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師附?。浩犯裼柧殻A在創(chuàng)意
一直以來,川師附小都以“小學中的大學,大學中的小學”著稱。要怎樣培養(yǎng)出能獨擋未來的優(yōu)質孩子,成為川師附小的首要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參與并開展的品格教育,悄悄改變著這里的師生們……
記者采訪了川師附小的汪老師,她說:
我當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人家都會說汪老師當班主任當?shù)貌诲e,但我接觸品格教育以后,我覺得自己這二十多年的班主任都不太合格。舉個例子,一年級小朋友剛來時我就對班里的孩子們說:“孩子們地要掃干凈,書包要弄整齊,書本不要弄得很臟,你們要有禮貌,你們要聽話,你們上課要專注。你們要認真聽講,要聚精會神,要全神貫注?!爆F(xiàn)在想想,可能一年級的孩子不好意思問我,汪老師怎么才叫做認真聽講呢?
但是我們現(xiàn)在有了品格教育這個課程,我們有了這一系列的小精靈,我們就可以具體清楚了,什么叫做專注。在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我都會讓他們跟著我做,手指著眼睛說眼睛看老師,手指著耳朵會說耳朵聽發(fā)言者說話,手放在桌子上會說手放好,不要做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事,身體挺直會說身子要坐直,雙腳要平放在地上,最后我還會握緊拳頭說一句,我一定要認真聽課。這節(jié)課你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聽課會專心,因為孩子知道什么叫做認真聽課。以前我們只會說認真聽課,太籠統(tǒng)太泛化了。孩子們不懂,現(xiàn)在這樣才形成有效的品格學習環(huán)境。這也是我們專注的力量。
小鬼當家,品格銀行也能“投資”唐華老師是川師附小五年級五班的班主任。有一天,他們班有個孩子突然告訴她,“唐老師,品格銀行應該開發(fā)一個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怎么操作?”很多人都會問。但是這是成人思維。對于品格訓練,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
“在小朋友看來,孩子們在表現(xiàn)好后會有品格幣,品格幣多了,很容易丟失,那就找個銀行存起來。所謂銀行當然也會有利息,那利息怎么算?孩子歸納了一套自己的算法。比如被老師表揚加投資額的10%;被老師批評減投資額的10%;作業(yè)一次全對加投資額的10%;作業(yè)一次得B或沒做減投資額的20%。主動為班組服務加投資額的15%,見垃圾不撿減投資額的20%等等。
以前從來沒有人主動打掃清潔,付聰同學投資了10張品格幣后,因發(fā)現(xiàn)教室臟而主動打掃,增加到了12張;本來一向書寫不美觀的吳曉瑞同學在投資了5張品格幣后,書寫有了進步,增加到了7張;一直數(shù)學成績不理想的何丞城同學因數(shù)學作業(yè)全對,投資盈利1張……這樣通過品格投資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同學們對品格培訓的積極性和持久性?!碧评蠋燆湴恋卣f。
你看,孩子有時的想法讓成年人都會折服。
記者想:也許有人會問了,這些品格專注幣有什么用呢?聰明的孩子們建立了一個品格商店,品格商店里有一些東西可以買,比如十枚專注幣可以換一次不做《小狀元》(一種練習冊),十五枚專注幣可以換一次不做語文家庭作業(yè),三十枚專注幣可以換老師去家訪一次,四十枚專注幣可換去老師家家訪一次。每周孩子可以用存在品格銀行的錢,兌換這些“商品”。
兌換最多的就是十五枚專注幣換一次不做語文家庭作業(yè)??赡苡行├蠋煏?,這樣孩子們會不會為了不做作業(yè)才專注。
但是記者的心里是這么想的,就等你們換了,你只要上課聽講了,學習效果上去了,不做一次家庭作業(yè)又怎么呢?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現(xiàn)在的孩子們,每天都會問老師,我們今天講什么品格故事???老師我們今天學什么品格小精靈???老師我們今天干什么?這樣變成孩子追著老師想要學習品格,這對老師真是一個很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