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許文斌 黃韜 郭芮妍
摘要:高職違紀學生雖然只占學生總人數的極少一部分,但是如果放棄對他們的幫教管理,在校內乃至在社會上都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響。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做好事前排查、事中處理、事后跟蹤工作,還要針對違紀學生出現的新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幫教管理和心理行為轉化工作,建立幫教管理工作機制,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從而全面促進高職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推動良好校風學風形成。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違紀行為;引導教育;工作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009-02
高職院校違紀學生雖然只占學生總人數的極少一部分,但如果放棄對他們的幫教管理,在校內乃至在社會上都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響。文章通過對某高職院校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的問卷調查,對學生違紀表現情況進行了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索違紀學生的幫教管理措施。
一、大學生違紀行為表現情況分析
從違紀內容上劃分有以下幾種。
1.學習方面的違紀行為。這一類違紀行為較為常見且比例最高,表現為違反學校有關學習和考試等相關規(guī)定,經常曠課、遲到、早退、考試作弊等。
2.生活方面的違紀行為。主要表現為酗酒、抽煙、打架、偷盜、賭博、晚歸、外宿、未假離校、校外租房、下河游泳、違章用電、破壞公物,通宵上網、戀愛非法同居等。
3.心理方面的違紀行為。主要指學生心理人格障礙、失常,在病態(tài)心理或變態(tài)心理情況下發(fā)生的違紀行為。
根據以上三種違紀類型,我們對某高職院校學工處統(tǒng)計的違紀學生數據進行了分析。該校2012學年度因各種原因違反校紀校規(guī)而受到校級以上紀律處分的共有176人次,基本情況如下:和學習有關的違紀行為63人次,其中考試違紀38人次(21.6%),曠課25人次(14.2%)。和日常生活有關的違紀行為112人次,其中私自下河游泳13人次(7.4%),酗酒15人次(8.5%),盜竊4人次(2.2%),打架2人次(1.1%),校外租房14人次(7.9%),晚歸37人次(21%),夜不歸宿21人次(11.9%),擾亂社會秩序1人次(0.5%),寢室違紀5人次(2.8%),泄密1人次(0.5%)。違紀學生中,大一學生86人,占48.9%;大二學生81人次,占46%;大三學生9人,占5.1%。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和學習有關的違紀行為排在前位,其中學習違紀中考試作弊頻率最高,一年中因考試作弊的違紀人數占違紀總人數的21.6%。其次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晚歸,占違紀總人數的21%。而與心理有關的違紀行為比率最少,只占了0.5%。而此類違紀行為具有極大的隱蔽性,難以發(fā)現和查對。從年級分布情況來看,大一、大二年級違紀人數最多,大三違紀人數最少,大三違紀人數之所以少可能是與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都提前下廠有關,他們一般都是完成二年半的學習。其中大一大二年級相差較少,但此階段是違紀行為的高發(fā)階段。
二、學生違紀的新情況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和個別談話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難。在此過程中,發(fā)現違紀學生存在以下新情況。
(一)考試作弊出現的多樣性
主要利用手機短信、隱形耳機、電子手表、夾帶、替考等形式。這類違紀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心理特征:心無目標,厭學;還有一部分人由于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為入黨、評優(yōu)評先、獎助學金評定、就業(yè)而想盡各種違紀辦法。
(二)酗酒、打架斗毆的突發(fā)性
當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有個性,有思想,以自我為中心,哥們義氣嚴重,極易沖動。有些學生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或者聽到一句不中聽的話語,就糾集同學、朋友聚在一起喝酒,酒性大發(fā),就發(fā)生打架事件。
(三)心理問題學生的隱秘性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25%的學生認為“讀書和生活是為了掙大錢”。這些學生在性格方面表現為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質,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妄想癥”、“自閉癥”、“抑郁癥”、“戀愛失范”等,這些學生除了性格孤僻外,平時學習認真,如果不仔細觀察,是看不出他有心理疾病的,但是一旦發(fā)生違紀事件就是大事,比如,私自離校、傷害自己和他人等。
三、違紀學生幫教管理工作機制研究
(一)事前排查
1.加強學生課堂管理與考勤。開展以學生課堂管理為重點內容的作風紀律檢查評比,院系書記為學生課堂管理第一責任人。學生處每周組織對學生課堂考勤抽查,輔導員每日對自己所帶班級的上課現場進行檢查,并向學習委員收集當日課堂情況,匯總遲到、曠課及課堂違紀同學等情況。
2.加強校外租房、夜不歸宿人員清理。由學校保衛(wèi)處牽頭每月組織1次以上校外租房和夜不歸宿情況清理,并向學生處提供被查學生名單。輔導員每周查寢不少于3次,收集白天滯留宿舍和晚上夜不歸宿學生情況。
