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少吃可能比運動更重要
靠鍛煉減肥未必能如愿
鍛煉有很多好處,但依靠鍛煉來控制體重卻存在一些問題。從2001年到2009年,進行更多體育運動的人的比例上升了,但肥胖人口的百分比也增加了。
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發(fā)現。2011年進行過一項綜合分析,探討了兒童體育運動和脂肪量之間的關系。分析發(fā)現,對于兒童體重是否處在不健康的水平,多做運動可能不是兒童是否超重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成人中,干預性研究也難以證實體育運動多的人,額外增重的可能性未必就低于慣于久坐的人。此外,人們對能量平衡也做過很多研究,這些研究表明,在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總能量消耗和體育運動水平是差不多的,所以,活動和鍛煉不太可能是造成肥胖率差異的原因。
另外,鍛煉會增強人的食欲。畢竟通過運動燃燒熱量時,身體常會發(fā)出信號,讓你補充它們。從長期來看,其他一些新陳代謝變化,也會抵消鍛煉產生的減重效果。體重下降時,新陳代謝常常也會變慢。不管是否鍛煉,所有節(jié)食者的靜息代謝率都會顯著減緩。正因如此,所以鍛煉減肥一開始看似容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會越來越難,也正是因為如此。
(《紐約時報》)
紅外線也會造成需皮膚防護損傷
如果天氣晴很好,就得減少皮膚暴露在太陽輻射中的機會。一般來說,人們強調的,避免太陽輻射人們指的往往是防紫外線,。然而根據近期學者的研究發(fā)現,近紅外線也會影響到皮膚的健康。
盡管現在已有各種防紫外線的材料“武器”,比如防曬霜、眼鏡、薄膜、遮陽傘和纖維,都可以幫助皮膚擋住紫外線的照射,但人們還沒有發(fā)現防近紅外線的材料方法,尤其是人們也還沒有認識到防護紅外線的必要性。
紅外線可以穿透皮膚和鞏膜,影響深層組織,包括肌肉、晶狀體和視網膜,具有較高的滲透率。因此,紅外線可以誘發(fā)各種生物學反應。持續(xù)暴露在紅外線下是導致衰老的一個因素,可以誘發(fā)各種組織損傷和疾病,如不良的光老化、長期的血管舒張、肌肉變瘦、皮膚松弛和下垂等等。
學者也證實了紅外線光線是衰老的因素之一。這些結果研究表明,僅僅防紫外線材料還不夠,為了防止皮膚損傷,防近紅外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光學與光子學期刊》)
遭受過網絡暴力的引起青少年易抑郁
根據一項關于網絡現象多重研究的分析表明,社交媒體上的網絡暴力與青少年抑郁有關。
青少年網絡受害已經引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監(jiān)督,特別是在在各種社交網絡上報道發(fā)布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青少年自殺事件。例如,2013年,大量的自殺事件與社會網絡Ask.fm有關。,該網站的用戶可以匿名互相提問。曾在該網站遭受虐待的青少年的死亡促使Ask.fm推出新的安全舉措。同樣,推特宣布計劃在四月篩選出一些微博用戶并采取一些措施,停止制止其對青少年進行欺凌辱罵。
該研究涵蓋了各種社交網站,但Facebook是最常見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平均有23%的青少年報告表示曾經遭受網絡暴力。15%的人報告親自參與。
6月22日的JAMA兒科雜志報道,網絡暴力和抑郁癥緊密相關。其中一項長期追蹤青少年的研究發(fā)現,遭受網絡暴力常常發(fā)生于青少年抑郁之前,暗示兩者之間存在一種因果關系。該研究還發(fā)現,青少年經歷網絡欺凌越多,他其出現的抑郁癥狀越嚴重。
(《生活科學網》)
疼痛的心理危害與有害情緒互為因果
據統計,大約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的疼痛患者。
急性疼痛大部分是組織損傷的預警,患者雖然經常會因疼痛而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但此類疼痛及其伴隨的焦慮通常會隨著組織的復原而自動消失。
心因性理因素引起的慢性疼痛則不同。它,其雖不如急性疼痛讓人“痛不欲生”,但它的持久性與頑固性,往往使患者更加痛苦。心因性疼痛可使患者煩躁、憂郁、焦慮、失眠、易怒、精神痛苦,并可導致其人格變化。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讓人不能忍受而產生輕生的念頭,甚至導致自殺。據統計,大約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的疼痛患者。每3例門診患者中,就有2例是伴有各種疼痛病癥或癥狀的患者,多數疼痛患者均經過不止一個專科的診斷或治療。
研究發(fā)現,疼痛對人的心理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多次疼痛可能給人留下嚴重的心理障礙,對患者來講是無止境的噩夢,并可引起繼發(fā)性心因性疼痛。反過來,情緒不但可以影響疼痛的強度,例如悲傷、怨恨、生氣可使疼痛加劇,而且有些不良情緒本身也可引起疼痛,尤其是焦慮和抑郁。,悲傷、怨恨、生氣可使疼痛加劇,而改善這類消極情緒可使疼痛減輕。
(《中國醫(yī)學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