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松飛
隨著社會的逐步發(fā)展,生活中、工作中處處離不開法律的保護,而作為一名中學生,更是倍受法律的保護,但是,現在的部分中學生的法律意識依舊很淡薄,這就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以及我們學生自己,加強對自身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中學生一直被標榜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但是青少年犯罪卻比比皆是,為此,我們應該在受法律保護的基礎上,自覺學習和遵守法律。
對學校來講,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學校風氣,是促進學校發(fā)展和學生進步的基礎。學校已經隨著時代的潮流,改進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內容,不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開展法律宣傳活動等,都為學校的管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助于學生遵守法紀法規(guī),形成良好的校風,從而有利于學校管理制度的完善。
我們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是實現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建設的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在切實學習和了解法律的基礎上,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為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提供依據。
現階段,我們中學生中違法犯罪的現象依舊十分明顯,因此,預防和減少中學生違法犯罪現在已經倍受社會各界的重視。中學時期是我們正在心理成長的階段,這時的我們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對較差,可塑性卻很強,很容易受到周圍的影響。許多學生就是受到別人的影響才會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我們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以此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現象。
培養(yǎng)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承擔著很重的責任。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校給我們進行法制教育,安排思想政治課程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多多翻閱有關法律的書籍,多關注一些法律的電視節(jié)目和網絡新聞。學校必須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環(huán)境,堅持開展法制宣傳,切合實際為我們中學生制定目標。不僅如此,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也是法律教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應該注重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不只是身體上的培育,還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培養(yǎng)。而且,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受家庭教育的主要影響,父母的法律意識和態(tài)度是我們模仿學習的第一個對象,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所以,父母應該自覺地給予我們良好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社會是為中學生提供法律教學的實訓場地,良好的社會法制環(huán)境有助于促成中學生遵守法律意識的形成,然而,相反的,不好的社會法制風氣,會致使沒有社會經驗的我們受到不良影響,效仿學習別人打架、搶劫,甚至是殺人的行為,忽略法律的存在,造成違法犯罪的后果,從而嚴重影響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社會的風氣會影響學生,導致學生的行為影響社會的發(fā)展。所以,社會一定要為我們中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法制環(huán)境,培養(yǎng)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傷害,健康成長,已經成為全社會的義務。當然,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加強對自身的法律制度的建設,增強自我的保護意識和能力,學會正確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可以在平時的閱讀時間,多讀一些與法律相關的書籍,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加強對觸犯法律事件的關注,自覺做到不出入非法場所,不危害其他人。
學校、家庭、社會和中學生個人共同承擔著培養(yǎng)法律意識的重任,在父母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的基礎上,學習和社會為其提供學習和提高法律意識的環(huán)境,我們中學生自己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良好的法律意識。只有四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才能有效促進我們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促使家庭幸福,學校和諧,社會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最終使得我們學生自己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中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構建和諧主義社會的新生力量,我們法律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的建設。所以,對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亟待加強。這就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我們自己相結合,共同努力加強對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1]楊賢娟,李星星.中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途徑[J].傳承,2009(20).
[2]武磊.關于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J].法制與社會,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