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飛(商丘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商丘 476000)
論多元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①
程飛
(商丘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高校乒乓球教學關乎到乒乓球運動在高素質人才中的推廣,也是高校培養(yǎng)全面性人才需要著重關注的課題。該文通過對多元教學法的需求因素分析它在乒乓球運動中開展所具備的優(yōu)勢和開展后所帶來的積極意義,得出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運用是合理且科學的選擇。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運用對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乒乓球運動推廣都有重要意義。
多元教學法 乒乓球 積極性
先進的教學方法是高校開展教育和傳授知識的武器,教學方法的轉變關乎到課堂的教學質量和該學科文化的傳播?,F今,乒乓球教學方法面臨向多元教學法的轉變,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法在教學中開展及其開展帶來的效果是需要受到高校教育重視的。
多元教學法是相對于單一性的傳統教學方法而言,是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靈活實施的現代科學教育方法。多元教學法是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利用教育資源、科學分析教育主體把教學和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的先進教學方法。多元教學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教育方法盲目傳授知識忽略學生自主性和全面發(fā)展的缺點。多元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關注學生興趣還好培養(yǎng),因材施教。多元教學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接受教育的能力。
2.1時代教育背景
當下,舊的教育體制已經無法滿足現今人才的需求,新的教育體制亟待建立。素質教育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改革成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型教育體制。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也要求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多元教學方法適應當前教育體制需要,注重學生自主性和全面性,實現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對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yǎng)結構的要求更細致。多元教學法杜絕傳統教育法中單一性、封閉性、守舊性從更加基礎的教育階段提高學生的全面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興趣愛好的能力,為多元的人才需要提供資源。
2.2因材施教的需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教師為核心展開課堂教育進行統一的“填鴨式”教學,忽略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傳統教學法難以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導致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生特殊性的喪失,無法成為全面人才培養(yǎng)的儲備力量。多元教育方法從教學資源、學生特殊性、學習上的交流性著手,運用多種的教學手段、針對學生的區(qū)別對待能夠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培養(yǎng)別具一格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性素質人才。
多元教學在課堂上可以從班級人數、教學時間、教學地點、多媒體設備、教學任務模塊著手因時、因地、因人、因資源制宜,達到多元教學的目的。這樣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滿足因材施教的要求,為培養(yǎng)全面性人才做基礎,為向新的教育體制過渡做準備。
2.3教師的群體訴求
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無法顧全所有學生的需求,不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去區(qū)別對待知識單一的講述,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授。學習內容的封閉單一、學習資源缺乏致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壓力巨大。僵化守舊的教學方法、缺乏活力的課堂氣氛使得教師的教育積極性也遭受打擊。在多元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作為參與者具有比較輕松的心態(tài)。另外,對學生因材施教使得學生課堂活力增強的同時課堂積極性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積極性被調動,教師的講授積極性也得到提高,無形中教學質量也獲得提升。所以多元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群體積極支持的。
3.1調動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
乒乓球教學在現今高校開展時主要以通行的基礎理論知識為指導,以現行的乒乓球基本技術為教學內容,以重復訓練為教學手段而展開。這種以班級整體為單位的對待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反復的體能和技術訓練也會引起學生反感。
乒乓球是力量、技術和智慧結合的運動,后天訓練固然能對技術提高有幫助,但是練習者的身體條件如果達到合適的標準得到針對性的訓練更能獲得長足進步。多元教學法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區(qū)別化對待,從最優(yōu)角度培養(yǎng)學會的技術、理論,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興趣愛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2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固有的教學法中學生接受的是統一性的教育,教師把課堂任務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演示之后由學生自主訓練。這樣一來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而不能在原來要求的基礎上獲得更加突出的進步。多元教學法針對性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這種由學會自主性參與的訓練往往能滿足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在原來的教學要求基礎上學生往往能夠形成對技術和理論的獨立思考,獨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獲得提高。
3.3提高教師課堂授課質量
在原教學法的基礎上教師只能在教學任務和理論、技術講述上下功夫,而由此得來的成果總是事倍功半。課堂雖然以教師主導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授課質量的保證。多元教學法從根源著手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生在乒乓球學習中更加認真、接受技術和理論傳授也更有效率。這從根本上解決了教課質量差的問題,穩(wěn)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從另一角度說也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學課堂充滿活力,也從另一方面增強了教學質量。
4.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運用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首先,多元教學法是不同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從而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在傳統應試教育的任務式教學法中往往忽略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興趣愛好是素質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能夠充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國家需要的全面性高素質人才。
多元教學法在培養(yǎng)提高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提高學生乒乓球技術和理論知識。乒乓球運動是技術、力量、速度、智慧的結合,是我國普及程度最高的運動之一。這項運動是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項目之一。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開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體育運動鍛煉身體的效果。身體素質是全面性人才要求的重要素質,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4.2促進乒乓球教育質量的提高
在傳統教學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獲得具體化的體現,學生和教師的課堂練習也僅僅止于技術講授和理論傳授,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能得到全面良性發(fā)展。處理好學生的教師的關系,是新教學法對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多元教學法使師生之間除前期理論和技術講授外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使兩者之間的關系良性發(fā)展。
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提高系于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與教學資源的關系、學生與教學方法的關系這幾者。多元教學法深入分析教學矛盾,和諧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學資源問題和教學模式問題。乒乓球課堂的順利開展使乒乓球教育質量獲得提高,乒乓球教育水平也隨之逐步提高。
4.3促進高校學生體育精神培養(yǎng)
多元教學法使乒乓球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乒乓球運動在學生群體中廣泛傳播。體育運動更加順利地開展是增強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理念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的重要途徑。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關乎到國家未來國民所具有的體育素質,是推廣乒乓球運動所要達到的最終意義。
(1)多元教學法更適應當下的時代背景和教育體制轉變,相比于傳統教學法來說更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的需要,也適應了高等教育普及的要求,是我國教育體制向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開展更適合當前的課堂環(huán)境,符合學生和教師在學習和授課中的需要。多元教學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給予了學生主體在課堂上足夠重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符合教師授課對教學手段和學生學習熱情的要求,是高校學生和教師共同支持的。
(3)多元教學法以多種的教學手段對學生愛好、興趣、技術進行教育。因材施教使乒乓球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致得到提升。在多元教學法下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性都得到發(fā)展。
(4)多元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應用能夠推動高校乒乓球運動的開展,為學生體育精神的建立和發(fā)展提供前提。多元教學法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全面的、具有充足身體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它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高校學生的體育意識,最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開發(fā)。
[1]李方.對立與融合: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91-97,151-152.
[2]牟琨.落實全民健身計劃 推動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J].新西部:理論版,2015(6):156,163.
G8
A
2095-2813(2015)12(b)-009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98
①程飛(1983—),男,河南商丘人,漢,碩士研究生,商丘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