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艷(貴州)
種荷小記
□ 張國艷(貴州)
李繼明 攝
七月,在外一月回家的我,發(fā)現(xiàn)臥室窗臺上的魚缸里只剩半缸水,一直浮在水面上的荷花竟自己撐了起來,綠荷青蓋,裊裊娜娜,亭亭玉立,簇擁于水面。碧綠的葉片,隨風微顫。翠盤上還有銀珠點點,在陽光下滾動閃爍。
不覺心喜,手機照圖一張,發(fā)在微信上,引來朋友的大贊和驚呼。有贊室雅荷靜的;有說,姐,你也太能了,家里也能種養(yǎng)荷花?我自豪地說,當然,是荷不是碗蓮,還是種在陽臺上,荷花下還有魚兒游。有問如何種的?我回,簡單,一個半大魚缸,幾捧泥土,幾粒石子就可。
奇跡的事情,還有一條金魚在水中游。因為養(yǎng)了荷,缸里自然有了生物鏈,那金魚原是屋里魚缸里生病的魚,怕傳染整個缸里的魚,隨手撈出,放進了陽臺上的缸里面,那條叫紅運當頭的魚竟真的紅運當頭,獨自活了下來。
當年我也沒想種荷花,當時只是在陽臺上養(yǎng)了缸金魚而已。一日,朋友送我?guī)琢I徸?,回家順手扔進了缸里,卻不知何時,落在缸底石縫里的蓮子竟長出纖長的蔓枝,發(fā)出銅錢大小的葉片。
那小荷葉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石縫里,一年比一年大一圈,從似銅錢,到似月餅,似碗口,再到似圓盤,但總是浮在水面,年年春天生長,秋天枯竭,也記不清幾年了,小荷如此執(zhí)著堅韌地生長,終于直直地挺著了胸膛。
或早或晚,或春秋或冬夏,或陰或睛,有荷的日子,便溫潤起來。
每天,荷兒在早陽的照射下,微風中,玲瓏剔透,綠荷寧靜。早晨起來,一拉開窗簾,一眼便可見綠荷的清綠,那透露的清涼,讓人心生寧靜,忘記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煩惱。
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閑,懶覺在床,手握閑書一本,偶抬頭,見晨曦在綠荷上一點一點展開、穿透,層層疊疊的荷影映在窗簾上,朝暉從窗臺上和荷隙里、窗簾的間隙處透進屋內,斑駁的光柱灑在床上,感覺美好的生活不過如此。
大雨之時,雨洗滌著綠荷,荷葉上的雨滴,如珠走盤,如星麗天,銀珠在翠盤,陽光之下銀光閃爍,碧盤滾珠,滾動著荷的心事。
靜夏之夜,清輝的月下,鼓噪的蛙鳴,徐徐的涼風,吹動暗夜里的荷葉搖曳新姿,炎熱就淡了很多,小小的綠荷為整個夏天撐起了一片陰涼。
有盛開綠荷的日子,生活便悠然而生動起來。那片片荷葉的綠,自然和諧,透露清涼。想溫一壺香茗,與綠荷對酌。或寫一首詩,將情躍于紙上。靜坐窗前,看和風把綠荷搖曳,默數(shù)過往點滴時光,往事在綠荷中吹散。
此時,用我枯澀的筆,將一瓣心香寄在綠荷上,讓心旖旎在荷里,端坐在秋光的深處,把流年過往遺忘,把斑駁心事放飛,把那些或悲或喜的過往,從腦海略過。光陰似水,靜品綠荷,心喧全寂,淺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