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斌
(南京工程學院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61)
新形勢下高校足球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
鄭 斌
(南京工程學院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61)
闡述了新形勢下高校足球教學的現狀,分析了新形勢下高校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以期為今后高校足球教學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高校;足球教學;現狀;對策
當前,高校足球教學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越來越多元化。而在足球技術教學方面,也不再只是單一的教學模式,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整體上看,高校足球教學有著良好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國足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還有所不足,部分高校在開展足球教學改革時,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因此,要充分重視足球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這對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校學生對足球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之間水平差異很大。并且高校學生的年齡一般為20歲左右,已經錯過了掌握足球技術動作的最佳學習時期。另外,由于高校足球課教學課時少,場地十分緊缺,因此學生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基本的足球技術動作。并且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機制不合理,體育教學機制,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較簡單,教學手段也很單一,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趣味性,讓足球技術教學脫離了身體鍛煉,難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足球教學的教學效率很低[1]。雖然一些高校在開展足球運動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都為足球教學付出了努力,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從當前高校足球教學現狀來看,還是明顯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制約。并且教學矛盾十分突出,過差的足球氛圍讓高校足球教學的發(fā)展還十分落后。這樣不僅極大降低了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情,也讓高校在開展足球教學時,處在了一個十分尷尬和被動的境地。因此,必須對當前高校足球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認真分析和深入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1 教學方法落后
當前,雖然高校體育教師有著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但是其自身綜合素質很難滿足新形勢下足球教學改革的要求,很難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一些高校中,由于體育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教學水平一般,教學方式落后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高校足球教學的開展,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很多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十分落后,在教學過程中仍以教師為中心,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甚至個別體育教師沒有較強的職業(yè)道德,責任意識也不強,消極對待工作,敷衍了事,分離了教書和育人的關系。個別體育教師還從事商業(yè)活動,讓教書成為了其謀求利益的工具,這些現狀不僅為學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教學體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高校教學中很多足球課程都忽視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而是采用“一鍋端”的方式[2]。這樣的教學方式造成基礎差的學生學不好,基礎好的學生不愿學,學生整體水平低,不能在理論與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另外,很多高校沒有合理安排足球課程,用于開展足球教學的場地也十分有限,不能容納幾個班一起上體育課。這樣一個班在上課時,其他班學生只能自由活動,嚴重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高校足球課程的有效開展。
2.3 學生積極性不高
很多高校學生對于足球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很低,足球意識十分薄弱。很多學生在高校中開始變得獨立,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做主,缺乏教師與家長的監(jiān)督。因此,在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有不負責任態(tài)度,在體育課上消極對待,得過且過。并且有的學生會認為自己平時經常玩足球,因而不能認真上課,這樣就不能很好的領悟足球的技術。
2.4 硬件設置不健全
很多高校在足球教學改革中,受到了足球設施、場地以及教學時間等因素制約,因此成效很差[3]。足球設施、場地以及器材等是實現足球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物質保障。雖然很多高校都投入了一定資金,對校內足球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不管是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達不到新形勢下對高校足球教學的要求。因為高校足球當地設施有限,很多場地不僅硬且很不平整,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運球、傳球等技術動作。同時還極易導致學生腳部的扭傷,耽誤正常課程的學習。另外,在我國高校中,體育課一般是一星期一次,每次90分鐘,體育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安排較多的學習內容,學生學習到的東西很少。
3.1 設計豐富教學內容
當前,在很多高校的足球課堂上,教學內容十分簡單,未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必須重視加快對足球教學模式的改革。我國高校體育制度在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時,要對足球課堂教學的改革加以重視,這也是整個體育教學制度改革的重點。這些年來,大部分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中,雖然也積極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讓學生自由選擇課堂,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生活的環(huán)境,沒有對足球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挑戰(zhàn)。很多教師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按部就班的為學生講解足球運動技術,缺少了對足球教學手段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就不能夠促進高校足球教學制度的發(fā)展。為解決這個現狀,高校不僅要加快對足球教學模式改革的步伐,還要科學合理設定足球教學的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對學生進行分班編組。同時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足球練習,而教師則根據小組中每位成員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開展分類教學。另外,要充分考慮到各種教學形式,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與考核制度,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自主加入到足球訓練中,讓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3.2 轉變足球教學理念
