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兵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CT室,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造影中的應用及價值探討
劉 兵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CT室,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目的 探討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CTA)在冠脈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接診的60例疑為冠心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CTA檢查,并最終行冠狀動脈造影確診,評估CTA診斷冠脈狹窄的診斷價值性。結果 CTA對冠脈陽性病變的敏感性為76.47%、特異性為94.90%、陽性預測值為60.47%、陰性預測值為97.60%;CTA對左前降支(LAD)的診斷敏感性顯著高于其他分支(P<0.05);CTA對左主干(LM)、回旋支(LCX)、右冠脈(RCA)、LAD的診斷特異性均較高,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應用CTA檢查,可獲得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且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其是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理想手段。
冠狀動脈造影;CTA;冠脈狹窄
目前,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仍為冠狀動脈造影,但其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性診斷方式,會對機體造成較大損害,故難以在臨床上廣泛推廣。CTA技術的問世,以其無創(chuàng)性、準確性優(yōu)點迅速受到了廣大臨床醫(yī)師及患者的青睞[1]。本研究旨在明確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成像技術在冠脈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診的60例疑為冠心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非典型胸痛、不穩(wěn)定或穩(wěn)定心絞痛、無癥狀心肌缺血。并排除心源性休克者、哮喘者、有心動過緩病史者、失代償心功能不全者、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33~81歲,平均年齡(60.5±10.3)歲,飲酒31例,吸煙29例,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壓3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64層螺旋CT冠脈造影成像檢查,并最終行冠狀動脈造影予以確診。
①CTA檢查:(1)檢查前準備:CTA檢查前,禁食4 h,做碘過敏試驗,并進行心率監(jiān)測,對于心率過快(>70次/min)的患者,口服25~50 mg倍他樂克,用藥1 h后在進行心率監(jiān)測,若心率仍高于70次/min,則再次服用倍他樂克25~50 mg,從而將心率快控制在70次/min以下。(2)檢查方法:儀器選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optima 660型64層螺旋CT診斷儀。使用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射80~100 mL優(yōu)維顯370,速度5 ml/s。使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在注射時同時啟動掃描,在CT值上升到250 HU時,開始做增強掃描。參數設置:螺距0.18~0.24 mm,層厚0.625 mm,管電流250~500 mA,管電壓120 kV,標準重建,重建間隔10%。掃描后,將原始數據傳送至工作站進行處理,對左冠脈的前降支、回旋支、主干及右冠脈影像進行多平面重組、容積重建、曲面重建等。
②冠脈動脈造影:使用Philips Integris CV血管造影機,股動脈插管做左右冠脈造影,并在計算機輔助下,進行冠脈測量,評估冠脈狹窄程度。
1.3 觀察指標
根據美國心臟協(xié)會制定的冠脈分段法,評估冠狀樹主要節(jié)段(共13節(jié)段)的狹窄情況,冠脈狹窄不低于50%,判定為陽性病變。以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計算CTA對冠脈陽性病變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數據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例患者檢查的冠脈節(jié)段共780個,其中2例分別因突發(fā)早搏、呼吸運動偽影重而導致圖像質量不佳,無法進行評價,最終選取了754個冠脈節(jié)段進行評價。CTA對冠脈陽性病變的診斷結果見表1。以冠脈造影術結果為金標準,可計算出CTA對冠脈陽性病變的敏感性為76.47%、特異性為94.90%、陽性預測值為60.47%、陰性預測值為97.60%。
表1 CTA對冠脈陽性病變的診斷結果
各冠脈節(jié)段的CTA診斷結果見表2。從表2可知,CTA對LAD的診斷敏感性最高,為76.32%,與LM、LCX、RCA的診斷敏感性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A對LM、LCX、RCA、LAD的診斷特異性均較高,各冠脈分支的診斷特異性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冠脈節(jié)段的CTA診斷結果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死亡率,給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所以早期診斷冠脈病變并積極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2]。CTA具有較高的密度分辨率,其能清晰地顯示斑塊性質,冠脈壁結構,可用于預測軟斑塊脫落造成的急性冠心病事件。CTA采用的三維圖像能夠任意角度旋轉、觀察,對冠脈情況的顯示更加全面,同時該技術為無創(chuàng)檢查,患者無痛苦,故其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TA對冠脈狹窄的診斷特異度高達94.90%,表明其在排除冠心病診斷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其能較好地避免此類患者進行有創(chuàng)血管造影,其在篩查冠脈狹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TA顯示假陽性的16個節(jié)段,主要與冠脈壁鈣化嚴重、冠脈回旋支位于房室溝內受搏動偽影影響較大有關。CTA顯示假陰性的35個節(jié)段,主要與病灶位于遠端細小分支分叉處、運動呼吸偽影、病變堵塞等因素有關[4-5]。
綜上所述,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應用CTA檢查,可獲得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且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其是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理想手段,但對于偽影或鈣化嚴重者,仍有必要做有創(chuàng)冠脈造影,以免發(fā)生漏診。
[1] 黃 俊,程 濤.64排螺旋CT對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通暢性評估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4,(24):3136-3138,3142.
[2] 徐建波,張 梅,姜鐵民,等.64排螺旋CT對冠脈病變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yī)藥,2010,50(12):76-77.
[3] 關則勁,譚世奇,周永生,等.64掃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動脈粥樣硬化的應用比較[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3):624-625.
[4] 彭瑞君,楊希立.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檢查與經導管行冠狀動脈造影對心肌橋-壁冠狀動脈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4):1626-1629.
[5] 盛 軍,陳宏山,楊 奕,等.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3,17(8):1312-1313.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