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糧
(吉首大學,湖南 吉首416000)
高等教育中《計算機基礎基礎》課程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yè)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對計算機的熟練操作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因而在計算機基礎的教學中須改變重視理論教學的實施和管理,突出該課程的實踐性,重點放在實訓環(huán)節(jié)的培養(yǎng)。依托學校先進的數字校園網絡平臺,對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形成良好的實訓體系,在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在社會各行各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計算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計算機實驗教學也逐漸得到了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認可。各本科學校也紛紛加大了設備及教學條件資金的投入,對實驗教學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設計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很少。而這些驗證性實驗往往都是通過任課老師在理論課上進行講解和示范,然后利用實驗課學生來驗證。這樣,學生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驗證,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獨立去思考,學生的自我設計或者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久而久之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學生對實驗課程也感覺枯燥無味,有些甚至產生厭煩或者說反感心理。
目前很多高校在計算機基礎實驗課教學采取的模式都是“回顧理論——布置對應練習——學生操作驗證——問題輔導”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仍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導地位。往往未能真正體現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魅力所在。例如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布置完成相應的操作以完成任務,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試驗中遇到問題直接求助于老師,記憶不深刻,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大部分同學還是不知道如何解決,所以實驗課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訓效果不明顯。
目前計算機實驗課考核方式基本上是根據學生平時上機情況以及最后程序調試結果情況給出試驗上機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沒有將學生在試驗過程中動手能力、理論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進行考核評價,因而不夠科學,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要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在高校本科基礎教學中的特殊功能,首先要從培養(yǎng)目標和新形勢的要求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比重,清楚認識實驗教學的內涵、目的和意義。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來說,實驗教學的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尤為重要。
由于計算機基礎課程面向的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對象種類多,包括文、史、哲、法、藝等十幾個學科,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應用水平參差不齊,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要,需優(yōu)化實驗教學內容,使實驗教學內容更具彈性,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資源庫建設和更新中,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包括實驗指導教材的編寫,以及實驗項目的設置等改革。例如實驗項目的編排,應該注重和加大“設計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比例。根據不同專業(yè)和不同級別的學生設置一些適合各類學生的實驗項目,充分尊重學生的各自特點,爭取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以及社會各行各業(yè)的需求,因而采用靈活多樣的實驗教學模式和方法更加得到當代大學生的親睞。
2.2.1 采用案例教學
采用案例教學比傳統(tǒng)的分步式教學更受學生歡迎而且效果更顯著。例如:在給學生傳授計算機各硬件知識時,可采取直接帶上臺式主機在課堂上進行示范講解。這樣,大大加強學生對計算機主機中各硬件的視覺效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和老師的細心講解,在課后能準確的辨認出計算機中主要一些硬件,并能將各部分硬件的屬性及功能記憶深刻。再例如講WORD的編輯排版時,可直接取一篇未進行編輯排版的論文進行示范??上戎v字體對話框、段落對話框等基本的設置;然后介紹邊框與底紋等一般設置;再介紹分欄、插入圖片等相關應用;最后介紹如何應用樣式、奇偶數頁眉頁腳、目錄生成等一些高級應用。這樣,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學習的過程??傊?,無論介紹哪種操作都必須以具體實例給學生進行演示。理論課后的實驗課上,把相關實驗項目的要求和模板采用網頁的形式發(fā)給學生,學生把未進行編輯排版的已有文檔根據模板的相關要求獨立完成設計;也可以只指明本次設計的主題,讓每位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設計好自己的手抄報等。這樣,既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深刻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2.2 采用網絡課堂進行輔助
目前,互聯網上的MOOC、翻轉課堂、在線教育等各類網絡教學非常盛行,其中部分一流大學、985高校研發(fā)出的《計算機基礎》相關MOOC、微課等網絡視頻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親睞。因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網絡資源讓學生先去自學,然后對該課程中比較難的知識點或者是比較實用的操作也可以錄制成相關的視頻,放到學校網絡服務器上,供學生預習、參考和復習。這樣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來提高教學效果。
提高《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建立并不斷完善教學監(jiān)控體系。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質量是教學質量的最終體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監(jiān)控中,采取考教分離、重心向創(chuàng)新能力傾斜考核機制更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傳統(tǒng)的單純以期末考試分數評價標準,將學生的平時研究成果等都計入課程總評成績。科學與公正相結合,可行性與可比性相結合的原則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能力的培養(yǎng)[2]。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當代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之一,而該課程的實驗教學直接影響大學生畢業(yè)服務社會各行各業(yè)的效果。因而,我們將不斷深化《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進,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好的服務社會[3]。
[1]覃毅.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農業(yè)網絡信息,2010(11).
[2]楊國良.高瑞光.新形勢下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5,1(28).
[3]王文花.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途徑[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