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玲
急診科是一個高風險的醫(yī)療環(huán)境,危急重癥患者較為集中,護士工作負擔繁重。隨著衛(wèi)生事業(yè)改革的深入,患者就醫(yī)意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社會輿論和媒體等多方面的壓力累積使急診科護士長期處在高應激狀態(tài)下,機體易出現(xiàn)器官功能障礙,產生工作倦怠感,嚴重影響醫(yī)療護理質量,制約護理職業(yè)的發(fā)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筆者所在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急診科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本次調查對象均為女性,年齡 20~41歲,平均 27歲,工作年限 1~25年,平均 6.5年。文化程度:大專72名,本科;28名,職稱:護士62名,護師29名,主管護師9名。
1.2 調查方法 自擬調查問卷兩份,一般情況問卷和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一般情況問卷包括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需減壓時間。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由5個方面組成[1]: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的問題;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問題;工作環(huán)境及儀器設備問題;患者護理方面的問題;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等共35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壓力的程度越高。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數據以樣本平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采用Z檢驗,并采用Logistics逐步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士工作壓力源主要來源于患者對護理要求方面的問題、護理業(yè)務方面的問題、時間分配及工作量的問題(表1),體現(xiàn)在患者的要求過高或過分,工資福利待遇低,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低,工作量太大,擔心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事故等(表2)。通過調查急診護士要求減壓時間以每季度1次居多,占72%。
表1 護士工作壓力源情況(±s)
表1 護士工作壓力源情況(±s)
項目 得分患者對護理要求方面的問題 2.66±0.00822護理業(yè)務方面的問題 2.64±0.00722時間分配及工作量的問題 2.52±0.00098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2.34±0.00242工作環(huán)境及儀器設備問題 2.09±0.02592
表2 護士工作壓力源前九位得分情況(±s)
表2 護士工作壓力源前九位得分情況(±s)
項目 得分患者的要求過高或過分 3.61±0.0384工資及福利待遇低 3.50±0.0315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低 3.28±0.0197工作量大 3.22±0.0169擔心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事故 3.22±0.0169經常倒班 2.94±0.0067患者不合作 2.83±0.0041患者的家屬不禮貌 2.50±0.0071晉升的機會太少 2.11±0.0033
3.1.1 外源因素 患者法律知識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對醫(yī)療服務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之社會輿論對醫(yī)患矛盾導向的偏頗,加大了護士的心理壓力,而急診護患關系的特點是建立時間短,要求高,因工作量大醫(yī)患溝通欠佳,矛盾突出[2]。急診患者往往起病危急,得到有效治療的期望急切,家屬大多數無思想準備,情緒處于應激狀態(tài),常遷怒于醫(yī)護人員。
3.1.2 對象因素 本研究顯示,醫(yī)院護士的首要壓力源是患者護理要求維度。此項壓力源持續(xù)增強,急性發(fā)病或突發(fā)事件造成傷殘的患者及家屬心理反應強烈,希望盡快得到高水平、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患者病情瞬息萬變,不確定因素多,加之家屬暴力致傷醫(yī)務人員的事件頻發(fā),給護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3.1.3 職業(yè)因素 第二壓力維度是護理業(yè)務方面的問題,與維度內的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低,經常倒班、工資福利待遇低和晉升機會少等有密切關系。當今社會,護理工作轉變?yōu)橄蚧颊咛峁┥?、心理、人文的全面照顧,很多護士長期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tài),易使生物鐘紊亂,精神壓力變大,回報低于期望值。
處于第三壓力維度是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問題,三級甲等醫(yī)院急診科就診的急危重癥患者多,突發(fā)事多,工作節(jié)奏快,護士經常倒班不斷面對高強度、高風險的急救工作[3]。急診科護理工作存在不確定因素多、工作量大,護士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
3.2.1 增強護士心理素質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及服務意識急診科的護士不僅要求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水平,還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和責任感。可以經常聘請有關專家進行相關知識講座,展開心理訓練,開展護士心理咨詢,及時給予心理咨詢和疏導;護士也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醫(yī)學心理學、人際溝通與技巧等的學習,有意識地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穩(wěn)定的情緒和積極健康的精神,提高面對不良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習自我疏導,自我調節(jié),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能力。在護理工作中,不斷強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人為本,改善服務態(tài)度,進行護患換位思維,根據患者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選擇適宜的溝通方式,予以解釋、安慰和鼓勵,融洽護患關系。
3.2.2 實施對護士安全保障措施 改善工作設施及環(huán)境,提供醫(yī)護人員專門通道及緊急出口,加強保安人員的巡視監(jiān)控,保證醫(y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及人身安全。通過和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弘揚醫(y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提高公眾對醫(yī)護人員的尊重。
3.2.3 配備合理的人力資源,加強管理者干預[4]從人力資源角度科學合理的計算護理工作量,采用科學、靈活的彈性排班,合理調配人員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樹立護理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充分利用激勵機制,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福利待遇,使個體有歸屬感和成就感,利于提高急診急救水平及護理質量。
3.2.4 建立護士支持系統(tǒng),開展減壓活動 實行緩解心理壓力的人性化管理及營造良好的醫(yī)院氛圍,為護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制訂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建立支持系統(tǒng)[5]。管理者多關心護士,傾聽心聲,增加科室凝聚力并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和深造、晉升的機會。每季度開展減壓活動,如:團體活動、心理咨詢等,緩解護士心理壓力。
[1]趙 然,方曉義.護士工作壓力、A型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2):153-155.
[2]席淑華,周 立.15起急診護理糾紛原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2,7(37):43.
[3]奚衛(wèi)珍,章涇萍.急診科護士工作壓力源與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2):7-10.
[4]王炳蓮,張 菁,張 紅.急診科護士壓力源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00-102.
[5]高 靜,付昌萍,游進會.臨床護士工作疲潰感與工作壓力源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9C):2468-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