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古訓朗讀】
百善孝為先
——《圍爐夜話》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宋)楊萬里
善人者,人亦善之。
——(春秋)管仲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春秋)曾子
【古訓釋義】
孝,是中華民族極為重視的觀念,也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指兒女的行為要順從父母、家里的長輩的心意,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要做善良的人,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
宋代的楊萬里曾經告訴我們:善良的人,就算做一百件善事也覺得不夠。春秋時代的管仲說:一個善待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善待你的。
曾子也奉勸人們要多多行善,他說:如果一個人喜歡做善事,福運或許還沒有到來,但災難卻已經遠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