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彥霞 董志奎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近年來正在迅速崛起,并對國際工程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深遠的影響。世界各地及中國多所高校積極實施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結合燕山大學里仁學院實施CDIO教學改革的實踐,提出了構建CDIO工程圖學課程體系的方法,實施了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工程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挺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CDIO工程圖學;工程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1-0119-02
一、CDIO的引入與發(fā)展
近年來,CDIO工程教育模式推動了世界各地工程教育的發(fā)展,是世界工程教育改革的卓越成果。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4所大學,經過4年探索研究,提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其中,C(Conceive)代表構思,D(Design)代表設計,I(Implement)代表執(zhí)行,O(Operate)代表運作。它以產品的研發(fā)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通過系統(tǒng)的產品設計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我國的工程教育改革也緊跟時代步伐,根據自身的教育特點和基本國情,努力實現CDIO教育理念與本土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我國工程教育的發(fā)展,改變多年來工程教育與實際生產相脫離的現實。其中汕頭大學于2005年最先開始展開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實踐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后幾年,國內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進行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教育改革。
二、工程圖學教學現狀
工程圖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tǒng)的工程圖學授課注重投影理論、三視圖的閱讀與繪制、圖樣表達等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了該課程的實訓性。由于缺少真實生產環(huán)節(jié)的生產實踐活動,學生對一些涉及工程實際的知識點(如金屬工藝知識、零部件設計及加工理論知識等)掌握不好,導致學生不能理解所標注尺寸的合理性,不懂得技術要求的填寫等。因此,繪制的圖紙不規(guī)范,存在較多問題。由于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正好可以彌補目前工程圖學教育存在的不足。
三、融入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圖學教學體系,體現“做中學”的實踐理念
CDIO模式注重系統(tǒng)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工程素質的提高,得到了產業(yè)界的充分肯定。2005年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帶頭進行CDIO教學改革。里仁學院也緊跟步伐,根據我院的教學特色,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反思其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效果,開展了基于CDIO的工程圖學教學改革,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1.重建CDIO特色的課程體系,結合社會需求確定教學內容。
圖樣是設計、制造等各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技術資料,是工程界進行技術交流的“語言”,是每個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大學教育,畢業(yè)后所具備的技術知識、專業(yè)能力和工程素質,要能直接拿來為企業(yè)服務,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教學過程只是紙上談兵的過程,學生便不能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工程實踐中,不了解實踐中工程技術上的設計思路、零件結構的合理性、實際操作的方便性、圖樣表達和尺寸標注的完整性等?!霸O計是為制造服務,制造是設計的后續(xù)。一個設計作品如果不能或難以制造出來,則只能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作品”。因此,我們應該從工程實際出發(fā),減少投影基礎理論、相貫線、標準件等知識,加強工程上最常用的構型能力、圖樣表達能力、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計算機繪圖能力等教學內容,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重建基于CDIO理念的、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2.從產品設計制造出發(fā),引入特色三級項目,融入CDIO理念。
以本教學改革使用的傳動器為例,在學期初便把傳動器展現給學生,在學習表達方法時,讓學生自主討論設計各個零件的表達方法;在學習零件圖的過程中,結合零件的實際應用,再優(yōu)化各個零件的表達方案,并使標注的尺寸能夠滿足設計和加工工藝要求,標注出設計、制造、檢驗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在學習裝配圖的過程中,根據傳動器的工作原理和裝配關系,分析、研討裝配圖的表達方案,并繪制出傳動器的裝配圖。這一過程主要由學習小組自主完成,小組代表陳述,學生集體討論,教師給以適當的引導并做出點評。最后,完成設計說明書,并制作PPT進行答辯,由各小組組長評定打分。
整個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對工程實際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學習,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學能力。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對產品負責的觀念,培養(yǎng)耐心細致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學生充分認識到了現在所學知識的重要性,更激發(fā)了對本學科學習的熱情。
3.突出實踐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工程圖學是一門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根據工程實例、加工過程、工藝結構等,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的講解,培養(yǎng)工程素質,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例如,在講解內螺紋孔的規(guī)定畫法時,結合內螺紋盲孔的加工過程的動畫,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好地理解這些規(guī)定畫法。第一步:用鉆頭鉆孔,形成直徑為0.85D的光孔,因為鉆頭的因素,產生118°的錐角,為作圖方便,可簡化畫成120°,如圖1圖2所示;第二步:攻絲,形成大徑為D的內螺紋孔,因為絲錐不能攻到底,所以需要畫出0.5D的攻絲余量。結合生產實踐,使學生在學習這些規(guī)定畫法時,不是枯燥乏味地死記硬背,而是能更透徹地理解規(guī)定畫法,從而能更好地記住和運用這些規(guī)定畫法。
4.豐富教學手段,優(yōu)化基于CDIO理念的教學環(huán)境。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使用黑板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在徒手繪制典型例題的解題過程中,把教師的思維過程展示給大家,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方法與講解進度,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豐富了教學內容,并結合多媒體動畫,把一些裝配仿真過程等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應用模型室的實物模型,并應用計算機三維構型軟件,建立虛擬模型。虛擬模型作為實物模型的補充,大大豐富了模型資源,克服了傳統(tǒng)實物模型室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改善了工程圖學教學環(huán)境。另外,給學生觀看典型零件的加工視頻、焊接過程視頻、鑄造過程視頻等,有助于學生開闊工程視野,優(yōu)化工程圖學的教學環(huán)境,保證CDIO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的融合。
四、融入CDIO理念的工程圖學教學改革效果
本文從CDIO工程能力形成出發(fā),提出了構建CDIO工程圖學課程體系的方法,實施了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證明,CDIO教學模型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工程素質,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以項目學習為基礎的工程技能的培養(yǎng),為后續(xù)課程及畢業(yè)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改善了企業(yè)發(fā)展對創(chuàng)新工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美]克勞雷,等.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yǎng)模式與方法[M].顧佩華,沈民奮,陸小華,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顧佩華,包能勝,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林鵬,陳嚴.CDIO在中國(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3]吳長德,李孟仁.新形勢下的機械類課程教學研探[C].機械類課程報告論壇交流文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