心理問題之一,而國內這方面的研究極度缺乏。在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框架下,患者的心理因素與社會關系越來越被重視。社會關系是指兩個、三個或多個人之間的聯(lián)系,高質量的社會關系使患者更愿意重新參與社交活動,有利于排解負性情緒。但目前尚缺乏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社會關系的調查。
本資料中,觀察組自尊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Fraser ML等[7]研究結果相似,提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自尊水平較低。自尊是指個體珍視、珍惜、贊許或喜歡自已的程度,是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評價指標[3]。白內障患者隨著視力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動范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患者越來越懷疑個人能力,貶低個人價值,導致自尊水平下降。因此,醫(yī)護人員必須認識到老年白內障患者自尊水平較低的現(xiàn)狀,尋找導致其自尊水平下降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干預,以改善其自尊水平,提高其生活質量。本資料中,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這與既往研究[5]結果相似,提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生活質量較低。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視力下降后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可能因為視物不清而無法進膳、如廁,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必然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另一方面,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常出現(xiàn)各種負性心理,如焦慮、抑郁、自我感受負擔等,這些負性心理與生活質量負相關,導致生活質量下降[8]。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認識到老年白內障患者生活質量較低的現(xiàn)狀,在治療其疾病的同時,需重視提高其生活質量,尋找影響其生活質量的因素,進行及時干預,以提高其生活質量。本資料中,觀察組社會關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社會關系質量下降,既往未見相關報道。分析其原因,老年白內障患者的社交活動多受到挫折和歧視,與家人的互動機會和與朋友的交往次數(shù)均不同程度的減少,故社會關系質量較低。劉文織等[9]研究認為,白內障患者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水平較低,提示白內障患者社會關系質量不高。從社會關系質量各維度評分來看,家庭親密度評分最高,而朋友關系評分最低,這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社會關系質量的特點。線性相關分析顯示,社會關系質量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和自尊均顯著正相關(P均<0.05)。從社會關系質量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來看,社會關系質量越高,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分析其原因:(1)家庭親密度水平較高,可以滿足患者情感上的依賴和需求,可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感,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幸福感,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2)家庭承擔水平較高,可以獲得家屬較好的經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幫助,一方面滿足了患者個人物質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會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3)朋友關系水平較高,可能獲得較好的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在自己無法自由活動的情況下,仍有朋友陪伴,可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緒,愿意參加社交活動,保持樂觀心態(tài),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
1 趙曉靜,鄭暉,李斌輝,等.廣東省珠海市南水鎮(zhèn)老年性白內障的患病率及社會負擔率.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973~974.
2 王紅妹, 李魯, 沈毅. 中文版SF-36量表用于杭州市區(qū)居民生命質量研究.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1, 35(6): 428~430.
3 錄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心理學探新,2006, 26(98):88~91.
4 Hou WK, Lam WW, Law CC, et al. Measuring social relational qual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the Social Relational Quality Scale (SRQS) . Psychooncology, 2009, 18(10): 1097~1105.
5 王群,曹岐新.老年性白內障術前與術后生活質量調查分析.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1,31(2):202~203.
6 張紹榮,隋禮臣,刁玉萍,等.老年性白內障180例心理分析與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57~58.
7 Fraser ML, Meuleners LB, Ng JQ, et al. Self-estee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taract patients awaiting surger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Ophthalmol, 2013, 10(15): 13~15.
8 項麗敏,沈建國,侯梅瑾,等.心理干預對白內障圍手術期患者術后視力、生活質量及醫(yī)患關系滿意度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1):66~67.
9 劉文織.心理行為干預對白內障患者負性自動思維、自我接納及社會支持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24):1~4.
317500 浙江省溫嶺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