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榮
【摘 要】作文的評改,傳統(tǒng)的做法是教師評,教師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點??拷處燂@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學生自己。因為教師的影響是外因,而內因學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學生才是作文評改的主人。
【關鍵詞】學生;作文評改;主人
作文的評改,傳統(tǒng)的做法是教師評,教師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點。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習作的不良習慣,大大降低了作文的興趣。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教師費力不少,而收效甚微。葉圣陶先生說過:“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蟲小技,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確,更完美。想對了,寫對了,才可以一字不易?!边@話講得十分透徹。其實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主要也是“想”的問題。要修改“思想”,靠教師顯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學生自己。因為教師的影響是外因,而內因學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葉圣陶先生主張“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復看幾遍,有不妥之處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當?shù)囊馑己筒徽_的語句?!碑斎唬@并不是說教師對學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而是要“多啟發(fā),多指點”。但動筆改的,應當是學生自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考查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弊魑脑u改中,教師費神地精心評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卻是只看評語,不看內容;只完成任務,不提高認識。這種模式下,學生沒有作文興趣和主動性,只能消極地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的思維定勢,毫無創(chuàng)新自主能力。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樣,它應遵循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把學生當作自身生活、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作文評改的權利應該還給學生。 寫作是個體的言語行為,所表達的也是學生個體對事物的獨有認識。因此,作文評改也是學生個體對自己獨特感受的一種再認識,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別人是無法代替的。在作文評改中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和思想,通過作文評改,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文,從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一)學生評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說有就有,需要一個培養(yǎng)、訓練的過程。
第一、要提供范文,集體評改,做出示范。光有評改要求還不夠,因為一般學生往往意識不到所要評改的習作與優(yōu)秀習作的要求之間有什么差距,看不出習作的毛病在哪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供范文。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范文,使學生明確優(yōu)秀習作的要求在作文評改中是怎樣反映出來的,從而從中看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比較抽象的“要求”,不僅能化為學生頭腦中的具體的感性認識,而且明白了怎樣做才能達到這種“要求”,學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梢栽诮處熞龑?,集體評改文章。對于范文的選擇,一般說來,應選那種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本次習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體評改。還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改。
第二、抓住文體特點進行評改 對于每一次作文,都會有不同的文體要求。作文評改是以一定的知識、能力為基礎的。讓學生動手評改作文,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查。在評改過程中,應該先讓學生明白文體特點,然后參照評改要求進行評改。如讓學生對說明文進行評改,應先要求學生回顧說明文的特點,弄清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說明的語言。學生明白這些后,對作文的評改就會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數(shù)。
第三、指點學生評改步驟。一般說來,評改文章,首先要著眼全局;全局的問題評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問題評改完以后,還應從頭到尾再讀一遍。從全局出發(fā),看一看評改的是否恰當?;旧蠜]什么問題,才算定局。具體地說,作文評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內容與形式是否統(tǒng)一。第二步要從字、詞、句、修辭、標點、書寫、行款格式等方面評改。第三步通改。看評改是否得體。
第四、把握好“評”和“改”兩個關鍵。作文改得好,可以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改的不好,容易暴露出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差距。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把準癥結,從而加強作文評改的指導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效果。評,就是對所評判的習作做一個恰如其分的評論,可以說,作文的評判又是一個再作文的過程。評語要對作文的內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當而準確的評價。評語要有針對性,主次要分明。改,有一個“度”的問題,要落筆生花,切忌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
第五、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因而,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在訓練中,教師可布置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片段進行訓練,然后讓學生進行評改練習。這樣,從片斷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學生評改的作文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評改環(huán)境。
作文的評改,對習作者而言,是來自老師和同學的信息反饋。通過反饋的信息,習作者可以對今后的作文進行有效的調控。這種作用首先反映在學生的情緒上,即通過作文評改,學生對作文更有興趣,更加充滿熱情。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思維異?;钴S的寬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心靈得以自由地溝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
1.要形成交往互動的作文學習評改氛圍。教師在組織學生評改作文時,要采取自評、互評、輪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輪評,一個人的作文往往幾個人評,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從而引起學生活躍的思考,甚至爭論,從而形成良好的評改氛圍。
2.教師始終要堅持常識教育和成功教育。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文章,并且激勵他們成功。激發(fā)學生成功,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鼓勵的原則。從做法上,要讓學生有發(fā)表的機會,讓他產生成功的感受,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樣,學生評改作文也要堅持賞識教育與成功教育。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評改,并激勵他們評改作文。
3.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在學生作文評改中,教師會遇到來自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同時,這項工作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總之,作文教學要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評改是學生作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大營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