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一項基本任務。它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具,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但通過平時的作業(yè)及考試檢測情況來看,學生的錯別字現(xiàn)象很多。本文旨在研究:在新課程實施中,探究造成學生易寫錯字的原因,尋找相應的教學對策,以減少學生寫錯字的現(xiàn)象,達到牢固識記生字的目的。
【關鍵詞】三年級學生 ? ? 錯別字 ? ? 原因 ? ? ?對策
《新課標》對小學三年級語文漢字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要會認會寫2500個字,學生識字量加大。新課改為了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好多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會寫。小學生寫錯別字也是情理之中。我認為造成三年級學生易寫錯別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三年級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
(一)中國漢字博大精深,結構復雜
漢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一門藝術,最早要追溯到倉頡造字?,F(xiàn)如今,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普通話中,每個音節(jié)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的現(xiàn)象。
在平時的語文認字教學中,面對眾多的多音字、同音字,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記住,更不要說是學會區(qū)分了,這讓錯別字有了可乘之機。例如“冶—治、夜—液、隆—窿”等等,類似的情況太多,我們成年人有時都分不清楚,更別提才三年級的學生了。
(二)三年級學生因自身原因不重視識字學習
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是過渡年級,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級的起始年級,同時,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處在這一時期的孩子,個性差別大,情緒不穩(wěn)定,自控能力不強,面對紛繁復雜的漢字,更是無所適從。學習新字時,多數(shù)孩子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造成在識字過程中很多字的重要筆畫,孩子們都沒有掌握。另外,很多漢字因為字形復雜或長相相似,作為三年級的學生,今天學習了,第二天又忘記了,即使是反復復習,也難免會有漏網(wǎng)之魚。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寫大量的錯別字,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
(三)學校教師不夠重視識字教學
作為三年級學生,學習重點應放在完全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上面;可是作為學生的指路燈——有些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句、段、篇的教學上,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更有些教師不重視識字質量,求多求快,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別字,思想上不夠重視,訂正不嚴格,從而導致學生在認字、識字上出現(xiàn)偏差,導致不少孩子成了“錯別字大王”。
(四)家庭和社會忽視孩子識字的重要性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經(jīng)常說或寫錯別字,錯了還不承認,影響孩子認字。 另外,商家為了標新立異,在街頭、報刊、影視上會故意使用一些錯別字,例如蚊香的廣告——“默默無蚊”; 摩托車的廣告——“騎樂無窮”等。這都會對小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從而讓他們寫錯別字,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二、針對學生易寫錯別字的對策
造成學生寫錯別字的原因有這么多,那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少寫或不寫錯別字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寫字的習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識字過程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孩子的寫字興趣,這樣在寫的過程中,學生才不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有利于學生進行正確地書寫。
另外,讓學生在平時作業(yè)中要養(yǎng)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無論什么時候作業(yè)都要做到獨立完成、字跡工整。學生還可以在同伴之間開展各種糾錯的競賽活動,互挑對方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幫忙檢查作業(yè)等等。利用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來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這樣也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既鞏固了認字、寫字,又獲得了同學間難得的友誼!
(二)教師應正確指導學生,規(guī)范寫字
作為教師,應以身作則,堅持親身示范,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正楷字,這樣也符合學生模仿能力的需要。如果教師自己不重視書寫規(guī)范,天天在黑板上行云流水地亂寫,那學生寫字恐怕也會出現(xiàn)問題。
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字,例如詼諧幽默、簡單易記的口訣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字形特點,將音、形、義結合起來編成順口溜,讓學生在捧腹大笑之余能夠輕松記住漢字。
三年級學生因為個性差別大、情緒不穩(wěn)定、自控能力不強,面對紛繁復雜的漢字,多是無所適從。教師除了要教學生認字識字外,還要善于抓學生的書寫。教師可以通過每天的作業(yè)布置,反復強調(diào)學生寫字要做到字跡工整,保證每個字都是正確的。那學生會在不自覺中認真記字、寫字,這樣也將大大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學習。
(三)學習與游戲相結合
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開展各種游戲活動讓學生學習正確識字,從而消滅錯別字。如:錯別字診所,讓學生爭當小醫(yī)生,幫助每個“有病”的漢字看病。
我們還可以利用每天早讀的時間,讓學生復習鞏固生字,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整理錯字本,把易錯或生僻字都記上,有時間拿出來看看,這也有利于學生少寫或不寫錯別字。
(四)家庭、社會要為學生識字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
作為家長,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水平,不寫、不認錯別字,萬一遇到錯別字也要及時提醒自己并幫助孩子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此外,文字規(guī)范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要及時消滅街頭廣告的錯別字,為學生學習漢字供一個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
總之,造成錯別字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合作,準確地找出錯別字的成因,才有可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逐步遠離錯別字,從而消滅錯別字。
【參考文獻】
[1]周桂芳.淺談一年級學生常寫錯別字的原因和對策[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