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陵生/編譯
保護隱私之“軍備競賽”:“聲音指紋”識別技術
方陵生/編譯
“聲音指紋”為你提供方便和安全,但同時也可能引起涉及隱私的許多問題。
“我的密碼就是我的聲音。”也許要不了多久,你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當你打電話給銀行或信用卡公司時,你可以這么說了。像指紋或虹膜掃描一樣,每個人的聲音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些安保公司已經(jīng)將語音識別作為一種新的便捷的身份驗證手段。但是專家們擔心,聲音指紋可以在未經(jīng)聲音主人的同意用來確定個人身份,將有可能導致侵犯他人隱私,或干涉言論自由。
通過記錄一段講話并分析聲音的頻率,就可以得到一個人的聲音指紋,說話人聲道的長度,或缺牙在聲音里留下的痕跡等一些物理特征,會形成一個人獨特的聲譜特征。
與指紋不一樣的是,聲紋可以與一些行為元素結合在一起,如聲音的節(jié)奏、方言和口音都是很容易區(qū)分的一些特征,例如,同為好萊塢著名演員的克里斯托弗·沃肯與摩根·弗里曼的聲音就很好區(qū)分的。旨在聽懂人們說話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會盡量減少和弱化這些差異,將太高的尖音正?;瑢⒄Z流中的停頓和口音忽略掉等。但對于用來確定某個獨特個體身份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來說,確認這些差異卻是至關重要的。
聲紋系統(tǒng)通常讓用戶重復某個標準的短句,從理論上來說,身份竊賊可以將這些短句記錄下來,騙過識別機器。安全性更強的替代系統(tǒng),會重復向客戶提一些隨機選擇的問題,比如,“系統(tǒng)提示用戶,現(xiàn)在請說這句話?!闭Z音識別技術行業(yè)的領軍者,馬薩諸塞州紐恩斯通訊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員弗拉德·賽諾哈(Vlad Sejnoha)說道,身份竊賊“很難提前準備好所有可能的錄音內(nèi)容?!庇行┫到y(tǒng)不需要客戶回答短句,而是一邊對某個人的聲音進行分析,一邊在后臺傾聽儲存的聲音指紋進行比對。
聲音指紋身份驗證的需求正在急速飆升。紐恩斯公司負責人布雷特·巴拉克(Brett Beranek)表示,在過去24個月里,該公司的獨特聲音指紋已達3 500多萬,相比之下,在過去10年只有1 000萬。但是巨大的聲紋數(shù)據(jù)庫有可能讓人們幾近無隱私可言。
“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一樣,聲紋技術也確實在努力提高隱私保護力度,因為這種技術讓企業(yè)和政府擁有了在人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來確定個人身份的能力?!泵绹又菖f金山專門從事生物識別技術電子的前沿基金會的律師珍妮弗·林奇(Jennifer Lynch)說道。她說,這對于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所指的“保護匿名言論”是一種挑戰(zhàn)。
如何以及何時可以合法提取聲紋資料尚模糊不清。許多國家已有立法來規(guī)范竊聽行為,語音識別添加了一個大多數(shù)議員尚未考慮到的重要的新手段,林奇說。根據(jù)過去的一些做法,一些財大氣粗的公司會集中一部分財力來追蹤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購物習慣。只要識別認定了某個特定的潛在客戶,在他們拿起電話,或走近收銀臺時,就意味著是一個潛在的營銷機會來了,同時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便利。與許多新出現(xiàn)的身份識別技術一樣,在便利和隱私之間,還尚未達成一種平衡。
[資料來源:Science][責任編輯:彥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