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霞
【摘 要】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它貫穿于活動過程的始終。在評價過程中要遵循評價標準多元性、評價方式多樣性、評價過程重要性、評價成果激勵性的原則,使評價發(fā)揮出應有的教育功能,彰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色。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策略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它貫穿于活動過程的始終,在課程的實施中具有極大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脑u價能指導活動更加有效開展,活動結束時的評價又能促進學生進行反思從而改進研究方法。它以形成性和發(fā)展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意志品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
那么,如何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實施有效的評價策略呢?依據(jù)我校幾年來的課程實踐,我認為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評價標準的多元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標準是多元性的。它不僅允許學生對探究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還鼓勵學生以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的形式來展示活動成果;更重要的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重視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而不在于問題解決的結論。所以我認為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參考以下標準:
1.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多個領域組成。它主要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形式展開,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展示自己的才華。那么對班級中的后進生就更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探究、參與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2.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評價也應將學生素質的發(fā)展視為根本目的。因此,評價工具、評價方法的選擇都需要從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出發(fā)。在實際評價中,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本,以發(fā)展的觀念進行評價。
3.關注學生問題解決的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和實施,都以問題解決為中心,通過對問題解決的過程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評價就應當圍繞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是否掌握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要領,是否學會了發(fā)現(xiàn)、學會了探究而展開。特別要關注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方式與其它學科有所不同。傳統(tǒng)學科課程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探究方法、意志品質、價值觀取向等多種教育元素。顯然,這樣的評價方式不適用于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跨學科的課程。
在具體評價的操作中,我認為可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一)建立成長記錄袋評定體系
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體系全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好形式。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出的研究主題、搜集到的詳細資料、策劃的活動方案、取得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實踐活動的反思等資料,裝進學生成長記錄袋。教師、家長將這些記錄學生成長經(jīng)歷的系列檔案資料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就能對孩子的成長做出客觀的評價。
(二)建立四級綜合評價體系
從“參與態(tài)度、情感體驗、方法掌握、能力發(fā)展、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評價要素,設計成評價表格,讓家長、教師、同學以及自己根據(jù)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量化評定。這樣以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的四級綜合評價體系,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學生真實表現(xiàn)。
(三)建立反思性評價機制
反思性評價就是學生參照活動目標進行自我反思。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促進實踐活動更加有效地實施,建立反思性評價機制,讓學生經(jīng)常主動地對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過程的表現(xiàn)、活動效果的優(yōu)劣等方面進行反思性評價。這樣既能促進學生改進研究方法,提升活動效果,又能修正學生的意志品質,使他們的素質不斷發(fā)展和完善。
三、評價過程的重要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點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態(tài)度和能力,而非知識。所以評價時,不要過分看重學生知識的增長和成果的好壞,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關注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合作與交流,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jīng)驗與教訓,因此采用過程性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評價的著眼點在于教師能有效地對學生的活動方案和活動過程進行指導和調整;在于教師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在于教師能激發(fā)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參與實踐。因此讓評價貫穿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才能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更加完善、科學、民主、全面。
四、評價成果的激勵性
成果展示課是對學生實踐研究成果的展示與肯定。在展示中,要充分肯定他們在研究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在展示中,激勵性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才能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實踐研究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素質,努力形成激勵全體學生積極進取、樂于探究的良好氛圍。
成果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豐富多彩的實踐研究成果,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這一階段的評價應是激勵性的,只有實施賞識性教育評價,才能有助于促進學生良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根據(jù)學科特點合理有效地運用評價策略,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還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實踐能力,使評價發(fā)揮出應有的教育功能,彰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色。
【參考文獻】
[1]吳萬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教師評價方法與策略[J/OL].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jdkdz-sx/201
4-10.aspx.2014-11-25/2015-8-29
[2]藍天.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策略初探[J/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5e1f8a0100mk0f.html.2010-11-0
5/2015-8-29
(作者單位:福建省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