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庚
【摘要】目的觀察和分析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9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n=45)和對照組(n=45)。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包括降血壓、抗血小板及控制血糖等。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的血脂、c-反應蛋白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84.44%),(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c-反應蛋白、TC、LDL-C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腦梗塞;氯吡格雷;氟伐他?。号R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8(a)-0122-03
隨著我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腦梗塞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探討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該研究隨機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9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其中的45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并與常規(guī)治療組進行對比,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9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均經MRI及CT等影像學檢杏明確診斷;③患者在臨床上具有言語不清、肢體功能障礙及偏癱等癥狀;④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具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腦出血、嚴重的意識障礙及肝腎功能損害等疾病的患者。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本組9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45)和對照組(n=45)。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64.72±4.96)歲;發(fā)病時間為2-70個小時,平均發(fā)病時間(40.65±10.2l)h。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3.23±5.19)歲;發(fā)病時間為4-72個小時,平均發(fā)病時間(42.77±11.65)h。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常規(guī)給予患者脫水、降顱壓和降血壓等治療措施,并采用胰島素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同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口服,以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具體包括:給予患者硫酸氫氯吡格雷(生產廠商:蘇州天馬精細化學品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212)。75 mg口服,1次ld;給予患者氟伐他汀鈉膠囊(生產廠商: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167)。40mg,1次/d,于患者晚睡前口服。以1周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接受2個療程的治療。治療期間叮囑患者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禁煙酒,并注意保持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c-反應蛋白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其中對c-反應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對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血脂指標采用酶法進行檢測。
1.4 療效評價標準
①顯效:患者的意識完全恢復,肌力達到Ⅳ-V及,生活能夠白理,且不具有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②有效:患者的意識基本恢復,肌力上升超過2級,生活基本可以白理,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具有輕度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③無效:患者治療前后的病情無明顯變化,肌力上升低于2級,生活無法自理,具有較嚴重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
1.5 統(tǒng)計方法
將本組數據納入SPSS20.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采用x?比較方法進行比較,以率(%)進行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以(x±s)進行表示,當P<0.05時,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84.4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對比
從表2可以看出,兩組患者治療前的C反應蛋白、TC、TG、LDL-C、HDL-C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c-反應蛋白、TC、LDL-C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塞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與腦出血相比,其致死率雖然相對較低,但是南于患者通常年齡比較大,機體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對較弱,并且還伴有許多慢性疾病,從而使腦梗塞的臨床治療變得更加復雜。目前,臨床上對腦梗塞患者采用的抗血栓療法獲得的療效并不是很理想,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及改善患者的預后,給予腦梗塞患者及時有效的藥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相關報道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是引發(fā)腦梗塞的高度危險因素,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指由于血小板發(fā)生急劇而引發(fā)嚴重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引發(fā)腦梗塞。而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生產NO,進而對血小板的積聚進行有效的抑制。本次研究中我們對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84.44%),(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c-反應蛋白、TC、LDL-C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對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且有效改善患者的c-反應蛋白、TC、LDL-C等指標,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本次研究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的結果基本保持一致。氯吡格雷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其可以選擇性與不可逆性的對血小板受體和激動劑的結合進行有效的抑制,進而實現(xiàn)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而氟伐他汀是臨床對高脂血癥患者進行治療時常用的一種藥物,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促進患者微循環(huán)的改善,降低患者機體中的血脂水平。相關報道顯示,在腦梗塞患者治療時加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可以促進患者內皮細胞的改善,對腦梗塞的發(fā)展進行有效的抑制,促進患者神經細胞的康復,療效滿意。
綜上所述,對腦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lián)合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