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紅 蘭玉娟 楊小蘭
留置導尿是臨床上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廣泛應用于尿潴留、尿失禁、手術后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同時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一種常見原因。國外資料證實:留置尿管1 天,泌尿系統(tǒng)感染率為1.0%;留置2 天,泌尿系統(tǒng)感染率為5.0%;留置超過15 天,感染率為100.0%[1]。留置導尿期間頻繁更換引流袋,破壞了引流系統(tǒng)的密閉性,造成引流袋的污染,增加外界細菌通過引流系統(tǒng)逆行進入膀胱的機會,更容易導致泌尿感染的發(fā)生[2]。因此,保持導尿管與引流袋連接部分處于無菌密閉狀態(tài),減少外界細菌逆行進入導尿管腔系統(tǒng),是預防留置導尿并發(fā)尿路感染的重要部分。我科于2013 年8 月至2014 年10 月使用透明敷料和無菌紗布對尿管與引流袋銜接口進行密閉式保護,降低了上行尿路感染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材料 選取2013 年8 月~2014 年10 月腦外科住院留置導尿患者(排除尿道損傷和泌尿系統(tǒng)疾病)60 例,按方便抽樣的方法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女性12 例,男性18 例,年齡36~64 歲,平均年齡52.4 ±2.1 歲,其中腦出血患者18 例,腦膠質細胞瘤患者7 例,腦動脈瘤5 例。對照組30 例,女性9 例,男性21 例,年齡38~67歲,平均年齡53.1 ±1.9 歲,其中腦出血患者15 例,腦膠質細胞瘤患者6 例,腦動脈瘤7 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者2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同一廠家生產(chǎn)、同一批次的一次性導尿包和引流袋,由指定的兩名護士為患者進行留置導尿操作和引流袋的更換。兩組的操作標準為《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 版》中導尿術[3]及《江西省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中更換引流袋術[4]。觀察組患者在首次導尿時及每次更換引流袋后以無菌操作方法先用無菌紗布在導尿管與引流袋銜接處進行包裹,然后再用無菌透明敷料將紗布進行密閉式封閉,并在引流袋上標識更換引流袋時間、簽名,每次更換時勿丟棄引流袋的外包裝,仍包裹引流袋至下一次更換時再丟棄。對照組按常規(guī)標準方法進行引流袋的更換。兩組均在留置導尿后的第3 天、第7 天、第10 天更換引流袋,在每次更換引流袋時,請檢驗科微生物室技師給予協(xié)助,以無菌生理鹽水棉簽在導尿管與引流袋銜接口的內、外側管壁取樣做細菌培養(yǎng)。結果以菌落數(shù)cfu/件進行表現(xiàn)。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菌落數(shù)用表示,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及t 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表2。
表1 兩組導尿管末端外側壁不同時間平均菌落數(shù)的比較(CFU/ml,)
表1 兩組導尿管末端外側壁不同時間平均菌落數(shù)的比較(CFU/ml,)
表2 兩組尿管末端內側壁不同時間平均菌落數(shù)的比較(CFU/ml,)
表2 兩組尿管末端內側壁不同時間平均菌落數(shù)的比較(CFU/ml,)
3.1 留置導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 國外報告住院患者留置導尿管菌尿發(fā)生率為44.0%,國內為26.4%。留置導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除了導尿時帶入的細菌外,外界細菌主要從導尿管與引流袋連接處的放尿口處侵入,臨床上常用更換集尿袋來減少感染的發(fā)生[5]。但是,目前國內外尚未對導尿管與引流袋的銜接口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細菌侵入導尿管腔系。臨床上常見以下因素增加細菌通過銜接口侵入管腔:①導尿管與引流袋連接處、引流袋出口處所處環(huán)境的污染不清潔;②臥床患者、危重患者大便失禁,未及時更換被服等使導尿管被污染;③更換床單被套時,飛揚起的灰塵、碎屑通過銜接口間隙進入管腔;④患者主動或被動活動時,易因牽拉而使導尿管與引流袋銜接不緊密,易松脫增加尿路系統(tǒng)感染的機會;⑤引流袋過滿未及時更換;⑥引流袋更換后直接懸掛在床旁,放尿的出口處雖然有開關夾閉但未進行清潔保護。
3.2 透明敷料和無菌紗布聯(lián)合使用減少尿路感染的原因 ①本研究使用的透明敷料為透明貼膜,臨床上常用于各種靜脈穿刺點的保護,可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穿刺點的感染;②用于導尿管與引流袋銜接口的環(huán)形包裹,不僅使導尿系統(tǒng)處于密閉狀態(tài),切斷外界環(huán)境中細菌、灰塵、碎屑及污染液體侵入導尿管腔系統(tǒng),使尿路真正處于無菌環(huán)境中,起到暫時性的屏障作用;③透明敷料使整個管路固定牢固,有效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意外脫管;④在透明敷料處先以無菌紗布包裹,方便下一次更換時貼膜的撕脫;⑤引流袋出口處仍以包裝袋保護使引流袋使用期間一直處于清潔的環(huán)境中避免了環(huán)境中的污染。
3.3 透明敷料和無菌紗布聯(lián)合使用后導尿管內外側璧仍有細菌菌落原因 ①對于機體而言,導尿管是外來物,長期留置在膀胱中會刺激患者尿道及膀胱黏膜,破壞泌尿系統(tǒng)的抗菌能力[6];②有些患者需要膀胱沖洗,破壞膀胱黏膜,大大增加感染概率;③大小便失禁、會陰傷口感染及分泌物污染管路或尿道也是感染的重要原因;④飲水少的患者尿液達不到?jīng)_洗膀胱和尿管的作用也會增加感染;⑤一些下行感染也無法避免,如腎、輸尿管及膀胱的炎癥或者結石,以及全身性的菌血癥等;⑥一些患者年齡大、免疫力低下對抗病菌的能力低,還有某些糖尿病患者本身身體環(huán)境也會促進細菌的繁殖。
我院臨床留置導尿引流袋現(xiàn)采取每3 天更換1 次。本研究所采用的材料為臨床上常用的無菌透明敷料,經(jīng)濟實用,且操作簡便,實用性強,筆者認為可考慮在臨床試用。通過透明敷料和無菌紗布的聯(lián)合使用可適當增加更換引流袋的間隔天數(shù),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同時減少留置導尿的尿路感染的機會,減輕患者痛苦、經(jīng)濟負擔,使留置導尿術更安全。具體更換引流袋的間隔時間,可作為下一研究方向。
1 張常然,李航,劉霞,等.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調查對監(jiān)控抗菌藥物使用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2836-2837.
2 劉兵,王嘉.導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預防對策及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1999,9(3):19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臨床護理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5.
4 江西省衛(wèi)生廳醫(yī)政處.江西省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M].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0.
5 夏玉斌,肖靜蓉,劉昌鳳.抗反流引流袋在減少尿路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研究,2011,25(9):2306-2307.
6 趙華平,趙斌,韋宏文,等.住院患者院內感染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