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耕 林紅麗
1.海慈醫(yī)療集團心血管二科,山東青島 266033;2.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干部保健科,山東青島 266033
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急性心梗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和健康,PCI 作為急性心梗的首選治療方案,能夠將梗死相關動脈盡早開通,對救治患者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有研究指出,PCI 時會出現(xiàn)斑塊的脫落、血管痙攣和血栓負荷,在術后梗死相關動脈容易出現(xiàn)慢復流或者無復流的現(xiàn)象,影響患者的預后。血栓抽吸裝置屬于遠端栓塞防護裝置,能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1]。該研究對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間,該院收治的65例行PCI 的急性STEMI 患者,在行PCI治療的同時給予血栓抽吸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兩組研究對象均來源于在該院住院的確診為急性STEMI 的患者,上述患者的心電圖符合2 個或以上相鄰的胸導聯(lián)ST 段升高超過0.2 mV,或者肢體導聯(lián)ST 段升高超過0.1 mV 的表現(xiàn);上述患者胸痛均持續(xù)性超過半小時但發(fā)作低于12 h。所選患者均為肝腎功能不全,均無重度貧血、血小板減少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將行PCI 同時給予血栓抽吸 (Diver CE 血栓抽吸裝置)治療的6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將行直接PCI 的6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患者年齡在56~78 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57.5±6.3)歲,患者病程1.6~16年,平均病程(10.5±4.3)年;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26例,年齡在55~73 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56.8±7.0)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1.3±4.9)年。
兩組患者術前均常規(guī)給予氯吡格雷0.3 g、阿司匹林0.3 g 頓服,動脈鞘內注射8 000 u 肝素,經(jīng)橈動脈或者股動脈入路。使用6F 的指引導管,將導絲送達橈動脈或股動脈遠端,觀察組沿著導絲將血栓抽吸裝置送至病變處,行負壓抽吸,在反復抽吸后,將支架置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PCI 置入支架。
近期預后指標:(1) 術后即行TIMI 分級,檢查患者血流情況,分0~3 共四級,0 級表示血管完全閉塞,3 級表示血管得到完全灌注,記錄兩組患者TIMI 3 級的人數(shù);(2)術后1 h 內行心電圖檢查,記錄兩組患者ST 段回落50%的例數(shù);(3)術后1 h 內行心電圖檢查,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情況,并記錄兩組患者的院內病死率和LVEF>50%的例數(shù)。
遠期預后指標:兩組患者均進行1年的隨訪,記錄兩組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3 個月及1年),并使用心臟彩超檢查LVEF值,并記錄兩組患者LVEF>50%的例數(shù)。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
在TIMI 3 級、ST 段回落50%、 再灌注心律失常、LVEF>50%等近期預后指標上,觀察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預后情況的比較[n(%)]
在再住院率、死亡率指標上,兩組患者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LVEF>50%例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遠期預后情況的比較[n(%)]
近年來,高血壓、高血脂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的發(fā)生也隨著提高,心?;颊咻p者有心絞痛等臨床表現(xiàn),重者會在短時間內引起死亡,該病致死率比較高。急性STEMI,是心電圖以ST段升高為特點的心梗,起病急、發(fā)展快、預后差,病理變化主要是冠狀動脈內的不穩(wěn)定斑塊脫落,繼之堵塞冠狀動脈,使血小板在冠脈內聚集,冠脈最終大部分或者完全閉塞,導致供應區(qū)的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的梗死[3]。PCI 是目前應用于急性STEMI 最為廣泛的治療手段,能夠縮小心肌梗死灶的范圍[4]。但據(jù)趙鵬等[5]報道指出,大約28%的患者會出現(xiàn)缺血再灌注的損傷以及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引起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可能和冠脈微血管的內皮細胞腫脹,激活了血小板并使其聚集,紅細胞失去了變形的能力嵌頓在毛細血管內,冠狀動脈血管壁內的血腫以及細胞內的或者細胞間質的血腫,增加了血管緊張素受體密度和炎性反應等因素有關,也有報道[6]指出行PCI 時,導管會造成冠狀動脈血管內皮的損傷,會引起不穩(wěn)定斑塊的脫落,導致術后出現(xiàn)無復流。PCI 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患者出現(xiàn)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獨立預測因素,對患者治療效果構成嚴重影響,它不能使缺血的心肌細胞得到真正意義的再灌注,是治療急性STEMI 十分棘手的問題[7-8],而血栓抽吸裝置可以將冠脈內的大量血栓抽出,可以使遠端血管的閉塞和無復流現(xiàn)象減少,因此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9-10]。血栓抽吸裝置的頭端上有親水的柔軟涂層,因此可以很容易的通過病變處,且不對血管內皮造成新的損傷,在頭端上還有金屬標記,幫助術者定位,該裝置由兩個腔組成,頭端上的側空與中央抽吸腔相連后,能夠有效的將血栓抽吸出來[11-12]。王向明等[13-14]通過對行PCI 的患者同時給予血栓抽吸治療,術后心血管事件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在該次研究中,在TIMI 3 級、ST 段回落50%、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近期預后指標上,觀察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在再住院率、死亡率等遠期預后的指標上,兩組患者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考慮可能與患者基礎病較多,或是患者存在其他冠脈病變,導致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與血栓抽吸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使用血栓抽吸裝置治療急性STAMI,可以減少術后無復流的發(fā)生,提高冠脈內的血流灌注。該研究還存在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不足等問題,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延長隨訪時間、增加樣本量。
綜上所述,在給予急性STEMI 患者行PCI 的同時給予血栓抽吸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近期預后,但是對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 值等遠期預后的影響較小,有著重要的臨床參考意義。
[1]高立建,陳紀林.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介入治療最新進展[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28(1):3-5.
[2]楊志敏,因芳,林仁華,等.Thrombuster Ⅱ血栓抽吸導管聯(lián)合替羅非班在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3,(14):70-71.
[3]Jae -Chul Jung,Il Gyo Koo,Myeong Yeol Choi et al.An Electrical Thrombectomy Device Using Plasma Created Chemistry in a Saline Environment to Dissolve Vascular Clots [J].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2012,9(5):463-467.
[4]廖靜,余輝,馬依彤,等.血栓抽吸裝置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臨床療效的Meta 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4(2):125-130.
[5]趙鵬,姜鐵民,李玉明,等.不同方法治療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無復流現(xiàn)象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3):273-275.
[6]付偉.替羅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中無復流現(xiàn)象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1565-1567.
[7]Mendon a,N.,Flores,A.,Pagola,J,et al.Trevo System: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a Novel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J].Journal of neuroimaging,2013,23(1):7-11.
[8]劉英,楊勇,楊勝利,等.急性心肌梗死經(jīng)橈動脈介入中血栓抽吸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3):398-398,474.
[9]湯成春,馬根山.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的臨床證據(jù)及應用技巧[J].上海醫(yī)學,2012,35(3):180-184.
[10]王珠,王武,吳志彪,等.介入聯(lián)合冠脈注射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52):100-101.
[11]黃偉光,羅景云,趙強,等.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中血栓抽吸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2011,6(6):641-643.
[12]Khan,A.S.,Qureshi,A.I..The Trevo Retriever Thrombectomy Devic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There Room for Another Tool in the Toolbox?[J].Journal of neuroimaging,2013,23(1):5-6.
[13]王向明,杜立峰,武保華,等.血栓抽吸裝置、冠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在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9):5-6.
[14]Luo,Z.H.,Chung,A.,Choi,G.et al.Creation of fibrinogen-enhanced experimental blood clots to evaluat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An in vitro study [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23(8):1077-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