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金,晏潔影
(廣東省深圳市松崗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廣東深圳 518105)
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糞便偏硬、腹脹、排便難度大等。便秘患者往往需要內鏡檢查診斷,而膠囊內鏡則是檢查小腸腫瘤、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主要工具,但膠囊內鏡檢查能否順利開展,檢查前良好的腸道準備工作是關鍵[1]。而臨床上采用的單一清潔腸道藥物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應較多,如何進一步提高檢查圖像的清晰度及膠囊內鏡診斷質量是臨床探究的重點。目前口服聚乙二醇是目前結腸鏡檢查的常用腸道準備方法,但有便秘傾向者單用聚乙二醇腸道準備情況往往較差[2]。因此,筆者據(jù)此課題對收治的行膠囊內鏡檢查的便秘患者,在進行腸道準備過程中應用聚乙二醇聯(lián)合莫沙必利,取得了滿意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便秘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30例。其診斷標準為:(1)患者臨床癥狀包括以下兩項或兩項以上:①1/4以上患者排便費力或有不盡感;②1/4以上患者排便時有阻塞感;③1/4以上患者的糞便干結且硬;④1/4以上患者排便需要手法幫助;⑤排便次數(shù)每周≤3次。(2)不服用使用通便潤腸食物或藥物時很少出現(xiàn)稀便。(3)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診斷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診斷之前患者便秘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體重指數(shù)(BMI)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本研究已經(jīng)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1 d進食半流質飲食,對照組于16時和20時均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68.56 g+飲用水2 L;觀察組于16時和20時均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68.56 g+莫沙必利10 mg+飲用水2 L。兩組檢查當天均禁早、中餐,在排泄液近于透明時行膠囊內鏡檢查。
1.3 指標觀察與評定 觀察兩組患者排便情況及有無不良反應,如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并記錄膠囊在小腸的停留和排出時間。按照小腸通過時間將每只膠囊獲得的小腸圖像平均分成2段,設定每個時間前30 min分別為A、B段。兩段圖像均由同一位專業(yè)的內鏡醫(yī)生根據(jù)腸腔內氣泡及腸液量(包括食糜和膽汁)影響腸黏膜的程度進行分級。研究圖像的選擇:每1 min截取1幅圖像,所有選取的圖像分別計量氣泡、腸液量。氣泡分級[3]:0級為腸腔內無氣泡,圖像質量高;1級為腸腔內存在少量氣泡,但不影響對圖像的觀察;2級為腸腔內存在較多氣泡,對圖像的觀察存在一定影響;3級為腸腔內存在大量氣泡,嚴重影響了對腸黏膜的觀察。腸液量分級:0級為圖像中無腸液,1級為少量腸液,2級為中等量腸液;3級為大量腸液。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相關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表示,并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所有檢驗結果均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的膠囊在小腸停留和排出時間對比 兩組患者的膠囊在小腸停留和排出時間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膠囊在小腸停留和排出時間對比(x±s,min)
表3 兩組患者的膠囊在小腸停留和排出時間對比(x±s,min)
組別 例數(shù) 停留時間 排出時間對照組30 259.32 ±81.02 30.61 ±9.15觀察組 30 263.05 ±77.12 29.43 ±9.12 χ2 0.183 0.500 P 0.856 0.619
2.3 兩組患者A、B段圖像氣泡、腸液量分級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B段的氣泡和腸液量分級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在A段的氣泡以及腸液量分級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A、B段圖像氣泡、腸液量分級評分對比(±s,分)
表4 兩組患者A、B段圖像氣泡、腸液量分級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氣泡分級A段 B段腸液量分級A段 B段對照組30 1.66 ±0.37 1.73 ±0.51 1.78 ±0.35 1.84 ±0.11觀察組 30 1.01 ±0.29 1.62 ±0.55 1.14 ±0.28 1.79 ±0.18 χ2 7.573 0.803 7.821 1.298 P 0.000 0.425 0.000 0.200
便秘是小腸疾病常表現(xiàn)出的復雜癥狀,表現(xiàn)為排便次數(shù)每周≤3次、糞便干結且硬、排便需要手法幫助等。該類患者往往由于腸道內存在氣泡或食糜,而對內鏡檢查結果產(chǎn)生較嚴重的影響,對提高患者的診療質量十分不利,因此,如何進一步改善便秘患者的內鏡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工作質量,是臨床檢驗探究的重難點。膠囊內鏡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小腸腫瘤、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等臨床常見疾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膠囊內鏡缺乏吸引等功能,容易導致在檢查過程中受腸道清潔度等因素影響[4],進而降低了診斷觀察的清晰度,尤其是對于腸液中存在氣泡、食糜等的便秘患者,更容易對膠囊內鏡的檢查結果造成干擾,從而嚴重影響了膠囊內鏡檢查的圖像顯示質量[5]。因此,認真做好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工作是提高膠囊內鏡診斷陽性率的關鍵。
