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璞
(西安理工大學 陜西西安 710048)
排球運動作為一項綜合性項目對參與者的速度、力量、柔韌和協(xié)調等素質要求較高,屬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雖然不像籃球、足球等項目需要強烈的身體對抗,但是由于該項目需要在場上頻繁的移動和起跳,如果學生存在錯誤的技術動作,很容易傷及手指、手腕、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為了確保大學生運動安全,有效減少排球運動帶來的損傷,該文研究者結合多年的高校排球教學實踐經驗,對高校排球教學中大學生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調查,深入分析了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預防運動損傷的對策。
運動損傷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由于一次或者多次的內在性或者外加性作用力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1.2.1 腕關節(jié)
腕關節(jié)是由撓腕關節(jié)、下尺撓關節(jié)、腕骨間關節(jié)及腕掌關節(jié)組成,功能為腕背伸、屈腕和前臂旋轉。傳球及攔網時容易損傷手指手腕。
1.2.2 膝關節(jié)
膝關節(jié)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三部分構成,三者與韌帶、肌肉及肌腱緊密聯(lián)系。不正確的倒地動作容易導致膝關節(jié)與地面劇烈碰撞,從而引起膝關節(jié)軟骨損傷。
1.2.3 肩關節(jié)
肩關節(jié)是多軸關節(jié),該關節(jié)囊薄而松,韌帶少而弱,該關節(jié)非常靈活,但是穩(wěn)定性相對較差。在排球技術中的扣球和發(fā)球技術,用力擊球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肩部韌帶容易過分拉長,從而出現(xiàn)肌肉拉傷。
1.2.4 踝關節(jié)
踝關節(jié)由兩側韌帶來支撐,外側韌帶是由三條較細韌帶組成,而內側韌帶則是一束寬而厚的三角韌帶,外側韌帶與內側韌帶相比,其承力程度差很多。右腳在蹬踏落地過程中,內側韌帶處于拉緊狀態(tài),而外側韌帶處于擠壓狀態(tài),所以容易造成踝關節(jié)內側韌帶損傷。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不重視準備活動,只是在準備階段組織幾節(jié)簡單徒手操,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運動器官機能還沒有被充分調動,身體在缺乏必要的準備情況下,直接進入高強度的練習,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出現(xiàn)排球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高校師生缺乏足夠的預防意識,高校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對體育不夠重視,家庭所產生的影響更是缺失,致使大學生運動常識匱乏,對運動損傷的了解更是嚴重缺失,加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沒有實施加強安全的教育,難免會發(fā)生運動損傷。
組織渙散也是排球教學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一個因素,排球運動有別于其它運動項目,該項目對技術的熟練程度要求相對較高,在排球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放任自流,參與比賽的人數(shù)沒有統(tǒng)籌安排,很容易造成人多擁擠、場面混亂的局面,運動損傷在所難免。
大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狀態(tài)與運動損傷也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學生的情緒不佳、暴躁,或睡眠及休息不好,身體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在運動過程中都容易誘發(fā)運動損傷。
排球運動技術復雜多樣,只有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才可以有效避免運動損傷,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不注重動作的規(guī)范性與合理性,出現(xiàn)錯誤動作不能及時去改正,進而形成不正確的條件反射,最終的技術動作違反人體結構特點和運動生物力學原理,容易引起運動損傷。如在攔網時手指朝前被球擊打,很容易造成掌指關節(jié)挫傷;落地時踝關節(jié)過于放松,致使踝關節(jié)過度內收或者外展,容易扭傷踝關節(jié),甚至會導致踝關節(jié)的骨折。
部分體育場館和設施相對落后,很多還是水泥地,甚至地面坑洼不平,缺乏必要的維護,在這樣的場地上進行排球教學,很容易引起運動損傷;此外,學生運動時的著裝不符合運動要求,不僅限制了個人技術的發(fā)揮,也容易引發(fā)運動損傷。
應該將安全教育作為高校排球教學的首要任務,切實加強大學生預防意識的培養(yǎng),讓大學生充分了解運動損傷的成因及危害,在思想上真正意識到避免運動損傷是切實提高排球技、戰(zhàn)術的重要保障,并將預防運動損傷的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在高校排球教學的準備部分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的內容。每一節(jié)排球教學的內容不同,所以安排準備活動時也應該有所側重,應該與教學內容針對性結合,除了要安排一般性的準備活動,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專項準備活動,進一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最大程度上克服人體各器官及系統(tǒng)的生理惰性,切實加強人體物質代謝活動,增加參與運動部位毛細血管的血流量,增強韌帶彈性,提高肌肉力量,促進關節(jié)腔內滑液分泌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最終達到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
作為排球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大學生的休息及身體狀況,如有條件者,可與學校的醫(yī)務人員密切配合,切實做好醫(yī)務監(jiān)督工作,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身體一旦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該幫助學生認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目前,大學生的力量、耐力、靈敏性和柔韌素質普遍較差,動作不協(xié)調,一旦碰到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或運動量和強度加大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生損傷。所以,在平時的排球教學過程中,排球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切實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抗疲勞能力,有效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掌握規(guī)范的排球技術動作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表現(xiàn),所以,排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及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強化自身對技術的掌握,并積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幫助大學生掌握正確的排球技術,這就需要排球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提高示范的準確性,幫助大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動作概念,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巡回指導,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動作,要及時的予以糾正,避免錯誤動作定型,從源頭上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運動場地及器材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的基本保障,各普通高校應該加大體育專項經費投入力度,加強對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及檢修工作,安排專人進行日常養(yǎng)護,及時對損壞器械進行維修,從而為排球教學提供良好的硬件,最大程度上減少因為場地器材而造成的運動損傷。
普通高校開展排球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的能力、意識和習慣,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實際的排球教學過程中容易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利于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應該在預防運動損傷方面下功夫,防患于未然,作為排球教育工作者,在排球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該切實增強對學生預防運動損傷的教育,并采取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提高大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愛,促進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普及與發(fā)展。
[1]朱雁晴.試析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6(5):111-112.
[2]王培培,徐志平.普通高校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及預防[J].衡水學院學報,2012,14(1):73-75.
[3]王福杰.淺析普通高校排球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及其預防[J].隴東學院學報,2008,19(5):30-32.
[4]矯洪申.大學生排球運動損傷特點及預防措施[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0,46(6):535-537.
[5]李柯莉.高校排球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分析與預防措施[J].遼寧師專學報,2013,15(1):47-50.
[6]孫榮江.高校排球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J].才智,2014(4):68.
[7]石展望.學校排球運動損傷發(fā)病規(guī)律的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2):148-150.
[8]謝興超.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2):68-70.
[9]陳雷.淺析排球運動損傷成因及預防對策[J].科技視界,2011(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