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邢芳遠 陳 靜 丁 會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吉林 長春 130021)
支氣管擴張在老年人群中較常見,細菌分布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銅綠假單胞菌(PAE)排在首位〔1,2〕。老年期為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第二高峰期,國內(nèi)報道老年人支氣管哮喘誤診率可高達46.03%〔3〕,丁會等〔4〕曾報道相當一部分患者為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本文通過比較痰培養(yǎng)結(jié)果、肺功能測定探討老年支氣管擴張發(fā)病年限與PAE感染陽性率、合并支氣管哮喘的相關(guān)性。
1.1 研究對象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支氣管擴張患者100例,男48例,年齡60~88歲;女52例,年齡60~84歲。符合2005年及2011年歐洲呼吸學會制定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治療指南”〔5,6〕中支氣管擴張相關(guān)診治標準。支氣管哮喘診斷符合GIAN 2008年方案及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2007年制定的診斷標準〔7〕?;颊呔哂蟹磸?fù)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和(或)反復(fù)咯血等典型的支氣管擴張臨床證狀,肺部可聞及局限性濕性啰音,影像學檢查可見支氣管管腔擴大、管壁增厚,同時遠端支氣管呈現(xiàn)囊狀或柱狀擴張(HRCT檢查)。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心肺聯(lián)合疾病或肝、腎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礙患者,排除伴發(fā)其他嚴重的慢性基礎(chǔ)疾病或急性感染患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婦女〔8,9〕。依據(jù)發(fā)病率限分為三組,A組30例,發(fā)病年限0~10年,B組36例,發(fā)病年限10~20年,C組34例,發(fā)病年限20~30年。三組患者年齡、性別、吸煙習慣、體重指數(shù)(BMI)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痰培養(yǎng) 患者采用自然咳痰法,均為入院后第1天晨起用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痰,置于滅菌容器內(nèi),立即送檢。痰培養(yǎng)前進行革蘭染色,對每一低倍鏡視野中細胞數(shù)量>25個、上皮細胞<10個的痰標本進行菌株培養(yǎng)。將處理后的痰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18~24 h后觀察菌落特征并涂片,選擇灰綠色扁平片狀、生姜味、革蘭陰性桿菌、氧化酶試驗陽性的菌落為優(yōu)勢菌,對優(yōu)勢菌進行分離純化及鑒定。菌種鑒定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鑒定/藥敏及其配套產(chǎn)品(法國梅里埃公司)。
1.2.2 第1秒用力呼氣率(FEV1%)測定 肺功能測定用德國JAEGER肺功能儀,測定FEV1%,操作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
1.2.3 支氣管舒張試驗 常用FEV1作為主要評價指標。支氣管舒張試驗用葛蘭素威康公司生產(chǎn)萬托林氣霧劑,患者在試驗前24 h停用任何止喘藥物,測定完基礎(chǔ)肺功能后用力呼氣至殘氣位,張口深慢吸氣,同時噴入萬托林3噴(0.1 mg/噴),于噴藥后30 min再次測定肺功能。上述指標改善FEV1≥15%(或FEV1絕對值增加200 ml)為陽性。
1.2.4 呼出氣一氧化碳(FeNO)測定 FeNO測定結(jié)果對支氣管哮喘診斷有明確意義〔10〕。NO測定儀(尚沃 Sunvou,SU-02)由無錫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嚴格按照美國胸科學會/歐洲呼吸學會(ATS/ERS)專門委員會推薦的FeNO標準化測定指南進行〔11〕。檢測結(jié)果FeNO以ppb為單位。Fe-NO正常值<5 ppb。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痰細菌學結(jié)果 經(jīng)培養(yǎng)后,選用痰培養(yǎng)為PAE的結(jié)果為陽性。在100例患者中,A組患者痰培養(yǎng)為 PAE者為6例(20.00%);B組15例(41.67%);C組23例(67.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FeNO、FEV1、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檢測結(jié)果(s)
表1 三組患者FeNO、FEV1、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檢測結(jié)果(s)
與A組比較:1)P<0.05;與B組比較:2)P<0.05
?