高校要改變足球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足球活動給予正確合理的指導,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4]。培養(yǎng)學生綜合身體素質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幫助學生身體發(fā)育,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育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體育習慣。所以,高校在開展足球教學過程中,要讓足球本身的魅力與趣味性得到充分發(fā)揮,針對學生愛動愛玩和喜歡新事物的特點,對現有的足球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足球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足球練習充滿熱情,并且在學習足球的過程中,體驗到足球的魅力與樂趣。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學生如果沒有強壯的體魄,并且不加強鍛煉,在未來就不能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站在這個角度來看,讓體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牢固結合在一起,勢必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學生也能夠在長期的鍛煉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3 更新心理健康觀念
高校在對足球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時,要將心理因素有機的融入健康教學中,增強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自覺性,從而實現讓學生的身體得到有效的鍛煉,保證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著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健康意識。高校在進行足球教學活動時,要對足球運動具備的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加以運用,培養(yǎng)學生永不服輸的意志和頑強勇敢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高校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學生經過在足球場上的運動,比如奔跑、跳躍、對抗以及競爭等,能夠產生自由、暢快和奔放的感覺,可以將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壓力與煩惱得到有效的釋放,從而放松自己的身心。學生經過長期的足球運動和鍛煉,對于學生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保持一種樂觀向上、從容淡定以及永不服輸的心態(tài),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3.4 合理安排教學模式
高校要合理安排足球體育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自身的運動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足球分類教學。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理念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每位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區(qū)分對待。比如,有的學生擁有較好的運動素質,教師可以針對此特點,為他們安排有競爭性和對抗性的足球賽事,以此讓學生牢固掌握足球操作技能。而對于一些自身運動素質較差的學生,或者是剛開始接觸足球的學生來說,教師在開展足球教學時,主要應該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引導和講解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濃厚的足球運動,根據實際情況降低足球教學內容的難度,只有這樣,這些學生在能夠在簡單的足球活動中,達到熟練掌握足球運動知識的目的。讓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不斷提高,從而徹底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況,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足球學習中來,同時這樣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其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當然,高校的足球教學,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但是也不應一味的遷就于學生,而是要真正發(fā)揮出學生主體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要不斷養(yǎng)成自覺參與足球訓練的習慣,從而讓自身的健康素質水平得到不斷提升,讓學生始終保持健康第一的思想。
3.5 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高校以往的足球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了學生足球技術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顯得十分被動。因此,高校在進行足球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教師要積極做到指導學生進行訓練的工作。教師要從實際足球教學內容出發(fā),對引導式教學方式加以利用,通過循序誘導,對足球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對比,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新的教學方式下進行思考和實踐[6],并加深對足球運動原理的理解,掌握到牢固的足球技術動作要領。另外,高校在進行足球教學時。教學內容也要充分滲透道德知識,讓學生能夠尊重教師、隊友和對手,并且也要讓學生保持團隊協作、友愛互助、通情達理、認真負責的精神。這樣就不僅能夠完成教學目標,還達到了育人的目的,讓學生的整體人格不斷完善。
在新形勢之下,高校足球教學理念需要融入健康的觀念,不斷對其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而教師也要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趨勢,為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出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當前,要對高校足球課程教學目的和任務有著正確認識,進一步調整和規(guī)劃體育教學大綱。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因此,在開展足球教學時,教師既要教授學生足球技術知識,還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高校足球教學的改革發(fā)展道路上,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新時期要求的優(yōu)秀人才。
[1]李尚胥.高校足球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創(chuàng)新之路[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130-132.
[2]崔先友.高校體育足球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民營科技,2012,09:169.
[3]楊宏萍.當前高校足球教學現狀及對策探析[J].才智,2012,27:297-298.
[4]岳抑波.突破瓶頸創(chuàng)新思路,開創(chuàng)高校足球教學新局面[J].當代體育科技,2013,15:41-42.
[5]程學超.簡析高校足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運動,2013,15:106-107.
[6]王繼偉.淺談普通高校足球課教學的現狀及措施[J].才智,2014,05:160.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Football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o It
ZHENG Bi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61, Jiangsu,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es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football teaching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football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football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tball teaching;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鄭斌(1961-),福建福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足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