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敏
堅守初心,堅守崗位
有一種職業(yè),肩負著非凡的道德責任,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但世俗“想當然”的眼光常常將他們的“功”視作理所當然,將他們微小的“過”無限放大,有時就連之前的“功”都一筆勾銷。這,就是班主任工作。
當內(nèi)心的期望無法滿足,肩負的責任帶來疲憊,作為班主任,是選擇堅守初心,還是逃離崗位?我想答案應該是前者?!坝骰使冢爻衅渲亍?,每個有追求的人都會感受到肩負的責任帶來的疲憊。汪國真的詩說得好:“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眻允爻跣?,堅守崗位,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
周旭暉、江 通
多一些溫柔、體諒和尊重
在學生和班主任的愛恨糾纏中,家長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們順勢完成了子女的教育任務,把班主任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的事,不抱心理負擔地“笑納”班主任的勞動成果,有些家長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將班主任當成了“保姆”。家長對班主任過多的要求和過高的期望,給班主任帶來了額外的負擔,使他們不得不一次次突破工作的極限,進而對班主任一職望而卻步。
如果我們都能收斂自己內(nèi)心躁動不安的欲望,不再一味地要求和索取,多給班主任一些溫柔、體諒和尊重,明白他們的無限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也就不會像達摩克里斯一樣在劍下落荒而逃了吧。
張 睿
別忘了那一大片美好的存在
醫(yī)生不能因為某些來鬧事的患者家屬放棄其他病人,專家不能因為某些讀者的刻薄質(zhì)疑放棄研究,老師也不能因為某些難管的學生、難弄的家長逃離崗位。家長的誤解、收入與付出的不匹配等問題,是人們的觀念、學校的制度沒有跟上社會、時代的變化造成的,如果班主任們因此匆匆逃離崗位,教育質(zhì)量就會下降。
作為學生,我覺得老師于我有恩,班主任更是如此,我愿意理解老師并永遠感激這些培育過我的人。我不希望因為某些學生和家長的存在,失去陪伴我多年的敬愛的班主任。我相信,同我一樣的學生是占大多數(shù)的。熊培云說:“惡是摧枯拉朽的。”王開嶺說:“美的東西大多脆弱。”當我們默默感激而沒有發(fā)聲的時候,請老師們不要忘記這一大片美好的存在。
王天寅
教育不是商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惫艜r候的師生關(guān)系是多么的純潔,師生雙方在乎的是思想的交流。正因如此,老師自古以來就有著崇高的地位。反觀當下,教育淪為了商品。當班主任因為待遇差、責任大而逃離崗位,當年輕人因為教師的收入低而不再讀師范,當好老師離開學校在外做起更賺錢的家教……學生與老師變成了“買”和“賣”的關(guān)系,其結(jié)果必然是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大量流失。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原動力,怎么容得下這樣的損失?
幾千年前,落拓的班主任孔子對比他還落拓的學生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現(xiàn)在的人,還能理解這一對師生的幸福嗎?
趙嘉楨
重新定位班主任工作
為什么想當班主任的老師越來越少?觀察我的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學,他不但要管理班級、與學生和家長溝通,還要協(xié)調(diào)任課教師之間的時間安排、班級平均分比較等事!
我記得馬云在一次演講中說,中國有“教”無“育”。我認為,班主任恰恰是那個該承擔“育”的職責的人。換句話說,應該對班主任工作重新定位,釋放班主任的精力,讓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融入學生,與學生交流和互動,只做班主任該做的事,那就是“育人”。
這樣的改變,是否只是我一個人的美好設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