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加貴
刀工是廚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在烹飪刀工實訓教學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烹飪專業(yè)學生的刀工技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加強引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刀工是廚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中國菜肴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形、器五大屬性著稱于世,而構成菜肴屬性的前提條件就是刀工技術。烹飪行業(yè)流行著“三分灶,七分案”的說法,足以說明刀工工序的重要性。
刀工學習需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才有效果,但烹飪專業(yè)新生往往不了解刀工的重要性,因此烹飪實訓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刀工學習的重要性,營造濃厚的刀工學習氛圍,激發(fā)他們學習刀工的熱情和動力。
二、理實一體,提高刀法教學的實效
《中式烹調(diào)技藝》課程中刀工刀法部分的基礎知識教學,可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方法并舉,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刀法教學的效果。如,在教直刀切和推刀切課程時,筆者就利用兩種刀法適合加工不同性質(zhì)原料的特點,將這兩種刀法集中在一起,在實訓室進行對比教學。課前教師將教材配套光盤中有關直刀切和推刀切的直觀演示部分節(jié)選出來,制成課件,在多媒體刀工實訓室內(nèi)播放,通過播放一道道刀工精美的菜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探究的火花。筆者通過設疑提問“如何既好又快地將黃瓜和豬肉這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原料切斷”,引導學生合作探討直刀切和推刀切的使用,通過比較,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直刀切適用脆性原料,而推刀切適用韌性原料。當學生對這兩種刀法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后再讓學生試切,教師巡回指導,結束時教師作總結點評,這樣學生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刀法教學實效。
三、循序漸進,訓練學生的刀工技能
優(yōu)秀烹飪刀工技能的練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提高的,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訓練,在不同訓練階段,采用不同的原料,按要求切不同規(guī)格的料形。如學生剛開始訓練時,為了配合學生磨刀開刃,可用報紙代替原料進行試切,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扶料握刀手勢。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扶料握刀手勢后,可進行簡易的單拼訓練,讓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切簡易的片。然后逐步安排學生對脆性原料進行切絲,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把規(guī)定重量的姜絲切成能穿四號針眼的細絲,培養(yǎng)學生兩手協(xié)調(diào)配合的跳切能力。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刀工基礎后,就可安排學生切火柴梗粗細的標準絲,如萵苣絲;切好了脆性原料可進一步安排學生批切軟性原料和韌性原料。
四、精講多練,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刀工實訓課的“精講”是指教師將完整的刀工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演示時,關鍵操作部分要慢一點,讓學生看清楚,講解時,重點要突出,便于學生思考、分析,提高課堂效率。如批干絲時,左手如何扶按原料,右手如何將刀端平,左右兩手如何配合才能提高操作速度、保證干絲的質(zhì)量,這些都有講究。通過演示為學生正確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避免學生練習的盲目性。
“多練”是指在教師演示后,學生進行反復操作訓練。學生只有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各種刀工技術。在學生練習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指導,因材施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要領。
五、有效點評,促進學生提高刀工技能
無論是平時的訓練還是刀工比賽,教師組織點評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操作項目完成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觀摩和點評。點評既是教師對學生實操情況進行考核和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過程。將學生的成果集中展示,評出優(yōu)秀者,肯定成果,提高他們練好刀工的信心;對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并提出中肯建議,使學生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如,學生切姜絲訓練結束后,將姜絲漂于清水中,然后觀看姜絲的粗細和均勻度等,練習結果一目了然。
總之,刀工實訓教學是烹飪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勤學苦練,樹立學習的信心,并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安排學生進行科學訓練,并注重操作過程的精講多練和有效點評,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責編 黃紫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