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蛟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21)
中小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馬士蛟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2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體育這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踐活動和理論體系正在加快步伐走進社區(qū)、走進校園、走進家庭。當今,體育運動已經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人們宣泄的途徑,體育運動呼喚人們表達自己久欲表達但又不易表達的那種征服欲望,宣泄一下早已被壓抑的不能再壓抑的情緒。體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數人們尤其是在城市的市民很愿意“花錢買健康”。近年來,國家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體育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被視為祖國花朵的中小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這將嚴重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體質健康,該文針對這一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小學生 體育 體育課 對策研究
如今,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令人擔憂,中小學生出現各種身體和精神上的疾病,成為“玻璃少年”,很多疾病的發(fā)病年齡都大幅度提前。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的今天,中小學生在學習面臨巨大壓力,體育因其獨有的特點成為了中小學生最為熱衷的娛樂項目。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在不自發(fā)的運動過程中生生氣勃勃,但是,在體育課中卻是暮氣沉沉,有些學生甚至還出現逃課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讓學生既喜歡體育又喜歡體育課成為當務之急!
1.1 體育課有紀律性,而學生自主體育沒有
體育課強調紀律,強調一致,而活潑好動是中小學生的天性,這是學生最討厭的。體育課有紀律約束,而體育活動沒有,可以跟隨自己意愿自由進行,學生喜歡體育,是通過小群體形式參加,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且參加的往往是自己的好友,且愛怎么玩就怎么玩,氣氛活躍,充滿快樂。而體育課就大不一樣。例如:體育課上學生們手拿籃球以后是那么得興奮,迫不及待想加入到你爭我搶的游戲中,但是,教師一聲令下,要求同學們認真看老師示范,球怎樣拿,腳怎樣站,怎樣發(fā)力,動作要領是什么等等。然后大家按照老師的要求整齊劃一,按部就班的進行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原有的激情被抑制了,不僅使老師教的苦,學生學得累,對體育產生厭倦感,出現了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怪圈”。
1.2 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調查發(fā)現,有的老師選擇的教學內容過于復雜,過于成人化,是學生難以接受的,小學生自制力本來就比成人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時間比成人短,教師花大量時間在體育課上講技術要領是小學生一時難以接受的。而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的考核往往重視學生對動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全面鍛煉身體,提高鍛煉興趣的目的。使得一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難以達標,甚至對體育課產生恐懼感。而且體育課在授課地點上有別于其他的教學科目,在室外進行,使得一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產生錯誤的認識。湯利軍在其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名學生,他們久坐的教師來到操場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舒散一下禁錮著的筋骨,放松一下緊繃的大腦,希望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活動,他們認為體育課就是“玩樂”。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學生更加沒有耐心聽從老師講解動作要領,使得他們對體育課產生厭煩感。然而,事實上,體育課是一門課程、一門科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科學性[1]。
1.3 學校、老師對體育課不重視
體育雖然被納入中考,但是有些學校對待體育的錯誤態(tài)度還沒有糾正過來,過分重視主要學科的成績,而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體育只要達標就可以了。目前我國教育仍主要是應試教育,成績、分數、名次、升學率仍然是評定教學效果的主要準則。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不等式即8~1>8,這是講的學習效率問題,拿出1 h進行體育鍛煉,再用7 h學習比8 h全部學習時效果好,體育鍛煉與學習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而絕非彼此對立[2]。體育課被占課的現象很常見,學生帶著文化課課本去田徑場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體育課在她們的期中期末考試中所占的比例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特別是到了畢業(yè)班級,而幾乎所有的副科教學內容都要為主要學科的教學讓步,體育教學時間被嚴重擠壓,以至于被取消,因此,難得擁有一節(jié)體育課的情況下,學生們很希望舒緩一下緊張一天的身體與大腦,更不愿意在進行體育課的學習。
1.4 場地器材缺乏
大部分學校的體育場地較小,而且是最原始的煤渣田徑場,下一場雪或一場雨,體育課就法正常上課,只能停課,給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帶來很大壓力。同時,學校器材缺乏,學校領導不重視體育,在體育上投資欠缺,加上近年來大量擴招學生,人均活動場地和器材相對不足,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效果。[3]長期下去,就形成了“老師一個哨,學生一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教學模式。
1.5 學生家長對體育的錯誤認識
在長時間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學生家長對體育課的認識仍然沒有轉變過來,仍然對“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深信不疑,大多數學生一直以升學,高分為目標,忽略了體育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對體育興趣不高,對體育課缺乏正確的理解。[4]他們只認為體育課就是簡單的玩玩而已對體育課較為輕視,他們也沒有深入體會體育對孩子身體和心理上所帶來的巨大的益處。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的都不重要,況且過多的體活動會影響到了學習。并且現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學生比較溺愛,拒絕孩子參加任何體育活動,避免出現損傷,疲勞等。由于家長的觀點會影響到子女,這也是造成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重要原因。
2.1 教師教學手段多樣化,個性化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游戲性,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消除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存在的束縛感。例如:當學生學完某個技術動作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分組練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練習時的認真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教師還應該針對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盡量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有針對性的給予指導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上無限的樂趣。
2.2 學校加強對體育的重視
學校對體育課不重視是學生不上體育課的主要原因,首先體育教師應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節(jié)體育課,包括內堂課。不要讓其他科目教師隨隨便便占課,這樣不僅是最自己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不尊重。其次,學校應適當加大對體育課的考核力度,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體育也是一種科學,一門學問,加強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最后,學校應加大對體育場地及器材的投資力度,避免因為器材的缺乏而使得體育課開展困難甚至無法開展。
2.3 大力宣傳體育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及家長對體育再認識
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對學生開展有目的性教育,以便充分得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更知道所學的每項知識和技能的目的,以及了解這些知識技能對自身及社會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客服懶散、怕苦、怕累的心理,喚起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改變體育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就不要的現象。同時,要力求改變學生家長對體育課的作物認識,讓他們意識到體育學習也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不應該受到輕視,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緩解學習壓力的良好基礎。
3.1 結論
(1)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要來源于體育課本身的特點、教師,學校,學生本身及家長。
(2)要想消除“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這必然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3.2 建議
(1)適當加大體育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并且使考核項目盡量是某項技能,而不是技術含量不高的體能類項目。
(2)讓學生在上內堂課期間多看一些大型比賽的視頻,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的魅力所在,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3)將體育納入高考,體育進高考不但不會變成一種新的“應試”,而且還會促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逐漸養(yǎng)成,體質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5]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新的認識。
[1]湯利軍.淺論“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3):99.
[2]李強,梁建平.將體育納入高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6):79-83.
[3]郭偉昌.淺談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體育興趣[J].科技信息,2012(11):219,246.
[4]李東.試談興趣是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2(1):85-86.
[5]梁恒.淺談高考體育與“應試”[J].搏擊(體育論壇),2012(8):9-10.
G80-05
:A
:2095-2813(2015)10(a)-01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