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愛新
(河北省易縣第二小學,河北 易縣 074200)
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史愛新
(河北省易縣第二小學,河北 易縣 074200)
課堂教學是學好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要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就要立足課堂,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就需要我們不斷努力與探索。
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大部分教師已率先用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大膽地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課堂較多地出現(xiàn)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充分認識到,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積極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思前瞻后,目前課堂依然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依然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途徑。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相對穩(wěn)定。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立足課堂,進一步深化改革,使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乃依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課程改革中的語文課堂教學,老師注意讓學生動起來,尤其是一些公開課,更是“動”得眼花繚亂。但是,不少語文課堂讓人感受到只是形式之動、形體之動、表面之動,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回答問題不需要思考,簡單的問題指向簡單的回答,簡單的要求構成簡單的語文課堂活動,學生的思維在同一水平或低水平上重復,缺乏實質(zhì)性參與,合作學習的價值沒有體現(xiàn)出來。
游離于文本的熱鬧活動,不是真正的語文活動,為了表演的課堂活動,表現(xiàn)的是語文課堂的虛假繁榮。形式的互動不能跟心靈的互動畫等號。形式為內(nèi)容服務,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指向的是學生心靈,指向的是語文的學習。學生能夠站起來發(fā)言并參與語文活動是好事,但僅僅滿足于這種行為的參與還不夠,重要的是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是否有自己的見解,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別人的問題能否進行獨立的思考。
由此,語文課堂要追求學生從內(nèi)而外的主動學習,強化學生的思維活動,輔之以必要的活動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新課程特別強調(diào)合作學習,語文課堂中常見的合作學習形式就是小組學習。如果問題適合小組討論,如果時間分派合理,如果小組討論熱烈有效,如果學生能夠充分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那么,這樣的小組討論流于形式,有時問題沒有深度,學生無須討論已經(jīng)胸有成竹;有時問題有點難度,討論時間卻給得不夠,沒討論幾句,就被叫停;有時小組無人管理或組長無法管理,學生各說各的,或各做各的事,互相不配合,不能形成較為一對敵的意見。
小組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只不過是語文學習諸多方式的一種,絕不是唯一的方式。不是所有語文教學內(nèi)容都適合小組討論,不是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要搞小組討論,不是所有語文教學內(nèi)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才能完成。
小組討論的問題的選擇特別重要,選擇可以講座且有討論價值的內(nèi)容,選擇有利于學生研討急診的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挠懻摃r機??傊?,小組討論是為學生語文學習服務的,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提高。
不少老師覺得課程改革提倡多鼓勵學生,應當在語文課堂上多鼓勵學生,這樣想有道理。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只要學生回答總是就說好,怎么好、好什么不說,有沒有問題也不說。如果學生回答了問題,有的教師會問“怎么樣”,同學說“很好”,老師再問“要不要鼓勵一下”,于是,課堂里響起掌聲。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鼓勵和鼓掌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沒有多大作用。
隨意性鼓勵和鼓掌,會使語文課堂缺失對學生的公正評價,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容易產(chǎn)生惰性,結果造成語文學習的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
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忽略老師的引導作用。面對學生的見解,教師應當有準確的判斷和具體的評價,當學生的理解偏離語文學習時,應恰當加以引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而閱讀也是作文構思創(chuàng)作的主渠道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是關鍵所在。學生廣泛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解決這一問題還要采取有效的閱讀方法。
1.粗讀與精讀相結合。粗讀,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讀,精讀就是對作品中精彩段落讀熟、讀透甚至背誦。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要我們把精彩部分背下來日積月累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2.說寫結合。作文教學的實踐證明“說”有助于“寫”經(jīng)常性的口語訓練能鍛煉學生的選材、構思、語言表達等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例如,組織演講比賽、口頭編故事等等。這些實踐活動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書面作文能力。
3.寫讀后筆記。寫讀后筆記是學生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之后要求學生寫讀后筆記可以讓學生把當時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感受記錄寫來長期堅持能養(yǎng)成好的習作習慣作文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4.注重借鑒仿寫。借鑒仿寫即以所閱讀的文章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來練習寫作。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開頭結尾的呼應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環(huán)境描寫的襯托等等都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先仿寫最后發(fā)展成創(chuàng)造性仿寫在“仿”中求“創(chuàng)”“仿”中求“新”以提高寫作能力。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感受到責任之重,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剛剛才起步的孩子,他們就好比一張潔凈的白紙,將來在這張紙上將會繪制出什么樣的圖畫,就要看我們的水平與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堅持課堂教學改革,教無定法,但各有各法,但我們必須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才是出路。
[1]杜儒虎,對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教師版);2006年11期。
[2]唐德應,淺談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年05期。
[3]陳操,新課標的語文課堂,請回歸原生態(tài)[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年08期。
G633.3
:A
:1671-864X(2015)09-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