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意
(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足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課程體系中,較為復雜的一項體育運動教學。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作為其學習過程中一種重要的內(nèi)驅(qū)力,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過程均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還會因此進一步影響到學生足球?qū)W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足球教學成效的提升。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自我效能感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促進其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科學化應用。該文分析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內(nèi)涵,探討了影響高校足球教學中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和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對策與建議。
自我效能感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人們對于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某種行為的一種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由當代社會學習理論家阿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他認為,人在進行某種行為的過程中,除了會期待自己的行為的結果以外,還存在效能期待,其中,人們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期待,實際上指的就是其對于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某種結果的一種推測。而效能期待指的則是人們在進行某種行為時,對自己能否實現(xiàn)某種成就行為的能力的所做出的一種主觀判斷。這種主觀判斷有可能是恰當?shù)?但是同時也有可能是存在誤差的。通常來說,如果人們在進行某種行為時,確信自己具有完成這種行為的能力,那么其往往在進行此行為的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就會表現(xiàn)的比較自信,取得成功的幾率也會相應的提高。相反,如果人們在進行某種行為的過程中,自我效能感較低,那么在完成此行為的過程中,往往就會表現(xiàn)的比較自卑,甚至會影響到自己正常水平的發(fā)揮,相對應的,這部分人與自我效能感較高的人相比較而言,取得成功的概率則會更低。
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概況來說,主要可以歸納為內(nèi)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大的類別,以下就針對足球教學中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這兩類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
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內(nèi)部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先,學生現(xiàn)有的足球?qū)W習能力和足球運動基礎。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會對學生的足球?qū)W習活動能否得以順利的完成和完成的效率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足球?qū)W習能力是一個復雜的能力體系,不但囊括了多種一般能力還包括了與多種與足球運動相關的特殊能力。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和足球運動基礎,并不是一個相同的概念,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強調(diào)的是學生掌握足球技能、形成足球技術的這個動態(tài)的過程,而學生的足球運動基礎強調(diào)的則是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運動的足球運動知識和足球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足球技術水平。學生的足球運動基礎與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學生的足球運動基礎是其進行足球運動學習的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足球?qū)W習能力的高低。在開展足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和足球運動基礎兩者功能構成了學生的足球能力水平,對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產(chǎn)生這重要的影響: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高、足球運動基礎好,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就會相應的較高,反之,如果學生的足球?qū)W習能力低、足球運動運動基礎較差,那么其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也就相應的會比較低。
其次,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歸因方式。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歸因方式,簡單來講,實際上指的就是在進行足球運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針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的推論方式。例如: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學生常把自己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所取得成功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本次學習活動的學習內(nèi)容比較簡單,自己這次學習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有別人的幫助等等,采用這種歸因方式的學生很難有效的增強自己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而某些學生卻可以客觀的看待自己的成功,在理智的分析外部因素的基礎上,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努力,這樣的學生在進行足球?qū)W習的過程中,往往自我效能感就會相對較高。
最后,學生的足球成績現(xiàn)狀。學生的足球成績同樣也會對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的足球成績在班級之中名列前茅,那么往往其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就會相應的比較強,反之,如果學生的足球成績不甚理想,那么其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也通常會比較低。
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是單單受其內(nèi)部的因素的影響的,同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諸多外部因素同樣也會影響的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概況來說,在高校足球教學中,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先,在高校足球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所得到的外部的評價方式。在外部的評價方式中,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對學生足球?qū)W習活動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最為直接。例如:任課教師針對學生的足球?qū)W習活動所做出的各種肯定的評價,如,表揚、贊許、微笑等,都有助于增強學生在足球?qū)W習活動中的自我效能感,反之,消極的、否定的評價,則往往會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設置的教學任務的難度,也同樣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相關研究表明,難度適中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最有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如果難度過高,學生很難完成,不但不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還常常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學習的任務過于簡單,學生即使成功的完成了學習任務,也很難因此增強自己在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這種情況實際上是與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不謀而合的,因此,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合理的教學任務的設置。
最后,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他人的動作學習和練習所獲得的間接性的經(jīng)驗,也會對學生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學生通過觀察他人的學習或者是練習活動所獲得的經(jīng)驗,又叫替代性經(jīng)驗。如果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與自己的足球運動水平相差無幾或者是與自己的足球運動成績處于同一水平的學生取得了成功時,其自我效能感就會相應的增強,反之,其自我效能感就會降低,認為自己也不可能在學習或練習的過程中取得成功。由此可見,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所獲得的替代性經(jīng)驗,同樣也是影響其在足球?qū)W習活動中的自我效能感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文章在系統(tǒng)分析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內(nèi)涵,以及影響學生在高校足球教學中自我效能感的內(nèi)、外部因素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足球教學經(jīng)驗,特提出了如下幾點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對策及建議。
一是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科學的歸因,通過積極的、科學的歸因,來正確看待自己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例如:可以通過合適的情緒表現(xiàn)或者是恰當?shù)难哉Z評價,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如,及時地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進步,并給予肯定和表揚。但是此時也要注意,積極的評價和表揚并不是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在足球?qū)W習中的自我效能感的,比如如果學生完成了一個較為困難的學習任務,此時給予表揚往往能夠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如果是針對完成的一個非常簡單的學習任務所進行的表揚,則通常不具備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成效。因此,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應注意積極的運用言語評價和表揚,但是卻不要盲目濫用。
二是任課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樹立恰當?shù)膶W習目標。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幫助學生樹立恰當?shù)膶W習目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減少在足球?qū)W習過程中的自卑感與挫敗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效能感。
三是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的層次性和靈活性。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而且還可以為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以此來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體會到足球?qū)W習的興趣,強化學生的成功意識,讓學生在足球?qū)W習的過程中積累良好的情感體驗,以此來促進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四是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還要注意合理的運用替代性經(jīng)驗,通過學生示范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足球?qū)W習信心,促進學生足球?qū)W習活動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1]孟昭蘭.情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譚彩霞,史海云.中學生的學習歸因、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倦怠的關系[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0-54.
[3]吳思思,張淑媛,姜峰.大三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格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