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志新(北部灣職業(yè)技術學?!V西欽州 535000)
借助籃球社團或興趣班培養(yǎng)中職生業(yè)余籃球裁判
玉志新
(北部灣職業(yè)技術學校廣西欽州535000)
摘 要:眾所周知,籃球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項目,在我們中職學校里,教職工之間、學生之間經常會舉辦各種籃球比賽。然而,大多人都只注重技戰(zhàn)術的練習,忽視了裁判員在比賽中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了擔任裁判工作的人員不足,由此,培養(yǎng)中職生業(yè)余籃球裁判一方面可以彌補學校擔任裁判工作的人員空缺:另一方面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了使籃球裁判工作更深入人心,擴大其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充分認識籃球裁判在比賽中的所起的作用,進而壯大籃球裁判隊伍,該文從培養(yǎng)中職生業(yè)余籃球裁判的角度出發(fā),探討與其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社團興趣班中職生業(yè)余籃球裁判培養(yǎng)
要成為一名籃球裁判員,首先具備一定的體能及耐力,因為每擔任一場比賽的場上裁判要走3~4 km的路程,經常從事籃球運動的學生其體能及耐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適合擔任籃球裁判工作的,從而為從事裁判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1.1成立籃球社團或以開辦籃球興趣班的方式吸引熱愛籃球的學生
籃球社團的成立或籃球興趣班的開辦意味著籃球項目在學校安了家,配備籃球專業(yè)且籃球功底比較扎實的體育老師為指導老師最有利于籃球運動的發(fā)展;學生喜歡有真才實學的老師,且樂于接受其教導。接納的人員本著自愿加入的原則,招人的途徑可通過校園宣傳而來,也可是體育老師、班主任等推薦,也可在學生參與的各種籃球比賽中物色。上課時間可設為每周一、周三晚上19:30~21:00,根據實際情況傳授裁判知識和相關技戰(zhàn)術等。
1.2讓熱愛籃球的學生在校園宣傳
在中職生中,有一部分孩子只想著學習擔任裁判的工作,并不想做運動員,這樣他們可能會由于不知道校園內還有專門的裁判學習而錯失了學習的機會,對于這種情況,可讓已加入社團或興趣班的學生告訴身邊的同學,不斷使參與人數增加,進一步發(fā)展籃球裁判員的隊伍。
1.3讓體育老師在各班宣傳
體育部門應重視學生業(yè)余籃球裁判的培養(yǎng),可將業(yè)余籃球裁判隊伍歸為體育部門的一個下屬機構,因為一旦擁有這支隊伍,不僅對籃球乃至其它體育賽事都起到關鍵的作用,一方面能協助老師們完成任務;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價值。體育課作為公共基礎課,讓每個體育老師利用課堂在各班宣傳效果會更佳。
總之,在熱愛籃球的學生中選出可擔任裁判員工作的孩子作為培養(yǎng)對象更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
學習技戰(zhàn)術的同時傳授裁判的知識可謂之一舉兩得。在一段時間技戰(zhàn)術訓練后的休息時間,學生肌體雖有疲憊感但思維興奮,配合現場講述更易于掌握,從而給學生以輕松的滿足感,這就使得學習技戰(zhàn)術和學習裁判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那些只要求學習擔任裁判員工作的學生,讓他們事先做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如練練體能、投投籃等,以此來等待學習裁判的時機。
參與籃球學習的學生一般較多,時常有不定時加入到隊伍中,從而導致學生中掌握要領的程度有所不同,老師不可能每次都從頭教。要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讓老生帶動新生,這樣不但鞏固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而且減輕老師在授教時的負擔,減少不必要的重復。中職生在校兩年多,要想保持擁有一支得力的業(yè)余裁判隊伍,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1)只學不實踐是弊端,學了不等于會了,會了不等于能做了。在上課中,安排專門的教學比賽,試著讓學生們輪著參與擔當裁判員的工作,除此之外,實踐應擴展到專業(yè)、學校乃至校外等的各種籃球賽事,通過反復不斷地練習使實戰(zhàn)能力得到鞏固與提高,最終形成一種執(zhí)裁的自信,從而真正走向擔當裁判工作的重任。
(2)要求學生在每次參加裁判工作后寫總結反思。從實踐中找尋自我的不足,一點一滴、日復一日加以糾正并加強,指導老師要不定時地查看學生的總結,并給予正確的指導。為了發(fā)揮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糾正、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后的課程中可抽出時間來讓這些真正擔任過籃球比賽裁判的學生與大伙分享一些心得體會等。
