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云
(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連江 350500)
對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
——以連江縣初中物理學科為例
黃春云
(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連江 350500)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也因此成為熱點問題。本文筆者從目前初中學校在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整合方面的現狀入手,分析了在整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結合"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課題,以連江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為例,提出了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具體策略。
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 教學整合 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各中小學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為出發(fā)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筆者現結合自身參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以下簡稱“整合研究”),談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1]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重視整合。隨著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簡稱“農遠工程”)與“校校通工程”的深入推進,各初中學校已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和網絡教室,為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準備了條件。比如:目前連江縣各初中學校至少有一間多媒體教室與一間網絡教室。另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xiāng)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在這一背景下,目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都很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2.各初中學校物理教師積極參與整合。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全員培訓與考試認證項目的推行,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在這一政策的驅使下,各初中學校的物理教師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方面表現得較積極,比如連江縣各初中學校的物理教師積極參與相應課題的研究。[2]
3.各初中學校學生樂意接受整合。福建師范大學余文森教授在《課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也詳細地簡述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課堂有效教學規(guī)律,他認為,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時,必須先學后教。這就要求學?;蚪處熞獮閷W生的學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學習資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意義建構,學生也因此很樂意接受這種教學方式。比如連江縣琯 頭中學張穗芬老師的幾節(jié)物理整合課,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目前連江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4]
1、教師對整合的認識不到位。部分初中物理教師一味地追求技術,對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認識不到位,導致教學過程以課件替代了老師,因此沒能達到真正整合的效果。
2、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亟待提高。近些年來,雖然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初中物理教師絕大部分還僅停留在文本處理與簡單的PPT課件制作,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及課件的制作與交互控制能力還處于相對低的水平。[5]
3、整合是否有效缺乏評價標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雖然是目前新課改的一個熱點問題且各校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何真正評判整合是否有效則沒有相應的標準,從而導致目前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不拘一格”。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要真正取得成效,應從如下三方面入手。
1、提高初中物理教師對整合的認識。
就“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這一主題組織初中物理教師展開培訓,從整合的形式、內容到過程,從整合的設計、技術實現到教學的具體實施等全方位培訓,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師對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正確認識,消除教師認為教學過程中應用了信息技術即為整合的錯誤認識,從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適時、適度、適量地應用信息技術。例如:筆者參加的“整合研究”這一課題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張穗芬老師在她執(zhí)教的《凸透鏡成像》這一課中,雖然僅在最后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之前應用了如下圖所示的交互課件,時間也不過五六分鐘,但在整節(jié)課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整合效果。
2、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整合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教師崗位培訓的機會,各區(qū)縣教師進修學校牽頭,聘請相關的教師對初中物理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比如說課件制作、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在這點上,“整合研究”課題組也作了相應的嘗試,課題組信息技術教師從動畫制作、圖像處理、課件制作、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方面對物理教師進行了相應的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
3.對整合建立切合實際的評價標準。
沒有評價標準就無從談好壞,整合也就沒了目標。因此,建立一套對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切合實際的評價標準,將大大推動整合的不斷深入,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整合研究”課題活動過程中,課題組全體成員反復研討,從“整合的教學設計;整合呈現的內容、切入點;整合的立意、構思;技術上體現進度可控、交互參數可調;程序運行穩(wěn)定、響應及時;導航、檢索、幫助方便合理”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整合的評價標準,對課題研究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整合,必將變革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大大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我堅信,在信息教師與物理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一定會取得更喜人的成績。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余文森.課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
[4]何克抗.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http://www.jyb.cn/high/sjts/ 201212/t20121230_522921.html).
[5]趙永麗.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3).
[6]羅德紅.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及思考 [J].中小學電教,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