3.加強心理危機人員排查。輔導員每周對班級進行1次心理危機排查。通過心理委員、信息員、學生干部、黨員等了解嚴重違紀、心理異常、行為異常學生情況,與疑似違紀人員本人、朋友、家人談話并做好工作記錄,初步排查并確立班級違紀人員名單。同時輔導員每2周填報1次違紀人員檔案登記表和跟蹤表,并向專業(yè)院系報告,專業(yè)系再匯總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教師對專業(yè)系上報違紀人員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和評估。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幫扶計劃,讓學生逐步走出違紀的陰霾,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二)事中處理
1.違紀學生的幫教。第一,院系書記為違紀學生幫教管控與心理干預的第一責任人,輔導員為直接責任人,學生骨干為參與責任人。第二,幫教責任人與學院簽訂幫教責任書,定期進行幫教與心理輔導。第三,嚴格管理。嚴格按《學生違紀處分條例》加大對私自校外租房、下河游泳、打架斗毆、酗酒鬧事、夜不歸宿、考試舞弊等嚴重違紀同學和長期曠課、沉迷網絡且屢教不改違紀學生的懲處力度。第四,開辦作風紀律培訓班,實行誠信教育。對違反校紀校規(guī)學生,定期進行培訓學習,并開展誠信教育,同時進行培訓結業(yè)考試。只要學生接受了教育,愿意改正錯誤,就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其從中學會自我教育。
案例1:王某,班干部,學習成績優(yōu)秀,工作也比較踏實,喜歡講哥們義氣,做事較沖動。因參與打群架,受到留校察看處分。在輔導員和其談話時,他認為他只是想替朋友出口氣,不是故意打人的。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老師在教育幫扶過程中要注重其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讓其樹立正確的認識觀、是非觀,戒驕戒躁,提高自身自制力,遇事冷靜思考,不意氣用事,從而讓其認識錯誤,重樹信心。
案例2:劉某、江某同住一寢室,劉某喜歡晚回,江某性格孤獨,喜歡宅寢室,二人因晚上開門的問題發(fā)生掙執(zhí),江某用手將劉某臉部抓傷。劉某打了江某一記耳光。最后二人都受到了嚴重警告處分。
以上案例都是因為打架,但是各自的原因卻不相同。案例一中的王某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但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第二個案例中的劉某和江某是因為寢室生活中的不體諒、不理解、不關心造成的。所以針對王某,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培養(yǎng)正確的思考能力。針對劉某和江某要幫助其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因此,面對不同的違紀教育對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實現共同的教育目標。
2.違紀學生的心理干預。對危機程度較輕,能在學校正常學習者,幫教責任人定期進行幫教、輔導、疏導,并成立以學生骨干與同室同學為主不少于3人的學生監(jiān)護小組;對危機程度較高,但能在學校堅持學習的,要求學生家長與學院簽訂書面協(xié)議并在校進行陪伴監(jiān)護或辦理休學手續(xù)回家治療;對有嚴重心理危機而造成違紀的,要通知學生家長立即來校將其接回家或送醫(yī)院治療,在與學生家長作安全責任移交前,對學生進行24小時特別監(jiān)護;對心理危機特別嚴重者,要立即將其送醫(yī)院治療,并根據醫(yī)院要求配合開展工作。
案例3:小蘭,性絡內向,朋友不多。在英語四級考試中作弊受到了記過處分,從此情緒十分低落,總感到別人都在背后指點她的錯誤行為,甚至有退學的念頭。輔導員了解情況后經常找其聊天談心,從生活上幫助她,學習上鼓勵她,同時要求班上班干部主動接近她,和她交朋友,讓小蘭感受到了教師的真誠關愛和同學的關心,讓其逐漸走出處分的陰影,學習成績進步很快,而且還隨班上干部參與了義務支教活動,畢業(yè)時,其順利被一家國企錄用。
該案例中,輔導員注重的是從情感出發(fā)和人文關懷,用自己的真誠的愛改變了這位違紀學生,讓其重樹信心,取得新的成績。
(三)事后跟蹤
1.違紀人員建檔。加強對重點違紀人員和心理危機違紀學生的建檔。通過建立事后跟蹤檔案,對違紀學生每一個階段的教育情況、思想轉變、現實表現,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詳細記錄在案,能讓學校和家長及時了解和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能讓不同層次的教育人員及時調整教育內容,跟蹤檔案的建立,將讓幫教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方教育合力。整合學校各方面資源和家庭的力量,營造積極幫助的氛圍。違紀學生的教育包括心理輔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多個方面,除需要學生工作者發(fā)揮聰明才智外,還要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因此,需調動多方面的力量一起關注和參與教育: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教育、院系領導的思想教育、家庭教育、朋輩教育等,通過這種合力,使教育達到個性化與專業(yè)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彩虹.考勤制度在違紀學生再教育管理中的實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2,(34).
[2]李丹.當前大學生違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9).
[3]徐強.大學生違紀行為及教育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