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生(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鄉(xiāng)新河中學 甘肅武威 733300)
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和影響因素探析
朱有生
(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鄉(xiāng)新河中學甘肅武威733300)
摘 要:隨著初中學生青春期的到來,生理方面的各種變化,給他們的心理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學業(yè)和家長的壓力使得他們的心理狀況異常脆弱,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障礙。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緩解、改善人們存在的一些心理異常狀況。但由于體育被納入我國中考應試科目,初中的體育教學因而被卷入升學競爭中,具有了一定的應試色彩,這使得不少初中生在體育運動中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給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為此,我們應分析造成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的影響因素,并進一步尋求緩解和消除這種焦慮狀況的方法,以促進中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影響因素緩解方法
初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狀況日益引起社會和家長的普遍重視,特別是在體育被納入中考應試科目中。一方面體育在初中教學中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體育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進,以期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zhì)水平。另一方面體育成績成為中考成績的一部分,體育也就具有了濃厚的應試色彩,特別是對初三學生而言,體育教學中學生普遍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他們的體育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偏離了體育教學的目標。因而,對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探尋相應的緩解方法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1運動焦慮的概念
體育運動焦慮是學生在體育訓練或者比賽中表現(xiàn)出的一種不安、緊張、憂慮和恐懼的情緒,是對潛在存在的可能會威脅到自尊心的情景產(chǎn)生的一種擔憂。體育比賽中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是產(chǎn)生運動焦慮的根源。運動焦慮和喚醒水平以及緊張狀態(tài)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體育訓練或者比賽中,學生首先要處于一種喚醒狀態(tài),這樣才能使自身達到合適的焦慮水平。焦慮水平過低會使學生的心理活動沒有指向性,大腦皮層也就不會形成興奮中心,注意力也無法高度集中,這時的身體運動器官以及智力都不是處于一種最理想的工作狀態(tài)中,學生的觀察力、反應力較差,自然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動作,不利于體育運動的學習。而焦慮狀態(tài)過高則會使學生過分關注比賽結(jié)果以及失敗的可能性,阻礙了認知的加工活動,使得信息加工效率低下,也會影響到體育運動的學習。因此,只有學生處于適宜的焦慮水平,才會使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
1.2運動焦慮的分類
體育運動焦慮分為運動的特質(zhì)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兩種。
狀態(tài)焦慮多是人在某種特定的情境或者是面臨壓力較大的任務時出現(xiàn)的焦慮,它是一種暫時性的焦慮,且會隨著時間波動。特質(zhì)焦慮則是一種相當穩(wěn)定的焦慮,特質(zhì)焦慮較高的人會為很多事情焦愁,經(jīng)常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他們對未來的很多事情都是一種模糊、不安的感受。體育運動中,特質(zhì)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特質(zhì)焦慮高的學生在緊張的比賽中會表現(xiàn)出很高的狀態(tài)焦慮,情境的壓力越高,特質(zhì)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的關聯(lián)度也就越高。一般而言,特質(zhì)焦慮高的學生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稍有難度的訓練或者比賽就會讓他們陷入極度的焦慮中。
2.1學生個體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
身體素質(zhì)就是人體在日常生活、學習以及勞動等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力量、柔韌度、靈敏性、速度以及耐力等技能。身體素質(zhì)的高低在體育運動中可以反映出學生的運動能力。耐力可以克服運動疲勞產(chǎn)生的痛苦情感,形成要完成任務的這種心理定向;靈敏性是在對周圍情況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迅速反應;力量則要求要有堅韌的意志和良好的自制力;速度要求具有準確的感知能力,良好的情緒以及能夠區(qū)分細小的時間間隔。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這些技能的綜合體現(xiàn),同時也是一種心理素質(zhì)的體現(xiàn)。一個人身體素質(zhì)高,就能夠很好的適應各種應激,不會產(chǎn)生很高的焦慮情緒,反之,則很難適應各種應激,從而產(chǎn)生較高的焦慮情緒。因此,焦慮情緒具有和身體素質(zhì)負相關的聯(lián)系,而要緩解中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焦慮情緒,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2.2體育教師是否具有很高的學生滿意度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敏感時期,課業(yè)、升學、父母等各方面的壓力使得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顯脆弱,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利的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得不到紓解,就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身體運動的加強對這種焦慮緊張的心理癥狀起到緩解作用。體育運動既然能夠改善這些心理癥狀,在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更應注意體育的教學,但是體育成績被納入中考成績又使得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就更加重要。經(jīng)過國內(nèi)外的有關研究證明教師的滿意度和學生的焦慮癥狀是有著顯著的關聯(lián)的。例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批評方式不恰當,嚴厲苛責,否定的語言過多,或者糾正學生的動作時方法不得當都會導致師生關系的緊張,從而使學士失去自信心,對體育課程提不起興趣,進而影響了學生體育運動的焦慮水平。而當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較高時,學生通常表現(xiàn)為樂意親近老師,認同老師的教學理念。學生體育運動的焦慮程度與對體育教師的滿意度也呈現(xiàn)出一種負相關的聯(lián)系。