2.2 肺功能檢測FEV1%、FeNO、支氣管舒張試驗結(jié)果 三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支氣管擴張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因氣道管壁結(jié)構(gòu)及纖毛功能受損,極易繼發(fā)細菌感染,導(dǎo)致病情反復(fù)發(fā)作,是呼吸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感染是支氣管擴張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因素,是導(dǎo)致支氣管擴張患者病情進行性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感染是治療支氣管擴張的首要原則。PAE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廣泛分布,是目前醫(yī)院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12〕。該菌不僅極易產(chǎn)生多重耐藥,且不易被呼吸道防御系統(tǒng)徹底清除。呼吸科因支氣管擴張住院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存在住院時間長、反復(fù)多次住院、曾大量多次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的特點,氣道纖毛清除功能降低,小氣道阻塞,排痰不暢,一旦感染PAE更難以清除,長期定植于氣道。故早期合理應(yīng)用抗生素對減少老年患者住院周期、降低醫(yī)療費用、提高生存質(zhì)量有重大意義。
支氣管擴張伴支氣管哮喘是呼吸道疾病中較為特殊的氣道慢性炎癥,除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及反復(fù)咯血等臨床癥狀外,還出現(xiàn)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的典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喘息癥狀,聽診肺部固定部位呼吸相哮鳴音。多數(shù)學者認為,支擴患者擴張的支氣管炎癥、損傷為細菌生長繁殖創(chuàng)造了合適的溫床,增加了氣道的不穩(wěn)定性,氣道炎性細胞更多的分泌炎性介質(zhì),增加了哮喘發(fā)作的可能性。國外有學者〔13〕研究發(fā)現(xiàn)在診斷支氣管擴張1.5年后患者即可出現(xiàn)喘息癥狀,引發(fā)支氣管哮喘。臨床上對這兩種疾病雖然都有其相應(yīng)的診斷標準,但當支氣管擴張合并哮喘時易被誤診或忽視哮喘的病情,因此在臨床上對該病需仔細觀察,加強鑒別,以免延誤診治〔14〕。對疑為支擴合并哮喘的患者,早期的診斷尤為重要,包括肺功能測定、支氣管激發(fā)或者舒張實驗、FeNO測定。無論《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還是我國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7〕,均將肺功能作為疾病診斷的重要標準,并以肺功能作為指標調(diào)整哮喘的治療水平,評估哮喘的控制程度。在治療方面,除合理足量的選用抗生素外亦應(yīng)該按照支氣管哮喘治療方案,規(guī)范地進行相關(guān)治療及其后的序貫治療。這不僅能使哮喘癥狀得到迅速緩解,同時能有效地改善支氣管擴張患者的肺功能,使其出現(xiàn)可逆性的改變。
總之,長期患支氣管擴張疾病的患者老年,PAE定植常見,發(fā)病年限越長,PAE感染陽性率越高,合并支氣管哮喘的患者越多,不易治愈。
1 鐘南山,鐘淑卿.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病原學及藥敏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6(8):4-5.
2 宋 杰,劉寶清,王金祥,等.493例支氣管擴張急性感染的細菌學特點及藥敏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12-4.
3 李海明,張華茹,李 玲.老年人支氣管哮喘診斷狀況調(diào)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388-9.
4 丁 會,王建國,遲寶榮.支氣管哮喘與支氣管擴張的關(guān)系〔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2(3):514.
5 Woodhead M,Blasi F,Ewig S,et al.Europcan respiratory society;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Eur Respir J,2005;26(6):1138-80.
6 Woodhead M,Blast F,Ewig S,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full version〔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1;17(Suppl 6):E1-E59.
7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7;26(3):132-8.
8 肖毅華.孟魯司特聯(lián)合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兒童哮喘40例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30):6550.
9 林艷華.COPD與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在肺通氣功能、支氣管擴張試驗、氣道阻力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1):53-4.
10 Silkoff PE,Erzurun SC,Lundbeng JQ,et al.ATS Workshop proceedings: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nitric oxide oxidative metabolism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J〕.Proc Am Thorac Sac,2006;3(2):131-45.
11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ATS/ERS 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the on line and off line measurement of exhaled lower respiratory nitric oxide and nasal nittic oxide,2005〔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8):912-30.
12 楊 進,翟介明.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難點及臨床處理的不足與過度〔J〕.中國呼吸及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0;9(6):555-6.
13 Saynajakangas O,Keistinen T,Tuuponen T,et al.Links between hospital diagnoses of bronchiectasis and asthma〔J〕.Allergy,1997;52(11):1120-2.
14 彭 丹,侯 欣.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32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7):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