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 尚 清
音樂療法治療兒童孤獨癥臨床觀察18例
劉少華 尚 清
目的 探討音樂療法治療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36例孤獨癥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18例,對照組僅進行常規(guī)臨床康復治療措施;研究組聯(lián)合給予音樂療法進行輔助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 研究組治療六個月、治療一年后,經孤獨癥治療評估量表(ATEC量表)評價結果可知,與對照組同時期具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前、治療六個月以及治療一年后ATEC量表評價結果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對孤獨癥患兒使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的同時,輔助使用音樂療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兒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音樂療法;兒童孤獨癥;療效分析
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來就診的36例孤獨癥患兒進行臨床分組研究,從而探討音樂療法治療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療效,為提高孤獨癥患兒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提供可靠依據(jù),現(xiàn)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來就診的36例孤獨癥患兒進行臨床分組研究,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患兒18例。研究組:男6例,女12例,年齡3~7歲,平均(4.97±0.37)歲;對照組:男5例,女13例,年齡3~8歲,平均(5.13±0.41)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符合《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1](第四版)關于孤獨癥診斷標準;②排除患者具有腦部發(fā)育障礙現(xiàn)象;③聽力正常;④患兒或家屬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孤獨癥患兒僅進行常規(guī)臨床康復治療措施,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選用矯正療法、結構化教育、聽覺統(tǒng)合療法、感覺統(tǒng)合療法、藥物治療等方法;研究組聯(lián)合給予音樂療法進行輔助治療,具體措施為選用專業(yè)知識較強且臨床治療經驗較為豐富的一至兩名音樂治療師對研究組孤獨癥患兒進行治療,采用一對一的單獨治療模式,每周治療兩次,每次治療五十分鐘。兩組患兒在治療前、持續(xù)治療六個月后以及持續(xù)治療一年后,對其進行治療效果評估,并對評估結果給予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結論。
1.2.3 療效判斷標準 選用孤獨癥治療評估量表,即ATEC量表[2],對患兒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分值范圍為0至179分,分數(shù)越高則患兒病情越重,分數(shù)與患兒病情呈現(xiàn)出正相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孤獨癥治療評估量表評價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六個月后以及治療一年后,與對照組同時期具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前、治療六個月以及治療一年后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而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作者單位:450053河南省鄭州市兒童醫(yī)院康復研究中心一病區(qū)
表1 兩組ATEC量表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ATEC量表評分對比(分,±s)
注:組間對比,☆P>0.05,★P<0.05,與治療前對比,*P>0.05,#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六個月 治療一年研究組 18 79.56±18.37☆ 62.31±12.49★# 54.38±9.46★#對照組 18 79.34±18.40 76.53±17.65* 73.25±17.08*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屬于人體廣泛發(fā)育障礙,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因此臨床治療相對困難,且預后較差,患兒致殘率較高,導致其生活無法自理,不能夠進行正常生活與學習,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3]。臨床研究表明,部分孤獨癥患兒具有聽覺過度敏感現(xiàn)象,認為此類患兒語言及行為障礙與聽覺過度敏感有關,因此對孤獨癥患兒進行音樂療法可能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4]。
孤獨癥音樂療法具體措施為:①指導患兒演唱元音、單音、輔音等音調,并可適當指導患兒進行轉調;②待患者演唱練習較為熟練后,可指導患兒在練習演唱的同時進行適當?shù)纳眢w動作,如簡單的模仿及跳舞等;③利用音樂器械提高患兒進行音樂治療的興趣,如即興演奏、模仿、樂器表演等;④使患者在安靜放松的狀態(tài)下聆聽感受音樂[5]。
綜上所述,對孤獨癥患兒使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的同時,輔助使用音樂療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兒治療效果,從而降低患兒致殘率,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雪榮,陳勁梅.孤獨癥診斷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91-93.
[2]李翠,翟靜,楊楹.結構化教育治療兒童孤獨癥44例療效分析[J].中圍兒童保健雜志,2007,15(2):187-189.
[3]許曉霞,古桂雄.兒童孤獨癥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18(6):511-513.
[4]胡春維,魏玉珊,孫艷萍,等.綜合康復訓練對孤獨癥兒童康復效果分析[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15(2):131-133.
[5]陳蕾,張雅如,邵智,等.以社交故事為主要內容的音樂療法干預孤獨癥兒童的療效觀察 [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7):575-578.
R749.94
A