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哲
【摘 ?要】師陀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自覺追求文學獨創(chuàng)性的作家,《果園城記》中,師陀對出身不同的三類女性的生存狀況進行了不同的剖析:未婚女性因為被戴上封建禮制的鐐銬而無法成功追求自己想要的幸?;橐?已婚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壓迫下隱忍不爭;以及已婚寡婦因為其自身不能得到滿足的生活狀況,進而將自己的愿望與墨守成規(guī)的舊思想施壓在自己女兒身上。
【關(guān)鍵詞】果園城記;女性悲劇命運;悲劇意識
一、被戴上封建鐐銬,命運不濟的未婚女
(一)一朵插在花瓶中枯凋的花——素姑
想來《桃紅》中的素姑是一個認命而不爭的女子,在果園城中,甘于聽從那位從愛情婚姻上受傷的“偉大母親”孟林太太的操控。她一生隱忍而痛苦,她不是不想著那生來就該被賦予被嫁權(quán)利的幸福,她是清醒者的,卻又甘于被麻木著。但在母親的壓制下她只得消極地接受命運,失卻了爭奪的勇氣。她在閨閣中自虐那被遵從的命運,將原本溫柔美麗的面容憔悴在了“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上。如果可以將女子比作一朵花,那么,素姑便是那盛宴春天下被插在花瓶中等待枯凋的花。
(二)一個清醒者的隱忍與糟踐——油三妹
《顏料盒》的描寫里,一個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又當了小學教員的知識女性,閃光大眼,雖愛說愛笑,但對于社會的污濁她不是不知道,她甚至在這樣一種封建宗法制下有過突圍與掙扎,但她的快樂卻被認作是無知與荒唐,于是她清醒而隱忍著。在她渴望結(jié)婚的最好年齡里,本該被賜予一個幸福的未來,但卻不幸被國民黨特務(wù)強奸,從此因為受不了肉體的玷污與尊嚴的殺害,不愿帶著流言蜚語茍活,終于吞藤黃而死。一個妙齡少女的隱忍與被糟踐的生命,在那樣一個時代里終歸被那可怕的封建貞節(jié)觀毀了。
二、認命而不爭,爭而不得志的已婚女
(一)多愁善感的無愛小姐——尤靄梅
《顏料盒》中對愛情有著憧憬與追求的尤靄梅,在命運的選擇下終是遂了母親的愿,嫁了個地主家。她溫柔善良的性情在師陀看來時應當被憐愛的,即使受過教育,有知識,但在被統(tǒng)治與壓迫的社會下這些都是毫不起眼的裝束。嫻靜多愁的尤靄梅雖嫁了個好人家,卻因為不愛而終日在痛苦中度過,郁郁寡歡,于是婚姻成了她宿命的圍城,緊緊地將她拷在里面。
(二)穿金戴銀滿身肥油的闊太——大劉姐
在這個封建禮教壓制下的社會,《一吻》中的大劉姐,從最初的追求愛情,慢慢變成了一個隱忍、甘于認命的女性。她甘于接受別人為她安排好的這一切,雖然嫁給了師爺,過著穿金戴銀的安逸生活,一身肥肉的闊太太在安逸的享樂下漸漸磨掉了自己曾經(jīng)擁有的生命激情,變得沒有主見,沒有思想。雖然安逸,但是對于初戀卻念念不忘,整日整夜思念丈夫以外的男人使她感到空虛和痛苦。這些女人們在遵循母親夙愿的壓制下茍活,跟著母親恪守封建宗法,沒有反抗的意識,成為沒有反抗的意識,成為一具行尸走肉。
三、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的寡婦們
(一)被壓制與再壓制的封建幫兇——孟林太太
寡婦本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但是果園城中的寡婦們卻有著令人感到悲哀的可恥行為?!短壹t》中的孟林太太,因為在婚姻上被丈夫拋棄,于是不信了情愛,將婚姻列為一宗罪施加在女兒素姑的身上,用鐐銬困住她以阻止她重蹈上演自己的婚姻悲劇。愿意留她在家中為自己做奴慢慢老去,也不愿讓她自由追逐自己的愛情婚姻。雖是表面上做了避免女兒像自己一樣被人拋棄的關(guān)心,但是誰又知道她是因為害怕女兒嫁的好人家而嫉妒她,嫉妒她給自己當年失敗的婚姻踩上重重的一腳的報復呢?孟林太太被封建宗法制壓迫,卻又反施壓給自己的女兒,這樣一種自私的母愛令人痛斥,也深深惋惜素姑在嫁衣連連的縫制中孤獨終老的悲慘宿命。
(二)冷情利己喪失母愛的封建幫兇——馬太太
再者馬太太,家道景氣之時對于孩子是百般溺愛的,家道敗落后,卻狠心逼迫自己的女兒去做妓女來養(yǎng)活她。在她看來,女兒就是她的搖錢樹,終日吸食大煙。她竟以女兒做妓女當作一種驕傲,盼望女兒能尋得一個闊嫖客,能讓她長臉的同時也能依附女兒過上好日子。馬太太對待女兒的方式,經(jīng)前后對比形成一個巨大的反差,這樣的反差著實讓人感到深深的悲痛。在失去婚姻后的寡母們原本是弱勢得令人生疼的女性,本該與女兒相依為命,不料卻因為一己之利而喪失了原有的慈母之愛,變成了殘害女兒前程的封建幫兇。這便是在封建思潮下孕育而生的母親角色:狠心、利己、喪失母愛。
四、結(jié)語
師陀《果園城記》不僅值得我們沿著歷史的根源追溯傳統(tǒng)家庭的女性悲劇命運進行思考,同時也引領(lǐng)讀者去深思對于現(xiàn)代家庭子女的教育莫要重蹈歷史落后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王欣.一曲生命的悲歌——論師陀《果園城記》中的女性[J].社科縱橫,2006(06).
[2]傅元峰.論師陀小說的“渲染”藝術(shù)[D].南京大學,2013.
[3]謝保杰.重返“果園城”——師陀《果園城記》解讀[J].云夢學刊,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