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紅
【摘 要】新課程對語文識字教學明確指出:“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毙W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把教學和生活緊密相連,使孩子有學習漢字的熱情,感受到漢字無窮的魅力,讓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 ? ? 小學低年級 ? ? ?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特點,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樂中學
(一)直觀教具輔助識字
直觀教具(如幻燈、圖片、實物等)能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化,很好地表現漢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時,可以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區(qū)別一個籃球、一個皮球。學生通過觀察區(qū)別,感受這兩個物體是同一類,但有大小之別,然后讓學生記住籃球大、皮球小,太陽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二)圖畫動畫輔助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蘊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如教學“跳、扔、舉、拍、掃、洗、端”一課時,學生運用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給字配“畫”恰當地結合在圖畫與文的巧妙聯系中,豐富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多媒體課件輔助識字
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直觀,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樹林畫面,讓學生觀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樹木眾多,大片生長的樹木。然后分解“森林”為五個部件,引導學生念兒歌“三木是森,兩木是林,森林已成蔭,請去大自然中行”。這樣就幫助學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
二、變換形式——玩中學
(一)競猜謎語輔助識字
猜謎語,能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是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求知欲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好渠道。它用有韻順口的語言形成,描述著某個漢字所表事物的特征,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比如學了“主”和“注”字后,編兒歌“王上一點叫作主,泡在水里變成注;上下難分(卡);三人牽牛少只角(奉);一口吃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廣);王大娘,白大娘,倆人坐在石頭上(碧);二小二小頭上長草(蒜)”。學生用自己的想象給予了漢字形象而有趣的解釋,既便于記憶,也拓寬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教會了學生記住字形和字音的好辦法。
(二)互動游戲輔助識字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三)用肢體動作識字
“瞪、瞇、看”,用面部表情來記憶;“拍、踢、跺、跑”,用形體語言來記憶。又如進行“吃、唱”等字的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一邊編故事一邊用肢體動作演一演。在自己導演的故事中當主角,既有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又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達到了自主識字的目的。由于活動是綜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字的應用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動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給方法——學會學
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尤為重要。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去拼音識字、找朋友(組詞)等,選用寓學于樂的學習方式。找尋漢字構字規(guī)律,掌握識字方法,讓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式來主動識字,引導學生在聯系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如辛苦的“辛”,警察站在十字路口值勤很辛苦;幸福的“幸”,土下面埋了一只羊,少了一條腿,可以吃到羊肉很幸福。在學習與“包”有關的字時,有水泡茶,用手摟抱,有飯能吃飽,有足快快跑(泡、抱、飽、跑);學習與“票”有關的字時,有風才飄揚,水洗干凈才漂亮(飄、漂)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行以舊帶新、以新帶舊的擴展訓練,讓學生正確區(qū)分形近字。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將點點滴滴的發(fā)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四、及時復習——鞏固學
識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兒童的興趣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識字教學。如采取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像舉辦“娃娃超市”“動物運動會”“秋天的田野”“我當小導游”“逛商店”等活動,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 如果教師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