目前臨床上在進行腸道準備時使用較多的藥物是聚乙二醇,但有研究[6]指出,對于便秘或有便秘傾向的患者,若單一使用聚乙二醇進行腸道準備,則檢查質量往往較差。莫沙必利則是一種選擇性5-HT4受體激動劑,它作為全胃腸道動力劑藥物,能夠對肌間神經(jīng)叢的5-HT4受體、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jīng)元等產(chǎn)生興奮性作用,進而引起乙酰膽堿的釋放,最終起到增強患者胃腸道蠕動的作用。有研究[7-8]表明,使用聚乙二醇聯(lián)用莫沙必利后能夠縮短患者首次大便時間及大便清澈時間,并減少因過量飲水到致的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癥狀的發(fā)生,這對增強患者對膠囊內鏡檢查的耐受性、改善腸道準備效果、保證膠囊內鏡檢查的順利進行等均有積極的臨床意義[9-10]。但目前國內仍少見關于聚乙二醇聯(lián)用莫沙必利在膠囊內鏡或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應用價值的報道[11-12]。因此,筆者據(jù)此課題對我院收治的行膠囊內鏡檢查的便秘患者,在進行腸道準備時應用聚乙二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證明了聚乙二醇聯(lián)合莫沙必利在便秘患者膠囊內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安全性。雖然兩組患者的膠囊在小腸停留和排出時間對比,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在A段的氣泡以及腸液量分級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聚乙二醇加莫沙必利可提供膠囊內鏡圖像的清晰度。而兩組在B段的氣泡和腸液量分級評分等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可能是由于莫沙必利的起效快,可促使腸液快速流向小腸遠端處,而當莫沙必利流至B段小腸后,該藥物的藥效已經(jīng)明顯減弱,且腸液經(jīng)反復吸收后的濃度值升高,使得該段的腸液清晰度降低,進而導致B段的膠囊內鏡檢查圖像顯示效果不佳[13]。
總之,我們認為在便秘患者膠囊內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應用聚乙二醇加莫沙必利,可有效提高膠囊內鏡觀察清晰度,降低不良反應,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
[1]錢學貞,甘艷軍,雷平光,等.心理護理對行聚乙二醇聯(lián)用莫沙必利膠囊內鏡檢查便秘患者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4,17(11):1704-1706.
[2]李 彥,劉會永.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結腸鏡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4,18(4):753 -754.
[3]黃 鵬.小腸惡性腫瘤診斷及治療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8):729 -731.
[4]趙婭敏,劉錦濤,余細球,等.膠囊內鏡對十二指腸主乳頭的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J].廣東醫(yī)學,2013,34(9):1419 -1421.
[5]Tsung-Nan Lin,Ming-Yao Su,Chen-Ming Hsu,et al.Combined Use of Capsule Endoscopy and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2012,31(5):12 -14.
[6]鐘曉琳,萬居易,鄧明明,等.膠囊內鏡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診治中的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2):109-111.
[7]鐘 智,吳阿蘭,楊麗霞,等.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診治的臨床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3,35(8):1156 -1157.
[8]邱園玉,翟 驍.膠囊內鏡臨床檢查前后的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3,35(20):3183 -3184.
[9]Shishido T,Oka S,Tanaka S,et al.Diagnostic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vs.double-balloon endoscopy for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total enteroscopy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6):955 -959.
[10]徐青麗,黃春美,鄭雪芬,等.OMOM膠囊內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13(6):574 -576.
[11]Wiarda BM,Stolk M,Heine DG,et al.Patient burden and patient preference:Comparing 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clysis,capsule endoscopy and balloon-assisted enteroscopy[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3,28(3):464 -471.
[12]譚 煒,戈之錚,高云杰,等.膠囊內鏡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診斷及其預后的影響[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5):244-248.
[13]王群英,楊小云,陳燕萍,等.膠囊內鏡發(fā)現(xiàn)空腸異位胰腺出血致頑固性貧血一例[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