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芳柳州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西柳州 545006
?
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的構建
黃巧芳
柳州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西柳州 545006
[摘要]依托博客技術,構建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前教學資源所面臨的問題,也可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廣泛性共建共享。本文對博客做了簡要介紹,并闡明了基于博客教學平臺的構建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指出構建穩(wěn)定有效的教學平臺需要明確定位、突出特色和加強交流,并能堅持不懈、不斷完善。
[關鍵詞]博客;教學平臺;構建
21世紀是“學習革命”的世紀,各種信息化手段不斷涌現(xiàn)。從課件、資源庫到教育主題網(wǎng)站等各種信息化教學,極大地沖擊了傳統(tǒng)的各種模式。而博客是繼上述信息化手段后的一種新的網(wǎng)絡教學應用模式。博客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交流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它以日記體的方式,充分利用鏈接拓展頁面的內(nèi)容,通過網(wǎng)絡傳達實時信息。
(一)什么是博客?
博客,英文Blog,全稱“Weblog”,它以日志的形式,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并不斷更新的個人網(wǎng)頁,這些日志可以是文本、數(shù)據(jù)、圖像和媒體等。博客的管理者可以自己決定博客的日志分類、基本設置、好友功能等,其所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通過網(wǎng)絡被他人評閱,也可進行相互交流。
(二)博客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1.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博客突破了網(wǎng)站建設中空間收費、更新麻煩和技術專業(yè)的局限性,給學校里一些技術薄弱的普通教師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可以使教師減少開發(fā)精力而專注思考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博客為自己開設的課程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可以把和本學科學習相關的電子教案、教學課件、習題集和微課等都放進來。這樣一門課程將變得很豐富,而不僅僅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教材。學生則可以利用這個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促進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分層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而博客技術可以實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控制的靈活性,強調(diào)了學生的獨立自主。教師通過博客技術,設計各種層次難度的內(nèi)容,可以安排不同層次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交流與共享
通過這個博客教學平臺,可以在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實現(xiàn)更好地交流溝通,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學生可以針對教師發(fā)表的教學博客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可以通過回復進行答疑。而這些提問與分析又作為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可以與其他學生一起共同分享。學生在不斷地分享與交流中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博客的內(nèi)容不僅對學生能有所啟發(fā),同時還可以得到其他相關教育人士的評論和幫助,輻射面積更大。
根據(jù)我們上課的需要,在我們這個博客教學平臺設計中,分別由用戶管理模塊、電子教案模塊、電子教材模塊、習題集模塊、微課視頻模塊和留言板模塊六個模塊構成。其中用戶管理模塊是管理者對整個博客進行管理,如博客的類別及資料等設置;電子教案模塊是由管理者負責上傳電子教案,供其他教師用戶觀看學習;電子教材模塊是管理才負責上傳電子教材,供其他教師或者學生進行觀看與學習;習題集模塊由管理才負責上傳習題,供學生隨時練習;微課視頻模塊由管理者負責上傳微課學習視頻,訪問者可以通過微課視頻這種圖文及聲音并茂的形式,更好地提高學習的興趣;留言板模塊主要是為對博客教學平臺來訪的師生提供留言、回復功能的模塊。
根據(jù)我們設計出來的博客教學平臺模塊,教師可以動態(tài)地發(fā)布信息、習題作業(yè)、與學生進行實時和非實時答疑等。學生不僅可以在博客中發(fā)表自己的評論、見解和提問,還可以與老師同學們一起交流討論,在學習、分享和交流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提高。
(一)申請注冊博客
為國突破了網(wǎng)站建設中空間收費、更新麻煩和技術專業(yè)的局限性,使教師減少開發(fā)精力而專注思考教學,我們使用的博客為新浪博客。首先進入新浪主頁,點擊博客來到注冊登錄界面。
如果已經(jīng)有新浪博客號,則可以填寫登錄名和密碼進到博客。如果還未有新浪博客號,則可以根據(jù)鏈接,點擊進入注冊新浪博客。注冊博客分兩種注冊,一種是手機注冊,一種是郵箱注冊,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注冊方式進行注冊,然后進入到博客主頁。
(二)設置分類模塊
在博客教學平臺主頁中,點擊頁面設置,管理者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風格設置與版塊設置。點擊分類管理,可以進入到分類模塊設置。我們一共設置了電子教案、電子教材、習題集和微課視頻這四個分類。
點擊創(chuàng)建分類,可以進行添加一個新的分類模塊;點擊編輯,可以對相應的分類模塊進行名字編輯;點擊刪除,可以將這個分類模塊刪除;點擊向上向下的箭頭,可以將分類模塊的位置相應調(diào)整。