2.3性別對學生體育運動焦慮的影響
女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比男學生早熟,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初中女生具有負性情緒,她們較容易表露出自己的熱情。體育教學活動中,測試完一個項目后,女生相對于男生的詢問率偏高,她們更為擔心自身的成績不會及格,自信心不及男學生高。因而,運動焦慮在性別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敏感時期,男女學生在這個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差異也就更加明顯,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對男女學生的區(qū)別對待。
2.4體育成績納入中考總成績中
體育納入中考科目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提高社會、學校和家長對初中生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zhì)狀況的重視,不斷改進體育的教學,讓學生形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從而實現(xiàn)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整體提高。但是這一改革也使得體育科目具有了應試色彩,升學的巨大壓力讓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初三甚至整個中學階段中,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特別是學生意識到他們的體育成績可能會
影響到升學的錄取情況,而無法被理想的高中錄取時,就更為焦慮和惶恐。因而體育中考也是造成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的一個因素。
3.1從學生自身出發(fā)緩解學生運動焦慮
為了緩解學生對體育運動焦慮的狀況,就要求學生自身要轉(zhuǎn)變對體育中考的認識。體育中考固然重要,但是它只是從一個方面去反映初中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即使在體育中考中沒有發(fā)揮應有的水平,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價值。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才能有強健的體魄,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還有很多學生的焦慮是源于與其他人的比較,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會擔心自己不如別人,怕讓家長或者其他重要的人失望。面對體育考試每個學生都會有焦慮,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而,學生之間應加強溝通和交流,當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與自己有相同的感受時,就不會因此感到自卑,焦慮的程度也會有所緩解。最后學生應深化對自我的認識,提高自身的自信心。
3.2從家長角度來緩解學生運動焦慮
作為學生家長,應理解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心理和情緒的變化,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民主、溫暖的家庭氛圍。父母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通過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升學目標,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給予引導和幫助。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家長的影響,因而父母應注意在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和運動習慣,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作用。
3.3從教師的角度緩解學生運動焦慮
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和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體育教學中設計一些具有一定困難的競爭性體育活動,使學生得以表現(xiàn)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承受失敗和挫折的勇氣,提高學生的意志水平。教師要善于觀察,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進行引導紓解。在教學中,教師的肯定評價對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意多運用贊揚和肯定的話語鼓勵學生,盡可能的減少否定語言,做到言行上尊重學生,讓學生喜愛上他們的老師。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時期,各方面的壓力使得他們的心理狀況異常脆弱。分析學生體育運動焦慮的影響因素,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家長和學校應給予及時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對體育中考形成爭取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運動習慣,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馬麗華.初中學生體育運動焦慮及影響因素分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鄒德權(quán).體育鍛煉對高職學生焦慮心理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院報:自然科學版,2009,25(7):54-56.
[3]付道領.初中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中圖分類號:G804.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