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林
《隱私和隱私權》這一課出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第一框內(nèi)容。本課內(nèi)容對應的課標依據(jù)是:“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标P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根據(jù)以上針對本課的課標依據(jù),在“高效課堂”春潮涌動的今天,教者本人對這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作了大膽的理性嘗試,竟然功夫還真不負有心人!殊不知,一堂課下來,還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隱私和隱私權》這一課,我確定的課型為預展課,即預習+展示;擬定的學習方式是任務分解合作學,即具體通過閱讀、討論、展示、訓練等去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綜合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我向?qū)W生明確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是:
知識目標:區(qū)分隱私和隱私權。
能力目標:明確保護隱私和隱私權的必要性。
情感目標:樹立個人隱私意識,增強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重難點:
1.隱私的含義和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2.保護隱私的意義,澄清隱私就是丑事的錯誤觀點。
整個教學設計按六大板塊構成。
第一大板塊:復習導入。
首先,情景切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我的教學經(jīng)驗中,任何一節(jié)課,課前導入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讓你能否抓住學生的情感、扣住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全身心地在課堂中主動配合給力。因此,我創(chuàng)設的情景是:同學們,在很多年以前,在手機和電腦還沒有走進人們生活的時候,在這么一所學校,有這么一個跟我們相同的班級,可這個班主任竟然扣押了他班上的一位學生的書信達數(shù)十封,理由是怕分散學習,因為他是班里的優(yōu)等生,在今天看來,你們作何評論呢?我們今天就要討論這個問題。
其次,板書課題,隱私和隱私權(見電子白板),并解釋其詞義及法律意義。(略)
第二大板塊:電子白板上出示該課的教學三維目標、重難點及學習方法(見上),然后要求師生齊聲朗讀目標、重難點,讓學生學習有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大板塊:閱讀課文。(學生自由瀏覽課本內(nèi)容,做到理解強記互背知識點)這一板塊的設計旨在讓學生掌握目標后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會讀書、會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這一板塊由以下幾個細節(jié)完成:
學生:
1.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圈點批注)
2.小組在自己的展臺區(qū)默寫你認為重要的內(nèi)容或知識要點。
3.對手PK組“互評”。
教師:
點評與小結
第四個板塊:能力展示。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師設計了“要求學生用理解性的語言討論并回答以下思考題”,這個主干題由三個子題組成:
1.隱私的含義是什么?隱私所指的具體范圍有哪些?在怎樣的情況下,可以將有關的個人信息公開給對方?
2.隱私權的含義是什么?你知道教材中對公民的隱私權有哪些法律規(guī)定?
3.保護隱私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你知道怎樣的情形不屬于隱私,也不受隱私保護?由于我們現(xiàn)在采取的是小班額,即每個教學班不超過四十人,也就是把全班學生按不同學科的具體情況分編成若干個四人學習小組。教師將以上任務分解到各個小組中,各小組的小組長帶著老師分配的不同任務組織該小組進行合作、探究、討論。充分發(fā)揮團隊智慧,用理解性的語言理解以上思考題。這一個板塊也是由“小組討論”“分組展示”(即全班進行各小組輪番表達展示)與“師生點評”這三個細節(jié)完成。
第五個板塊是課堂總結。在這一板塊中,先由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收獲,然后由老師幫學生歸納并在白板上呈現(xiàn):隱私包括私人信息、個人私事以及私人領域;隱私權指私人生活安寧權、個人信息保密權、私人通信安全權等。
第六大板塊是鞏固訓練。教師根據(j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很緊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等現(xiàn)象編寫了兩道微型測試題即五個單選題和一道材料題(從略),課堂反饋效果非常令人滿意。
正值“高效課堂”課改春風吹拂大江南北之際,我校正在實施網(wǎng)絡背景下的自主式開放型“一、三、五”高效課堂改革模式。隨著我校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穩(wěn)步推進,我的“有效課堂”也將會愈來愈嘗到甜頭。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