(三)上傳資料
根據(jù)自己的分類,分別上傳電子教案、電子教材、習題集和微課視頻。下面以上傳微課視頻為例說明。點擊主頁上的“發(fā)博文”,進入發(fā)博文界面。填寫標題,內(nèi)容。內(nèi)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與視頻的方式,并可以對文字進行格式排版,如:字號、顏色和對齊方式等。內(nèi)容錄完之后,可以選擇分類,這樣所發(fā)的博文就會在相應在分類模塊中出現(xiàn)了。為了可以方便別人可以快速瀏覽,可以添加相應的標簽。還可以對所要發(fā)的博文進行是否允許別人評論、是否禁止轉載等設置。最后點擊“發(fā)博文”按鈕,把博文發(fā)出來。博文發(fā)出,在相應的微博也會有更新,方便用戶可以用手機APP客戶端進行瀏覽與閱讀。
(四)維護與更新
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不是短時間能搭建好的,需要靠每天的日積月累來不斷完善,這就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因為設置有留言板的模塊,來訪的教師與學生會有留言,或者對其中的博文進行評論,這就需要教師要有相應的回復更新。根據(jù)來訪的教師與學生反饋的建議與問題,博客教學平臺需要不斷維護與更新。教育是一項長期反復的工作,這就需要管理者教師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來進行管理,可以讓人持之以恒的動力除了教師個人對課程、對網(wǎng)絡教學的執(zhí)著以外,還有來自學習者的積極參與、肯定和贊賞。只有這樣,博客教學平臺才能持續(xù)發(fā)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明確定位,突出特色
“教之道,貴以?!?,一個好的博客教學平臺的最重要秘訣就是專注。因此,首先要明確自己建立教學博客的目的,確定好博客的方向,把個人有限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這個領域上。一門課程的個人教學博客,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隨時將課本上沒有的補充知識、習題等材料上傳到博客教學平臺,供學生課后學習,從而無需印刷紙質(zhì)材料而受到時間和資金的限制,使教學更加靈活方便。除了內(nèi)容發(fā)布靈活、更新便捷的特點外,交流互動方便、活躍應是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的另一特色。
(二)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作為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博客文章的撰寫者的主角是教師,教師不能唱獨角戲,要想辦法吸引學習者積極參與。在個人教學博客建設的實踐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界面美觀,便于閱讀。從模板設計、日志分類、文章標題、文字的字體、字號和顏色、圖片大小等各個方面,體現(xiàn)簡潔明了、清晰美觀的風格。
2.建立各種交流渠道,及時回復相關問題。一定要堅守一條原則:有問必答。不管是哪一個來訪者的提問,都會及時地給予相應回復。
這樣,以教學博客為載體的互動交流,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師與本人教學班級學生之間,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交流一方面可以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教學實例更加豐富、生動;另一方面也成為博客管理者能堅持不懈地不斷完善個性化教學平臺的動力源泉之一。
(一)存在的問題
1.加強對博客教學管理的組織
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的運用效果,取決于教師的投入的責任心,以及學生的參與的熱情,特別是對參與教師和學生的組織管理上,教師不僅僅是上課,可能還兼任各種工作,投入的時間精力會受到影響,而且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對課程的參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取得課程博客在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加強對博客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是關鍵。
2.具備相應的軟硬教學環(huán)境
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的運用對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問題提出了較高軟環(huán)境要求,教師必須熟悉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教學平臺的正常運行還要依靠學校機房的電腦配置,網(wǎng)絡配置,學生在家上網(wǎng)或在課堂利用手機APP也需要網(wǎng)絡等硬環(huán)境。如果缺乏這些軟硬教學環(huán)境,傅客教學平臺的開展也會受到影響。
(二)未來展望
基于博客的教學平臺是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是教育思想和教學內(nèi)容表達的一種輔助手段。隨著博客技術越來越成熟,隨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領導的大力倡導,隨著博客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學習者認可,博客技術必將在教學溝通、教學方法等方面更有效地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必將我們的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里程。
參考文獻
[1]婁輝.利用blog構建個性化教學平臺的實踐與探索[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8,(12):61—63.
[2]李萍萍,張紅云.課程博客平臺的構建及應用[J].科技信息,2010,(1):59.
[3]湯富源.基于Blog構建教學平臺的一些思考[J].農(nóng)業(yè)網(wǎng)絡信息,2006,(6):97-98.
[4]琚向紅,王紅梅.開放教育課程博客的構建、模式與應用[J].遠程教育雜志,2012,(2):104-112.
黃巧芳(1984.3-),女,壯族,大學本科,中級職稱,主要從事中職教育工作。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