在教學中,常碰到一些遇到問題不敢問或不知怎么問的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召開非正式討論會解決。場面輕松、自在的會場,學生對遇到的問題會暢所欲言,必要時指導老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中的一員,以學習的態(tài)度與學生共同探討,不應有盛氣凌人的表現,以免學生不把真實的問題說出來。非正式討論會減少了嚴肅與緊張度,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形成一種相互借鑒經驗、取長補短的良好學習氣氛。
與老師現場授課相比較,雖然網絡視頻欠缺的是現場的感情、語言和神情等的交流,從而使得網絡學習有時是死板、泛味而沒有生氣,但是,借助網絡等多媒體進行學習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6.1集體觀看網絡視頻
環(huán)境是讓一個人成長的因素之一,集體觀看和學習,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從中可相互提出并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大家團隊協作的精神。
6.2指導老師要在場指導
(1)學生們往往分不清視頻是新還是舊,而舊的網絡視頻有的規(guī)則沒有更新,在播放時老師有必要指出來,以免學生按部就班。
(2)相對學生而言,網絡視頻有的地方講得不到位或需要補充說明,老師要點出來,讓大家注意。
(3)網絡中出現的一些專業(yè)述語有待于老師做解釋。
(4)老師在場參與觀看,使得網絡學習不再獨孤一幟,而充滿
思維活躍的氣氛。
6.3要帶有計劃性
學習不可“滿堂灌”,應將學習任務分為幾個階段,從簡單到復雜,每學完一個階段給大家看視頻回顧,鞏固所學要領,把沒掌握要點“消化”掉。
此外,通過網絡等多媒體設備能讓學生了解社會上與裁判相關的最新動態(tài),進一步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使所學的知識與時代相結合。
7.1學習中的獎勵
學校主管社團或興趣班的部門應制定一些獎勵的措施,對在學習中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指導老師作為評優(yōu)的關鍵人物,須客觀地看待每個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不能一味地認為只要把裁判員學好并做好就可以,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多方面去考查,找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獎勵對象。
(1)定量評價:以參與學習的出勤次數、擔任裁判工作的次數以及認真寫總結的次數等為出發(fā)點,考查該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
(2)定性評價: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品德、積極性,在執(zhí)裁中是否秉承“嚴肅、認真、公正、準確”的原則以及對團隊的態(tài)度、與人溝通交流時的做法、是否服從安排、是否樂意運用所學的知識及技能去服務大眾等等。
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是最理想的評優(yōu)對象,以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綜合考查,將最優(yōu)秀的學生推選上去,為社團或興趣班樹立榜樣,不斷地激勵著孩子們。
7.2工作中的獎勵
無論舉辦任何籃球比賽都應給擔任且表現好的裁判員相應的獎勵,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覺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學習要得到更大的肯定,莫過于能取得該項技能的證書。若能為在校參加裁判員學習且優(yōu)秀的學生提供考取籃球裁判員證書的機會那就會使學生向“一專多能”的方向發(fā)展,中職生畢業(yè)后無論是面臨升學還是就業(yè),都為將來增加了一技之長。因此,學校的相關部門應想方設法聯系與考證相關的機構,為學生搭建一個考證的平臺,這樣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的勁頭更強烈,有利于學校裁判隊伍的不斷規(guī)范化,更有利于學校籃球運動的開展。
當今社會,大多中職學?;@球場地及設施完善,廣大師生熱衷于籃球運動,中職學生業(yè)余籃球裁判的培養(yǎng)迫不及待,它關系到整個學?;@球運動的興衰,關系到所有師生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擁有一支良好的強大的裁判隊伍,可以讓比賽變得更合理,人與人之間更和諧。
參考文獻
[1]毛偉奇.給興趣一個堅實的支點——職高生中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方法之我所見[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2(10):24-25,31.
[2]黃輝.高職院校學生籃球裁判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13(4):146-147.
[3]鄭厚成.體育與健康教學參考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濤,羅旭華,梁文光.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